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6-01 14:50:37 | 来源:山东畜牧 | 浏览次数: | 字体:[ 大 中 小 ] |
一是依法防疫保障畜牧业产业安全。各级按照“政府保密度、防疫部门保质量”的原则和“内防外堵,确保无疫”的防控目标,全面进行免疫,坚持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和常规免疫相结合,集中防疫和程序免疫相结合,强制免疫和计划免疫相结合,大力推行免疫标识制度,强制免疫率必须达到100%,全市生猪、家禽、肉牛、奶牛、肉羊年饲养量分别达到840.01万头、6.62亿只、88.27万头、5.54万头、473.68万只,严格做到“应免尽免,不留空挡”。在防疫工作中,全面推行了以“消毒打基础、免疫抓关键、检疫作保障、检测看效果、管理促规范”的“五位一体”防控管理模式,提升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实现了“全市不得出现一起重大动物疫情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工作目标。
二是依法检疫保障动物性食品安全。把好检疫关。发挥709名动物检疫员、监督员及5894名村级动物防疫员的检疫监督作用,确保产地检疫率和屠宰检疫率均达到100%。依托10处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抓好本辖区调运畜禽的监督管理。把好病害产品处理关。发现病害染疫动物及产品坚决进行无害化处理,对运输车辆贮存场地、牲畜活动场所彻底进行消毒。把好监督关。对非法贩运、屠宰病死动物上市流通、加工的坚决给予严厉打击,切实保障动物性食品安全,保证人民吃上放心肉,保证人民身体健康。同时,严把饲料原料关、产品加工关和使用关,切实从源头上把好畜产品质量安全关,特别是要切实加强畜禽“瘦肉精”等违禁物品的监管工作,从饲料、兽药、养殖、收购、运输、检疫、屠宰等各个环节全面加强监管,坚决防止畜禽“瘦肉精”等违禁物品流入市场,确保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
三是依法监管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严格履行各项法律职责,依法强化鲜奶、饲料、兽药监督管理,大力开展生鲜乳、饲料、兽药三个专项整治行动,层层鉴定责任状和养殖承诺书,对于违法添加三聚氰胺、瘦肉精等违禁物品和药品的给予严惩,依法追究其相关责任。
四是依法改良保障畜禽品种安全。以全市现有的117家种畜禽场和100多处家畜改良站点为基础,进一步建立完善“原种场-祖代场-二级扩繁场-商品代场”4级配套的良种繁育体系;严格执行《畜牧法》和《种畜禽管理条例》,对种畜禽场严格鉴定、严格把关,按标准发证;搞好奶牛冻精专控专营,配种站点要达标升级;各种畜禽都必须确立适合本地发展的主推品种,依法集中统一调剂,坚决清理劣质种畜禽、种冻精及遗传材料冲击市场,确保种畜禽的质量水平。加强鲁西黄牛、小尾寒羊、大尾寒羊、临清狮猫和山东细犬等地方畜禽品种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提高生产性能和产品质量。加大良种良法的推广力度,建成以市为中心、以县为重点、以乡镇为基础的家畜改良网络,为稳定畜牧生产提供基础性保障。
五是依法建设保障畜牧业环卫安全。从发展方向上看,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养殖、人畜分离、粪污科学处置已明显成为发展趋势,按照《畜牧法》的要求,结合新农村建设实际,对今后养殖基地建设进行合理布局、科学规划,对现有养殖状况逐步加以改造,在保证减少损失,增加效益的同时,保证畜牧业环境卫生安全,达到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同时,遵循“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相对集中、适度规模,规范管理、综合利用”的思路, 加快推行标准化规模养殖,大力推行“三退三进”(退出散养、退出庭院、退出村庄和进入小区、进入规模、进入市场)养殖方式,推进畜牧业向区域化、标准化、规模化方向转变,有效实现畜禽养殖废弃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和生态化,促进畜禽养殖业健康有序发展。董 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