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肥城市现代畜牧业快速发展
2011-09-20 09:23:22 来源:山东畜牧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到:

  近年来,肥城市把大力发展畜牧产业,做为振兴农村经济、建设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措施来抓,市政府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意见》,强化政策引导,突出发展优势产业,培植壮大龙头企业,狠抓防疫保护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了畜牧产业快速发展。先后被列为全国商品瘦肉猪生产基地县、秸秆养畜示范县、肉类生产百强县、国家生猪活体储备基地、全国“生猪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示范县等。

  特色亮点突出

   生猪产业基础优势明显。具有“三肥(肥桃、肥猪、肥煤)”誉称之一的生猪产业是肥城市的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肥城市立足生猪生产和加工优势,通过项目拉动,龙头带动,进一步加快生猪标准化规模饲养的发展。目前,全市有万头猪场5处,年出栏千头以上的规模养猪场22个,500头以上的150多个,规模饲养比例80%以上。银宝、八戒两大生猪屠宰加工企业年屠宰加工能力为210万头。形成了“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产+销”一条龙的发展格局。

  奶业生产发展势头强劲。肥城市紧紧摁住奶牛规模生产标准化和提升质量效益化两个重点,靠规模饲养膨胀总量,靠科学管理提高效益。形成了新城、老城、王瓜店、湖屯、石横沿泰临路和安庄、边院、汶阳沿汶河线的奶牛生产基地。现存栏2000头以上的奶牛规模饲养场2个,500头以上的10个,全市奶牛存栏3.1万头。当年引进新建设的泰安澳亚现代牧场,现已存栏奶牛2500头,计划9月份、11月份再引进进口奶牛6500头,该牧场建成后将成为全泰安市规模最大、标准最高,全省屈指可数的现代化万头奶牛生产基地。山东奥斯特斯诺奶业有限公司是集鲜奶加工与养殖基地建设于一体的生产企业,该项目投产后,年加工奶酪5万吨,成为全国屈指可数的奶酪加工厂,带动发展奶牛10万头。

   肉种鸭繁育领军全省。肉种鸭繁育饲养是肥城市近年来重点培植的一大新兴产业,目前,肥城市共建成樱桃谷父母代种鸭场7处,存栏种鸭65万只;建成美国枫叶祖代种鸭场2处,存栏祖代枫叶鸭1.83万只,5月24日,第一批父母代枫叶种鸭在永惠枫叶种鸭有限公司孵化场孵出,填补了我国肉鸭新品种的空白。到年底,全市枫叶祖代鸭存栏达到5万只,繁育推广父母代种鸭15万只以上。到“十二五”末,全市枫叶祖代种鸭存栏将达到9万只,建成美国枫叶鸭全国研发和繁育基地。年提供商品鸭苗能力1亿只以上,居全省县域肉鸭繁育基地前列。形成了以王瓜店、王庄、安站为主的肉鸭繁育生产基地,涌现出了邓李付、新镇、冉庄、十里铺、孤山等9处年饲养规模50万只以上的规模饲养场区。全市5万只以上肉鸭饲养场区达到30处,年饲养肉鸭700万只以上。

  优质黄羽肉鸡异军突起。2009年7月引进成立的泰安立华畜禽有限公司,在肥城市投资2亿元,建设了1个年产18万吨的饲料厂、3个种鸡场(共存栏种鸡30万套)、1个年出苗量在3500万羽的孵化场和1座年销售商品鸡3500万羽的销售中心,现存栏“雪山草鸡”12万套。立华公司成立以来,边研究,边实践,推出了全新的“公司+合作社+农户”封闭式合作模式即“立华模式”,采取“八统一”(即统一鸡场建设规划、统一提供鸡苗、统一供应饲料、统一防疫、统一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统一技术培训、统一价格收购、统一集中产品销售)来组织商品鸡生产。目前,公司发展合作农户100多户,建设养鸡大棚150多个,存栏立华优质黄羽肉鸡80多万只。在未来3年内公司将带动全市1800个农户加盟公司,年饲养立华黄羽肉鸡3500万只,打造全省立华优质黄羽肉鸡第一大基地。

  发展潜力巨大

  产业区域优势显著。肥城市先后被列为“十二五”全国生猪、奶牛优势主产区和全省生猪、奶牛、肉羊、肉牛、肉禽优势主产区。市政府制定出台的《关于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了任务目标。即:到2015年,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17万吨、6万吨、12万吨;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达到40%;农民人均畜牧业收入占农民现金收入比重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比重达到85%,建成肉种鸭全省县域第一大繁育基地和全国枫叶鸭研发推广中心;畜牧业科技贡献率达到70%。特别是在生猪产销一体化、肉种鸭繁育、奶牛饲养、特色肉禽四个方面,发展潜力巨大。

  发展环境优越。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了畜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发展重点、工作措施、政策和组织保障。对畜牧重点项目,实行市领导包保责任制,协调解决困难,优化发展环境,保证了项目顺利建设和发展。9月2日,市政府召开了“全市畜牧业发展大会”,市长、分管市长、市人大、政协分管领导及街镇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相关部门、龙头企业主要负责人等共100余人参加了会议,市政府张成伟市长做了重要讲话,指出要切实提高认识,强化措施,开拓创新,真抓实干,把畜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进行重点培植,全力发展猪鸡牛鸭特色产业,强力推进标准化规模饲养,大力培植畜牧龙头企业,着力抓好畜产品质量监管,精心打造畜牧产业特色品牌,推动我市畜牧业由生产大市向畜牧强市跨越。会上下达了“2011—2015年全市畜牧业生产指导性计划”,进一步明确了“十二五”畜牧业任务指标。二 是交通和通讯条件快捷便利。肥城属环渤海经济区和山东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位于东岳泰山、泉城济南、圣城曲阜“一山一水一圣人”旅游线中心地带,是连接东西、承接南北的重要枢纽。距济南国际机场80公里,距京沪高铁泰山站25公里,京福、京沪高速公路毗邻市境。市内镇镇通二级公路,村村通等级路,行政村全部通客车。高速率的通信传输网络覆盖全市,电子商务应用广泛。三是自然环境方面的优势突出。肥城地势北高南低,山区、丘陵、平原各占三分之一,属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年日照时数2607小时,无霜期200天左右,降雨量659毫米。全市林木覆盖率35%,城市绿地率36%、绿化覆盖率39.6%,气候、地势和土壤均适宜畜牧业的发展。

  龙头企业实力雄厚。全市发展规模以上畜牧龙头企业25个,年销售额50亿元以上。涉及生猪屠宰加工、肉禽屠宰加工、肉类加工、畜禽饲料、畜牧机械、种猪繁育、种鸭繁育、种鸡繁育等领域,配套互补,实力雄厚。拥有银宝集团、八戒食品、永惠食品、众成饲料、永惠枫叶种鸭、泰安立华畜禽等公司。“银宝”商标今年被评为“全国驰名商标”。全市各类标准化畜禽饲养基地138处,规模饲养场户2298户,畜禽规模饲养比重达到75%以上。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115个,带动农户15000多户。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