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十一五”期间临沂畜牧业取得六大成就
2011-03-17 13:35:37 来源:山东畜牧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到:

  “十一五”期间临沂畜牧业取得六大成就

  徐晓龙,山东省临沂市畜牧站,276004,15020386832

  十一五期间,临沂市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成就显著,在6个方面走在了全国、全省前列。

  一、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发展迅猛。“十一五”期间,临沂市推行退出散养、退出庭院、退出村庄,进入场区的“三退一进”饲养模式,在全国开创性地开展了“标准化养殖小区(场)建设”。全市先后争取各级扶持资金4.15亿元,对480个养殖场进行改扩建,加快了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进程。目前,全市规模养殖小区(场)发展到2855处,有15处和22处分别被命名为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场和省级标准化示范场,有614处被市政府命名为“全市标准化畜禽养殖示范小区(场)”,有54家养殖加工企业的95个畜产品获得了无公害、绿色、有机“三品”认证。各项指标位居全国前列,得到了农业部和省畜牧兽医局的高度认可。去年年底,临沂市被农业部授予“全国无公害农产品标志推广与监管示范市”,市畜牧局被省畜牧兽医局评为“全省畜牧工作先进单位”。

  二、生物环保养殖领先全国。2006年下半年在全国率先引进生物环保养殖新技术后,按照“一年试点,二年推广,三年普及”的总体要求,分别在沂南、沂水等县抓点搞示范,得到广大养殖场户的认可,并迅速推开。由于该技术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高度统一,彻底破解了养殖污染难题,从而在全国引起了较大的“轰动效应”。先后有28个省市3万多人次到我市参观学习生物环保养猪新技术;农业部和省局领导多次专程前来实地考察和召开现场会议。2008年1月7日,回良玉副总理作了“要认真总结和推广山东省沂水县环保型养猪的新模式。以此积极稳妥地推进生猪规模养殖的发展和科学养殖的水平。首先应在全国选择若干地方进行试验示范,并强化技术指导和支持。”的重要批示。目前,全市已建生物环保猪场户1960处,发酵床面积 137.99万㎡,存栏生猪93.24万头、出栏430万头;环保养禽场1238处,发酵床面积157.35万㎡,存栏家禽1018.36万只、出栏5658.27万只。全市生物环保养猪养禽数量占全省总量的40%以上,先后获得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一项、国家专利10项,在技术创新、推广数量、推广机制等方面始终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三、生猪人工授精体系建设创造“临沂模式”。莒南县畜牧局投资580万元建设的生猪良种中心,存栏法国及国内良种种猪150头,采用发酵垫料饲养,自动供水、供料、控温,自动采精、检测、分装等技术国内一流,部分自创技术世界领先。该县在18处乡镇兽医站和92个重点村建立了猪人工授精站点,通过建立合作社,整合形成了县、乡、村三级联系紧密的猪人工授精服务体系,年人工授精母猪达40多万头次,除覆盖全县外,还辐射带动周边地区。这一做法,引起了农业部和省局领导的高度关注。省局在莒南县召开全省猪人工授精工作会议,向全省推广普及。农业部安排先后5次在全国性会议上作典型经验介绍,并委托县畜牧局制作了技术专题片在全国推广。沂南县畜牧局新建的生猪良种推广中心,起点高,运行好,作为全国畜牧站长会议参观现场,得到了农业部全国畜牧总站领导和入会人员的一致好评,也在全国进行了重点推广。

  四、畜产品产销对接成果丰硕。坚持“抓生产先抓流通”的原则,先后多次组织全市规模较大的生猪养殖、加工企业赴上海开展畜产品推介和产销对接。三次邀请上海光明集团及上海食品药品监管局等部门领导参观考察,加快了产销对接步伐。2009年4月,上海光明集团爱森肉食品有限公司在市畜牧局设立了山东临沂工作站。以生猪成功打入世博会为标志,临沂市“进一线城市、进高端市场、进超市”的“三进工程”取得初步成效。目前,全市年销往上海、南京等南方高端市场的生猪达260多万头,形成了“百万临沂生猪下江南”的良好销售格局。

  五、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稳扎稳打。全面构筑了动物疫病控制、防疫监管、疫情监测和防疫屏障四大体系,加快推进了无疫大市建设。大力开展了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有效提高了防疫标识的佩戴率。每年坚持开展两次综合执法大检查行动,全面提高了依法治牧和规范管理水平。高质量地完成了每年省下达的春秋两次集中强制免疫任务,防疫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全市连续八年保持了无重大动物疫情和无畜产品安全事件发生的胜利成果,连续五年受到省防控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的表彰奖励。

  六、畜牧合作组织发展走在全国前列。首先是数量多,覆盖广。目前全市畜牧合作组织发展到2650家,其中畜牧合作社2402家,已注册的1584家,发展社员12万,全行业安置就业人员达80多万,发展数量居全省第一位,市畜牧局先后3次在全省畜牧工作会议上作了经验介绍。其次是质量高,作用大。如蒙阴县文友家禽养殖专业合作社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创建了“合作社与社员间生产资料赊销、资金余缺等价调剂、对外融资主要依托合作社及其法人、双重分红机制和完备的风险防控体系”的独特模式, 吸纳入社群众360多户,年实现产值8000多万元,年为养殖户创造利润3600多万元,引起各级各部门高度关注。去年,社长刘文友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平邑县铜石镇兽医站组织创办的畜牧养殖合作社,实现了兽医站、农户、企业三方共盈,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得到农业部全国畜牧总站领导的高度评价,专门组织召开由各省市自治区畜牧站长参加的全国性现场会议进行参观学习,并在全国推广该合作社的经验做法。市畜牧局先后两次被评为全省畜牧合作组织工作先进单位,多次在全省畜牧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介绍。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