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阳信县拟建设实施畜牧业物联网工程
2011-04-25 08:20:49 来源:山东畜牧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到:

  国家物联网“十二五”规划锁定了十大领域,精细化农牧业作为锁定十大领域的主要产业之一;在《山东省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中,也提出了“实施重大示范工程,打造全省示范先行区”的发展思路,提出了到2015年以政府推动示范应用和项目为切入点,在农牧业等领域重大示范工程基本建成的发展目标,确定了包括数字农业示范工程在内的重点实施“5412”工程的发展重点。在畜禽精细化管理、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与溯源等领域部署物联网试点与示范应用,建设省级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示范园区。通过物联网工程建设在阳信畜牧业中的应用,可以将阳信畜牧产业化基地做实、做大、做强,带动阳信畜牧业快速转型升级。

   首先,基于物联网技术,鑫源、亿利源、华阳、借箭、广富、福安、华胜、正阳等八家企业建立起实时视频监控系统,并可以向公众公开这些监控视频,将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各个环节向社会公众“透明化”,实行全新社会化监督。这一套基于食品安全视频监控物联网系统,畜牧业自身能够有效地进行安全生产监管,也使畜牧产品上下游相关企业,都可以高效、便捷地实现畜产品安全监控与管理。

  其次,建立和完善畜牧养殖场、屠宰厂、物流企业等项目数据库,利用物联网技术及视频编码压缩技术实现将各养殖场(户)、屠宰厂、物流企业的重要实时监控视频(如生产车间、仓库、质检、禽舍等位置)、重要的传感器检测数据(如禽舍的温度、关键厂房的空气质量、湿度、水质、冷库温度等)的自动收集。畜禽养殖全方位智能监控系统,采用视频、传感器等对畜禽舍进行全方位智能监控,能够更及时更准确的得到畜禽舍的情况和环境参数并能够及时的响应处理一般问题,将现有监测设备集成到系统中能更好的发挥设备功效,全面提高各级人员对畜禽舍的掌控能力,并且将一部分人力从中解脱出来。

  再次,建立和完善的与畜牧兽医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制度的数据库;建立和完善畜牧产品收集、动物检疫规程和流程、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兽药经营等方面的数据库。通过综合信息平台,把监管部门监督抽查数据与企业过程检验数据有机结合,对单一或多种畜产品、全县或某区域、全年或某季度某月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研究影响我县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各种因素,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制定干预措施和应对预案,最大限度预防和减轻潜在的畜产品危害与风险,使监管由被动应付型转变为主动保障型。通过综合信息平台,建立信用评价量化体系。以企业质量安全保证体系为基础、各职能部门监管信息为核心,通过设计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和评分标准,对畜产品企业信用进行评价,并把信用评价结果转化成直观的分值形式,按分值自动生成企业信用排名,营造良好的畜产品安全信用环境,进一步规范畜产品企业生产经营行为。

   最终,建立起从养殖、生产加工、流通到销售的畜产品全过程监管链条,建立起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质量追溯体系和责任追究体系,建立起覆盖全社会的畜产品质量信息化监管网络,使我县畜产品质量和安全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屠宰厂:从养殖、育肥、分割加工、销售配送,到餐饮连锁于一体,形成一个完整的追溯监测体系。企业每个种牛都挂一个IC卡耳钩。牛肉的分割屠宰及生产加工环节,在RFID技术上引进电子称重系统管理,把肉品的重量信息直接采集到电脑系统里,而不是通过手工单据来录入。同时在分割加工以后,要实现条码标签打印产品入库,并通过条码扫描出库来实现销售管理。20KVA/8小时 UPS,客户机及外设,LED显示屏,扫描仪,激光打印机,GPS系统。在完成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同时完善各项程序。通过无线射频技术(RFID)、电子称重管理、条码管理、提升企业管控能力和监督能力,做到规范管理、可拓展、可复制,实现产品质量可追溯管理。

  养殖场:根据养殖场的现场实际情况,前端设计采用高清晰度一体化彩色摄像机,视频传输采用抗干扰高屏蔽同轴电缆,控制信号传输采用带屏蔽专用控制电缆,保证视频信号和控制信号的准确传输;中央控制系统采用数字化硬盘录像系统,可以实现循环录像,并方便检索回放。系统采用当今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一方面能反映系统所具有的先进水平,另一方面又使系统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以便该系统在尽可能的时间内与现代畜牧业发展相适应。系统最重要的就是可靠性,从系统结构、设备选择、产品供应商的技术服务及维修响应能力等各方面均应严格要求,使得故障发生的可能性尽可能少。即便是出现故障时,影响面也要尽可能小。

  系统设计时,必须采取多种手段防止本系统各种形式与途径的非法破坏。同时具有预备容量的扩充与升级换代的可能。

  在系统的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应参考各方面的标准与规范,严格遵从各项技术规定,做好系统的标准化设计与施工。本着一切应从实际出发,使智能系统具有较高的实用效能。

   畜产品物流企业:全县畜牧运输车辆5000辆,常年往返于全国各地,从疫病防控和畜产品质量安全角度考虑。给运输车辆装上GPS定位系统以后,可以实时监控车辆的动向,及时阻止我县车辆进入疫区,从而保障我县动物及动物产品的安全。

   全县动物疫病防控、动物检疫监管的数字智能管理以及畜牧业从业人员信息平台建设:目前我县按照上级业务部门的工作要求,于全县10个乡镇(办)建立了13个动物检疫申报点,通过实施物联网工程,建设覆盖全县的智能数字化管理系统,可以准确有效的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动物检疫监管、动物化验检测等环节实施全方位监控。现在全县畜牧从业人员5万人左右,通过信息平台的建立,可以及时发布相关畜牧信息和畜牧相关技术,提高整个从业队伍的水平,促进我县畜牧业更好更快的发展。(菅会友)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