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06 09:22:05 | 来源:山东畜牧 | 浏览次数: | 字体:[ 大 中 小 ] |
近年来,莱芜市畜牧业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畜牧兽医局的指导支持下,立足地方畜禽种质资源优势,以科技为支撑,通过建立地方畜禽种质资源保护、培育双向机制,创新先期开发、与企嫁接两步走的开发机制,深入挖掘地方猪种的科技文化内涵,走出了一条畜禽种质资源保护、产业开发和特色文化建设的新路子。“十一五”期间,累计出栏特色品牌肉猪10万头,生产加工特色猪肉产品 4500吨;加工、销售莱芜黑山羊100万只、黑鸡150万只、黑兔10万只。特色畜禽资源的保护、培育及开发取得初步成效。
一、建立地方畜禽种质资源保护和新品种培育双向机制,奠定发展特色品牌畜牧业的种质资源基础
(一)强化科技支撑,着力实施保种工程,地方特色畜禽品种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一是实施莱芜猪保种工程。莱芜猪是我国华北型优良地方猪种,具有五千多年的饲养历史。几十年来,为保护好这一种质资源,各级各部门围绕莱芜猪保纯、选育和利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先后组织了七次猪种调查、三次大规模的猪种普查。1973年和1978年相继建立了两个保种场,并先后两次组建了含6个血统、36个母祖系的保种群体。组织科研人员实施莱芜猪保种选育、性能测定与利用等研究,先后完成了61项有关莱芜猪种质资源研究课题。通过30多年的保纯选育,莱芜猪的遗传性能更加稳定,其肉质和繁殖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肌内脂肪含量11.6%,经产产仔数15.1头;种群数量不断扩大,现存栏核心群400头、扩繁群1000头,社会生产群10000头。成为我国繁育优质商品肉猪的宝贵种质资源和生产特色高档猪肉的首选猪种。2005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入重点保护畜禽种质资源,2006年被农业部列为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2009年“莱芜黑猪”获国家工商总局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被国内权威专家赞誉为“华北第一猪”。
二是实施莱芜黑山羊保种工程。畜牧部门围绕莱芜黑山羊的保护和利用,组织组建了莱芜黑山羊育种研究所。依托该所从保纯、选育入手先后完成了“莱芜黑山羊保纯选育”、“莱芜黑山羊高繁品系培育及配套技术研究”等15项课题。通过工作,有效保纯了莱芜黑山羊这一优良种质资源。2009年,莱芜黑山羊通过了国家畜禽遗传资源鉴定。在抓好保种选育的同时,研究了圈牧饲养条件下肥羔生产技术,并在生产中推广应用,规避了放牧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通过技术推广和示范引导,黑山羊种群数量不断增加,生产水平与养殖效益大幅提高,全市存栏常年保持在30多万只,年出栏20多万只。
(二)强化科技创新,着力实施育种工程,为特色畜牧业增添良种资源
在做好地方畜禽品种保护的同时,依靠科技创新,加快新种质的培育,为特色畜牧业发展增添了良种资源。一,以莱芜猪为基础,通过导入国外猪血缘、定向培育等手段,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培育出了肉质好、繁殖力高、适应性强的优质肉猪新品种--鲁莱黑猪。2005年,鲁莱黑猪通过国家畜禽品种审定,2006年被省局确定为全省“十一五”期间主推畜禽品种。二,以莱芜猪、鲁莱黑猪和国外猪种为基础,通过品系选育,培育出了优质肉猪配套系--欧得莱猪配套系和鲁农I号猪配套系,并分别于2005年和2006年通过省级鉴定和国家品种审定。三,运用现代动物遗传育种理论和生物技术培育出了具有全身被毛白色,耳尖、鼻尖“三点黑”标记外貌特征的鲁莱黑耳长毛兔,2004年通过省级鉴定。四,利用黑山羊品种资源,引入国外品种,运用常规育种技术和现代选种手段培育的山羊新种质--鲁波山羊已呈现出显著的优良品种特性。五,以培育高档特色品牌肉鸡、满足高端市场需求为目的,利用我国优良地方鸡种,定向培育的肉质香醇的优质肉鸡专门化品系---莱芜吉山黑鸡,目前已完成三个世代的选育。六,以肉质特性为主选目标,定向选育的雪野黑兔,其明显的黑色外貌特征和优良的肉质、繁殖、抗病特性成为我市新的优良种兔资源。这些品种都具有耐粗、抗病和优良的繁殖、肉质特性,是全市加快高效特色畜牧业发展的优势畜禽资源。
(三)强化产研结合,着力打造地方畜禽种质资源共享平台,为特色畜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探索地方畜禽资源共享机制,搭建资源共享平台,是发挥地方畜禽种质资源优势,加快特色畜牧业发展的有效手段。莱芜市充分发挥在畜牧技术研究特别是地方猪保护利用等方面的优势,组织莱芜市种猪繁育场,联合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山东六润食品有限公司等24家科研、企事业单位,于今年3月在莱芜成立了“地方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对莱芜猪、大蒲莲猪、烟台黑猪、沂蒙黑猪、里岔黑猪、五莲黑猪等重点地方猪种的种质进行联合研究,挖掘遗传基因资源,为种质资源科学利用创造条件,也为加快建立产学研合作创新机制,突破在地方猪资源保纯、选育及利用等方面的技术瓶颈,解决产业化开发的共性技术问题,支撑和引领地方猪产业技术创新,搭建了高位平台。同时,依托莱芜黑山羊育种研究所的技术优势,成立山东开泰山羊资源研究中心,先后引进川中黑山羊、简阳大耳羊、辽宁绒山羊、济宁青山羊、鲁北白山羊、文登奶山羊、波尔山羊等国内外优良品种,初步建立起了全省首个山羊种质资源库,为培育优质山羊新品种、推广商品肉用山羊优秀组合提供了种质资源保障。
二、创新地方特色畜禽利用两步走的产业化开发机制,努力打造特色品牌畜牧业研发生产基地
(一)探索产业开发机制,特色品牌肉猪产业实现新突破
一是先期开发,打造品牌。为加快莱芜猪产业化开发进程,市畜牧兽医局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莱芜猪产业化开发方案》,组织成立了“莱芜市鲁莱黑猪研究开发中心”,注册了“莱芜黑猪”、“鲁莱黑猪”动物商标和“莱黑”牌猪肉产品商标。形成了以“三个体系”为基础的特色品牌肉猪开发机制。一,通过扩建莱芜猪、鲁莱黑猪核心场、建立18个二级扩繁场和36个生产场(户),形成了400头的一级核心群、1000头的二级扩繁群和10000头生产群的特色品牌肉猪繁育体系。为特色品牌肉猪生产提供了资源保障。二,采取“公司+基地”的养殖模式,以生产绿色、无公害特色品牌猪肉为目标,发展林下、山场等自然放牧和无公害圈养,保证了猪肉产品质量,建立起了特色品牌优质肉猪自然生态养殖体系。三,研制特色加工工艺,聘请国内肉质研究权威专家进行技术指导,研究制定了一套科学的屠宰、分割、剥离、加工、包装、运输、销售规程。自主开发出了莱芜黑猪冷鲜肉、烤肉、风味香肠三大系列20多个品种的产品。同时通过宣传推介、节日礼品销售、建立专卖店等形式组织经营销售,建立起了成熟的加工销售体系,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品牌基础。
二是创新运营机制,与企“嫁”接,做大做强品牌肉猪产业。为做大莱芜猪产业,2008年将莱芜猪和鲁莱黑猪的繁育、生产,莱芜猪、鲁莱黑猪的动物及产品名称、商标的使用权和繁育、饲养、加工控制技术转让给山东六润食品有限公司。六润食品有限公司投巨资加快莱芜猪的产业化开发。目前,建设养殖基地37个,在济南等大中城市进入银座连锁超市,并开设专卖店8家,年出栏、屠宰莱芜猪、鲁莱黑猪2万头,加工、销售特色猪肉产品1000吨,莱芜猪的产业开发形成规模。
(二)借鉴特色肉猪开发模式,加快莱芜黑山羊等其它优势畜禽的产业开发
莱芜市畜牧兽医局借鉴先期特色肉猪开发的经验,组织成立了“莱芜市三黑一花特色畜禽研发中心”。中心按照先期开发,打造品牌,成熟一个开发一个的发展思路,加快肉羊、肉鸡、肉兔特色产业开发。先后制定了莱芜黑山羊开发方案和吉山黑鸡、雪野黑兔育种及产业化开发方案。注册了“三黑”、“吉山”黑鸡、“雪野”黑兔等动物商标和产品商标,建立起了莱芜黑山羊、吉山黑鸡、雪野黑兔育种场和生态养殖示范基地。并通过研究饲养、屠宰、加工质量控制技术规程,实施全方位市场宣传推介等措施,推进了产业开发。预计今年屠宰、加工莱芜黑山羊2万只、吉山黑鸡5万只。鲁中特色品牌畜牧业研发生产基地初具规模。
(三)研究推广生态养殖模式,提高特色畜禽产品质量
特色畜禽只有在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下进行饲养才能最好的表现出其优良的品质特性。近年来,莱芜市在开拓优势品种资源的同时,积极研究探索出了生物发酵床养殖、林下养殖、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放牧养殖5种生态养殖模式,并在全市应用推广。目前已发展和改造生态养殖场(基地)1600个,生态养殖畜禽比重达40%。为进一步提高肉质品质,对其饲养标准、日粮组成、管理规程开展深层次研究与应用,特色畜禽产品质量得到提升。
三、探索和建立地方畜禽科技文化保护体系,障显特色品牌畜牧业发展的文化内涵
一个产业如果缺乏文化内涵,就没有发展力和创新力。在加快地方畜禽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同时,畜牧部门积极挖掘以莱芜猪为代表的种质资源所体现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并初步建立起了地方畜禽资源文化保护体系。去年,市畜牧兽医局在各级各部门支持下,投资建设了莱芜猪科技文化馆。文化馆总面积340平方米,布置展板100多幅,馆藏猪工艺品和实物、标本、骨骼、模型、传统饲养设备100余件;搜集保存有关文献记录、历史资料、育种档案等2000多份。同时制作完成了《莱芜猪》及《莱芜特色畜禽品种资源介绍》专题片。是目前全省唯一科学、系统展示猪品种文化的形象展馆和科普基地,为莱芜猪特色产业的持久发展注入了活力。
编辑:吕政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