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5-18 07:57:21 | 来源:山东畜牧 | 浏览次数: | 字体:[ 大 中 小 ] |
莱西“六措并举”助推现代畜牧业发展
莱西市畜牧兽医局 王兴科
近年来,莱西市坚持以培育壮大产业化体系、加快标准化生产、实施科技创新为抓手,以实现“两个确保”(确保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确保畜产品质量不断提高)为工作目标,不断强化措施,大力发展畜牧业标准化生产,有力地助推了现代畜牧业持续、快速发展。目前,全市奶牛存栏9.03万头,年出栏生猪93万头、肉鸡1.2亿只,肉蛋奶总产量72万吨,肉蛋奶总产量和人均占有量均居全省市(县)首位。畜牧业总产值 37.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7.5%。在2010年4月省政府召开的全省发展现代畜牧业工作会议,莱西市是青岛市唯一参加会议的市(区),会议印发了莱西市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的典型材料。今年一季度,全市出栏生猪24.3万头、肉食鸡3151.3万只,同比分别增长0.4%和5.0%,肉蛋奶总产量达到19.1万吨,同比增长3.2%,畜牧业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增强。六项举措是:
一、加快龙头企业建设,培育壮大产业体系
近几年来,莱西市通过引进外龙头、扶持壮大老龙头、培育建设新龙头等措施,形成了“四轮驱动”的畜牧产业化体系,对发展现代畜牧业的带动作用越来越强。即,以青岛雀巢有限公司等企业为龙头的奶业产业化体系,年增加农民收入近4亿元,缴纳税金8000多万元,成为全省存栏奶牛数量最多的市(县)和全国重要的奶源生产基地;以青岛九联集团为龙头的肉鸡产业化体系,带动全市年出栏肉鸡1.2亿只,增加农民收入2.79亿元;以青岛万福集团等企业为龙头的生猪产业化体系,带动全市年出栏生猪93万头,增加农民收入3亿元;以青岛波尔旺肉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为龙头的肉羊、肉牛产业化体系,全市出栏肉羊13.8万只,增加农民收入6900多万元,出栏肉牛8.43万头,增加农民收入6700多万元。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已将我市100%的奶牛养殖场(户)、100%的肉鸡养殖场(户)和80%以上的生猪养殖场(户)纳入定单生产范围,大大降低了养殖业的市场风险,提高了养殖效益。
2011年来,莱西市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不断扩大加工规模,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一是青岛万福集团120万头生猪产业链项目、投资2.6亿元的青岛六和万福食品有限公司禽肉加工产业链项目建设。目前,青岛六和万福食品有限公司禽肉加工项目基础设施建设正在抓紧施工中,计划7月底主体工程竣工,10月份竣工投产;二是青岛九联集团投资3亿元的青岛福村食品有限公司肉鸡产业链项目建设。项目占地110亩,设计年生产加工鸡肉产品能力5万吨,一期工程设计生产能力3万吨,将于年底竣工。全部建成投产后,九联集团肉鸡制品年生产能力将达到10万吨,年加工肉鸡1.3亿只,进一步增强肉鸡生产带动能力;三是青岛雀巢有限公司6000万元增资项目建设。其中,投资1500万元新上UHT灌装线,投资4500万元新上3号蒸发器,进一步扩大生产加工能力。
二、大力推行标准养殖,不断转变养殖方式
(一)加快标准化养殖场(小区)建设。2010年,全市新建设标准化养殖场(小区)54处,使养殖场(小区)总量达到1239处,畜禽规模养殖比例达到90%。突出抓了标准化奶牛养殖场(小区)建设。根据奶业发展形势要求,及时引导农民转变养殖方式,开展标准化养殖场(小区)建设,鼓励配套建设挤奶厅,实行奶牛集中饲养,机械挤奶,提高乳品质量。市委、市政府将奶牛养殖场(小区)建设列入对镇(街道)工作的重要考核内容,作为重点工作来抓。2011年,莱西市计划新建标准化养殖场(小区)50处,目前,已开工新建标准化畜禽养殖场22处。新建养殖场(小区)凸现“两高、一大、一多”的特点,即建设标准高,科技含量高,规模大,数量多,设施配套齐全。青岛九联集团今年计划新建10处标准化备案肉鸡饲养场,建设标准化备案鸡舍120--150栋,年新增出栏肉鸡1800万只。目前已在沽河办事处三教村、望连庄村、河头店镇抬头村新建标准化肉鸡场3处,建设标准化肉鸡舍44栋。青岛新宇牧业有限公司2000头奶牛标准化养殖场建设被列入青岛市2011年十大畜牧业建设项目,目前,养殖场正在建设中,一期工程于5月底完成,存栏奶牛达到500头。到年底,全部建成投产,奶牛存栏达到2000头。
(二)积极推广发酵床生态养猪技术。发酵床生态养猪技术,因其具有污物零排放、产品质量好、省工、省水、省料等优点,倍受养殖户欢迎。2010年,通过宣传引导,全市新建生态养猪场29处,新建发酵床猪舍面积1.2万平方米。生态养猪场总量达到78处,发酵床猪舍总面积3.2万多平方米。为加快发酵床生态养猪技术的推广速度,近年来先后举办了五期生态养猪技术培训班,邀请专家,围绕生态养猪场建设和后期日常管理两个重点进行了专题讲座,培训人员450人次。青岛市委、市政府及省、市畜牧兽医局主要领导先后来我市视察生态养猪情况。
(三)做好养殖基地的统一规划。市政府制定下发了《莱西市畜禽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实施方案》,要求镇(街道)对养殖场(小区)用地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标准,统一配套水、电、路等设施。规划养殖用地,要远离村庄、水源地和交通要道,符合养殖建设规划要求。对规模较大的养殖场(小区),市畜牧兽医局安排技术人员指导规划设计,实现规划科学,设计合理,能够满足畜禽养殖、动物疫病防控与保证畜产品质量的需要。
三、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提高畜牧科技含量
(一)实施畜禽良种工程。近年来,我市先后引进推广了世界著名的美国“黑星”、加拿大“空中之星”、“美国麦格罗”、“乡村小子”等10多个优秀奶牛品种,长白、大约克、英国PIC等6个国外生猪优良品种及波尔山羊等一大批国内外畜禽优良品种,使全市奶牛良种普及率达到90%以上,生猪、肉鸡、蛋鸡的良种普及率达到100%。建设了莱西市奶牛良种繁育推广中心,实行奶牛冻精统一引进、统一供应。2010年,引进良种奶牛细管冻精10.98万支,改良奶牛5.49万头。通过加强饲养管理和品种改良,使改良后的奶牛平均单产量达到6000公斤以上。
(二)实施实用技术推广工程。积极推广应用农作物秸秆青贮、全株玉米青贮、发酵床生态养猪、猪人工授精、中小规模养猪场传染病控制、高产奶牛生产配套等畜牧业实用技术。2010年,全市青贮玉米秸秆51万吨,其中全株玉米青贮15万吨。省政府办公厅在《决策参考》上转发了我市《搞好秸秆综合利用 推进奶业生产发展》的经验材料。
(三)实施农民科技培训工程。聘请国内外畜牧专家开展专题讲座,鼓励科技人员从自身实际出发,充分利用远程教育、送科技下乡等形式,对养殖场、户进行技术培训。2010年,组织集中培训18期,开展送科技下乡服务活动5次,培训农民3100人次。今年来,已开展集中科技培训6场(次),开展送科技下乡服务活动5次,培训农民890人次,主要培训高产奶牛饲养管理、发酵床生态养猪技术、动物疫病防控等内容。通过科技培训,为养殖场、户解决实际问题220项。
四、加快产品品牌建设,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
近几年来,我市积极引导畜产品加工企业与国际市场接轨,积极开展品牌建设,增强了我市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青岛九联集团、青岛万福集团、青岛雀巢有限公司等绝大多数企业都通过了ISO9002、ISO14000、HACCP等系列认证。青岛九联集团的“九联”牌速冻调理禽肉熟食品、青岛万福分割猪肉产品先后被评为 “中国名牌产品”,青岛九联集团被授予国际农产品(鸡肉)产业化创新示范基地称号。“九联”商标今年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青岛九联、青岛万福等企业先后被评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全国农产品加工出口示范企业。龙头企业的培育壮大,进一步增强了我市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2010年,全市加工出口畜产品36525吨,出口创汇16980万美元,同比增长了23%和11.9%。3月份,青岛九联集团出口肉鸡熟制品3800吨,比2月份增加出口800吨,超出年初制定的月出口量计划的27%,是公司产品出口以来的最大量。1-3月份,出口肉鸡熟制品近10000吨。预计,全年出口肉鸡熟制品将突破40000吨,出口创汇达到16000万美元以上。我市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畜产品出口创汇基地。
五、强化疫病防控与投入品管理,保证畜产品质量安全
(一)切实搞好畜禽免疫。先后在全市开展了以牲畜口蹄疫、猪蓝耳病、猪瘟和高致病性禽流感为主要内容的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与消毒灭原活动,对应免畜禽做到应免尽免,免疫抗体检测合格率达到90%以上,超过农业部规定标准20个百分点,保证了我市畜牧业健康持续发展。在农业部和省、青岛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检查验收中取得优异成绩。
(二)实施投入品“网络化”监管。我市不断研究探索新形势下养殖业投入品管理工作机制,全面推行了兽药饲料“网络化”责任监管工作模式,净化了兽药饲料市场环境,保证广大养殖户使用兽药饲料等投入品的安全有效。青岛市畜牧兽医局在我市召开了全市兽药安全使用监管工作现场会议。山东省畜牧兽医局印发了《莱西市实施“一卡三档三书”管理模式 保障兽药使用安全》的工作经验。2010年4月13日召开的全省兽药管理工作会议,莱西市作为唯一市(县)典型参加会议,并在会上作了经验交流发言。
(三)加强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和检疫检测,完善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全市猪、牛、羊全部打挂新型动物标识,落实机打检疫证制度,随时上传动物饲养、免疫、出栏、检疫、销售等各种信息。建立健全了动物疫病监测体系,成立了莱西市动物卫生监控中心,投资400多万元,配备了齐全的检测仪器设备。加强检疫监督,建立完善了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基层动监站、村级防疫员三级检疫监督体系。
(四)实施畜禽屠宰加工厂派驻官方兽医制度,强化企业监控。在九联、万福等畜禽屠宰加工企业常年派驻检疫人员,实行24小时轮流值班,抓好进厂畜禽的物证检查、数量核实、畜禽健康情况、来源情况等查验工作并详细登记。对进厂屠宰动物实施全过程监管,确保入厂动物持证率、调出动物产品的检疫合格率均达到100%。屠宰加工厂采取严把“三关”,即,活畜调入关、入厂检查检测关、产品检验关,保证产品质量。同时,市动物卫生监督检验所严格监督屠宰加工企业活畜抽样检测、产品检验检测工作,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3月31日,青岛市畜牧兽医局在我市召开了青岛市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现场会议,推广了莱西市的经验做法。
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
(一)认真落实国家惠农政策。近年来,莱西市先后落实了国家和青岛市出台的蛋鸡规模养殖场改造补贴、发酵床生态养猪场补贴、良种后备奶牛补贴、奶牛、生猪规模养殖场补贴、奶牛与能繁母猪政策性保险、家禽标准化养殖扶持等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共落实惠农资金2125万元。
(二)加大考核力度。市委、市政府将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建设列入对镇(街道)的重要考核内容,落实任务,明确责任,明确建设标准。年末,由市委督查室统一组织检查验收,市委市政府统一进行奖惩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