2010-08-30 13:02:07 | 来源:山东畜牧 | 浏览次数: | 字体:[ 大 中 小 ] |
全面推动畜牧业转方式调结构
奎文区畜牧兽医管理局转方式调结构工作以好字当头,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一三六六”发展思路,畜牧业进入创新驱动、内求增长的发展轨道。传统的畜牧养殖往往在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付出环境资源作为代价,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奎文区畜牧兽医局充分认识、分析区位特点,确定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式,下大力引导改造传统养殖业,发展生态、环保的现代畜牧养殖业及第三产业,不仅净化了城区环境,而且增加了经济效益,使之成为我区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
一、调整好产业结构
调整产业结构是引导产业健康发展,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加快产业发展模式的调整,关键要结合实际,切实解决好如何调整、从哪些方面调整的问题。奎文区位于中心城区,土地存量小,畜牧业发展空间非常有限,这就促使我们摒弃传统的畜牧业发展模式,以现代化的超前理念来引导中心城区畜牧业的发展,用环保、生态、节能的观念来定位都市现代畜牧业的发展,不单单局限于发展狭义的畜牧养殖业,而是向新兴畜牧服务业方向靠拢,优先发展占地少,效益高的畜牧产业,进行现代畜牧信息服务等。把工作重点放到发展行业物流、饲料产业、畜牧信息服务以及维护动物卫生安全方面。奎文区超市、市场多,畜禽产品消费量、交易量大,有的市场已发展成为畜禽及产品交易集散地,需建立畜禽产品信息发布、交易以及物流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企业,利用我区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先进的网络通信等优势,打造潍坊地区畜禽产品集散交易基地。
二、转变好饲养模式
实现传统饲养模式向标准化、规范化饲养模式转变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传统养殖模式饲养条件较差,在畜禽疫病防治方面存在很大弊端,不利于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不利于工业饲料的推广。同时家庭式分散饲养加大了技术服务和监督管理的难度,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难以及时发现,一旦发生问题,特别是传染性疫病,很容易扩散,造成大范围的影响。建立无公害畜禽养殖场或养殖基地实行标准化生产,推行生态、环保、休闲的都市创意畜牧业,服务都市生活势在必行。当前主要是抓好奎文生态养猪场的生猪饲养项目建设,采用生态、环保、节能方式,生产特色、无公害、绿色食品,并以点带面,全面推广,打造环保生态型城市畜牧业。在畜禽养殖过程中,严格控制投入品使用,采用无公害、无残留、无激素的饲料、饲料添加剂,控制环境和饮水的质量标准,规范兽药的使用品种、用量等,使畜禽降低重金属、抗生素含量,达到国家无公害标准,不含“瘦肉精”或其它有害激素。
三、发展好支柱产业
特种动物养殖是奎文区畜牧业乃至农业的支柱产业,占畜牧业、农业产值的比重分别达到80、60%。但沿用了几十年的饲养模式明显落后,同时产业链条不完善明显制约了这一产业的发展,因此,必须延长产业发展链条,由单一出售毛皮方式逐步实现向毛皮生产与深加工并举方向转变,由毛皮输出地向毛皮交易集散地转变。积极培育并尽快形成品牌优势,争创知名品牌。
目前潍坊市大虞水貂狐狸良种场为基地,通过富民强县行动计划项目 “珍贵毛皮动物改良提高与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应用”的带动,继续实施良种产业化开发工程,对本地狐种进行人工授精和级进杂交,达到改良提高种群质量的目的,而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强化在国内毛皮动物养殖的良种优势和领先地位,促进特种动物养殖由传统饲养方式向现代化、标准化养殖模式转变,培育、壮大具有较强区域性和带动性的毛皮动物饲养业成为特色的支柱产业,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以“虞新牌”商标为主,拉长产业链条,探索引进毛皮深加工项目。当前,潍坊市水貂狐狸良种场改扩建项目被列为省、市“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借养殖场改扩建项目的实施进一步规范标准化养殖,同时引进毛皮深加工项目,变生皮销售为鞣制皮及裘皮制品加工、销售,拓宽销售渠道、提高经济效益。
培育毛皮及制品销售市场。潍坊地处山东半岛中部,交通、信息便利,又是特种动物生皮主要产地,是山东省毛皮销售市场的首选之地。培育毛皮销售市场,既有利于毛皮产品销售,又可引导养殖户及失地农民向新产业转移,既可解决就业岗位,又有利于社会稳定。
找准定位,创新驱动。奎文区位于潍坊市中心城区,必须找准畜牧业发展的基本定位和发展方向,必须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生态化发展。就是要以推进现代畜牧业科学、和谐、创新、率先发展为首要任务,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畜牧业为目标,以研发推广应用生物技术、畜牧信息化技术、高效无毒投入品和新型畜牧设施设备等高端技术为重点,大力发展生态畜牧经济,强力推进畜牧优势产业区域化、产业化、生态化、科技化、国际化发展,努力打造高端畜牧产业集群。为此,必须做到“五个坚持”即:坚持畜牧三次产业全面率先发展,逐步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的要求;坚持协调错位发展,逐步达到区域、产业横向呼应、纵向承接、左右错位、优势互补;坚持可持续发展,规划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与国内外市场需求相衔接,与相关产业相延续;坚持科学创新发展,全面提升又是畜牧产业发展的档次和市场竞争力。
供稿人:黄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