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24 10:24:50 | 来源:胶州畜牧局 | 浏览次数: | 字体:[ 大 中 小 ] |
养猪专业合作社的电话不断,为的是订购无公害猪;龙头养猪企业专卖店里,来办理会员卡的会员不断增多,猪肉供不应求……受“瘦肉精”事件影响,部分省份生猪价格下降明显,“瘦肉精”问题引起了各方关注,市民吃猪肉更加小心了,大家都在打听着购买无公害猪肉,全国的养猪业重新洗牌,我市的生猪、猪肉销售看好,而且有人出高价来买生猪、猪肉,而且越贵的猪肉买的人还越多。原因何在?市畜牧兽医局局长高红日的话道出了缘由:“这是因为我市一直注意监管,并有合作社联合抱团发展,龙头企业带动,进行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生态养猪显现出了魅力。”
合作社强强联合 养殖户抱团发展
3月23日,记者到青岛秀美养猪专业合作社采访,不到半个小时,社长王昭团就接到了三个订购生猪的电话,其中一个公司是拖朋友找到王社长的,说想要可靠的没有添加过“瘦肉精”的无公害猪,开价12元每斤,而现在生猪出栏的批发价是7.3元每斤。
社长王昭团坦言:“我们合作社生产的是无公害猪,大家都知道,而且我们和畜牧兽医局里签订了责任书,坚决不用违禁药物,基本药物严格休药期规定,绝对讲诚信,所以好卖!”在合作社办公室,记者看到,墙壁上悬挂着《胶州市生产经营企业公开承诺书》,合作社向社会承诺坚决不用违禁药物等。
前段时间,秀美养猪专业合作又加入了和美养猪专业合作社,强强联合、抱团发展。青岛和美专业合作社入社社员涉及胶州市12个镇办及周边诸城、高密、胶南等三个市,社员总数157户,其中团体社员36家,占社员总数的22.9%。存养生猪50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场90家,占社员总数的57.3%。目前合作社存养能繁母猪总量达到5600头,年出栏育肥猪达到12万头以上,是目前全省最大的养猪专业合作社。实现原料购入和产品销售资源共享,相互监督,实现了生产标准化、经营规模化,相互监督,生产出受市场欢迎的无公害产品。
截至目前,胶州全市共建立各类畜牧专业合作社147家,涉及生产、加工、运销等多个领域,先后带动了20多家企业、3万多个农户,年增加农民收入1.2亿元。
龙头企业基地带动 经营理念先进超前
本土的青岛里岔黑猪繁育基地,还有新加坡独资企业新雅公司、韩国独资企业新青峰公司在我市扎根发展,为畜牧业健康持续发展带来全新的理念。
在里岔黑猪肉在我市设立的专卖店里,每斤猪肉40元,可最近来店里咨询的人明显增多,销售经理韩光禄告诉记者:“‘健美猪’曝光后,大家都想吃到无公害的猪肉,为了保证猪肉质量,我们养的猪长到一定程度,就要通过给他们添加青菜、增加活动量来减肥。”
新青峰公司在里岔的养殖场,拥有韩国最高养猪技术,公司销售经理黄萍告诉记者:“我们董事长是韩国农林部的专家,我们卖的不仅是猪肉产品,更要把健康的理念带给消费者。”他们公司拥有德国全自动化的养猪设备,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采用无公害、无残留、无激素的饲料添加剂,控制环境和饮水的质量标准,并有严密的隔离防疫设施。最近在我市设立猪肉专卖店后,无公害猪肉每斤20多元,仍然是供不应求;这里的会员也不断增多,许多会员还介绍来了回头客;为了确保按照国际标准生产出高质量的无公害产品,新雅公司投入巨资,分别配套建立了自己的种猪场、饲料厂、养殖场和屠宰加工厂,实行全流程的监控;国宝级的里岔黑猪肉在我省设立的五个专卖店里,最近来办会员卡的也是络绎不绝,正如来买肉的李淑琴所说:“吃肉,少吃也要吃点好的,为的是安全健康!”
监管网络健全 监督管理到位
“ 我们所有猪的档案都在动物防疫监督站,全部实行电子监管,什么时候防疫,用过什么药,都可追溯的。”采访中,九龙镇殷家洼养殖户殷学超告诉记者。
畜牧业的发展,效益在规模,关键在监管。这几年,我市不断完善到基层纵向到边的动物疫病防控监管机制,是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胶州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和动物卫生监督所,专门负责全市动物疫病防控和执法监督工作,市畜牧兽医局统一规划建设了10处高标准基层动物防疫监督站,实行“五定”,即定人员、定区域、定职责、定任务、定标准,落实“四包”,即包指导、包监测、包处置、包反馈,实现了职责到位、措施到位、防控到位;进一步强化村级动物防疫员的管理、使用,根据村庄布局、养殖规模和防疫工作实际,将村级动物防疫员人数调整为目前的370名,工资报酬纳入市级财政预算,形成“市有中心镇有站,村村都有防疫员”的防疫网络,建起了一支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靠得住的动物疫病防控队伍。强化防疫预警。通过建立市、镇、村、养殖场“四位一体”的动物疫情测报网络,加强疫情测报,及时掌握疫情动态,科学分析评估疫情发展趋势,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
科技人员联户 一线解决问题
洋河镇山子村养猪大户魏瑞义,共存养猪1000多头。有了什么问题,他就打电话给联户科技人员宋美玲。为了真正实现“科技兴牧富民”的服务宗旨,我市以科技联户为载体,大力实施“平安畜牧”工程,积极送政策、送知识、送技术,使畜产品安全常识深入养殖户的心。
我市充分利用畜牧科技人员的技术优势,通过“科技设摊咨询”、“专家入户门诊”和“专题技术讲座”等形式,深入农村、深入养殖户,因地制宜地、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指导、技术培训等技术服务活动,今春,为养殖户挽回经济损失60多万元。今年春天,我市一个养猪场部分育成猪出现突然死亡现象,一天死亡4头以上,户主非常惊慌,找了乡村兽医进行了诊断并饲喂药物,一点不见效果,后来,想到了我局的科技人员,立即与联系他的科技人员取得联系,市畜牧兽医局科技人员立即赶赴现场进行指导,科技人员一看评自身能力无法解决,立即与局有关专家取得联系,请专家到现场进行了解决,经诊断为猪伪狂犬病,立即采取措施进行了防治,控制了病情,为养殖户挽回经济损失10多万元。同时,科技人员针对这种情况,又帮助他健全了防疫程序和消毒措施。
编辑:刘洁 刘忠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