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新泰市2013年上半年畜牧业生产形势分析
2013- 07- 01 12: 15: 08 来源: 新泰市畜牧兽医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2013年上半年,新泰市积极克服H7N9禽流感疫情对新泰市畜牧业造成的影响,重点开展了基地建设、品牌培育、龙头打造、种畜禽管理、畜牧业统计监测五项工作。由于不断提升畜牧产业化水平、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产效益,有效地保证了新泰市畜牧产业的快速恢复和稳步增长。截至6月底,新泰市生猪、牛、羊及家禽存栏分别达到96.17、9.15、40.69、1279万头(只),出栏分别达到104.55、2.67、22.88、2675万头(只),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13.96、2.61、9.61万吨。现将畜牧业生产情况分析如下:

一、上半年畜牧业生产的形势分析及预测

1、生猪产业生产形势

一是上半年全市生猪存栏稳步增长。截至6月底,存栏96.17万头、出栏104.55万头,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0.48%和12.32%。猪肉产量为8.37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2.35%。生猪存栏中能繁殖的母猪存栏10.45万头,同比增长4.92%。二是上半年生猪价格波动起伏。新泰市生猪出栏价格由年初的每公斤16.8元,到3月份的13元左右,4月份跌至低谷仅为11.4元,5月份价格开始反弹,截止6月底价格是14.4元。三是生猪养殖效益下降。养殖户养殖一头商品猪的收益由上年的200元左右,降至今年的100元以下,甚至亏损。价格回落和生产成本特别是饲料成本的高价位运行挤压了养殖利润。其它养猪成本如水、电、劳动力、防疫、环保、用材等物价也普遍上涨,增加了生猪的养殖成本,减少了利润。目前,在玉米价格稳定,豆粕价格小幅下降的情况下,预计下半年生猪价格会小幅上涨,但由于能繁母猪存栏偏高、饲料成本高位运行、仔猪价格上涨较快,涨幅不会太大。同时由于农村散养户的减少,规模养殖的形成,下半年生猪的生产将会保持稳步增长的势头。

2、家禽产业生产形势

上半年全市家禽存栏1279万只、出栏2675万只。存、出栏比去年同期分别下降7.58%、2.19%,存栏数比一季末有所减少,减少8万只;禽肉产量为4.55万吨,比去年同期下降2.15%;禽蛋产量为2.61吨,同比增长1.56%。造成上半年家禽存栏下降的原因主要是H7N9禽流感疫情的影响。疫情期间,由于家禽产品消费下滑,价格下跌,造成养殖户补栏的积极性不高,饲养规模大幅下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种禽场出现不同程度的规模压缩,种鸡淘汰严重。蛋鸡由于生产周期长,变化不大,基本无非正常淘汰现象。疫情发生后,新泰市积极采取了应对措施,对种禽场和活禽加工龙头企业进行扶持补贴,避免了禽流感疫情对新泰市家禽产业造成更大损失,确保了新泰市家禽产业恢复和可持续发展。预计下半年,在禽肉价格小幅看涨的情况下,养殖效益也会缓慢上升,养殖户的补栏积极性会提高。

3、牛、羊产业生产形势

牛、羊产业保持了平稳增长势头,全市牛存栏9.15万头,同比增长10.37%,其中奶牛存栏5.24万头,与上年同期增长13.67。牛奶产量9.61万吨,同比增长19.68。羊存栏为40.69万只,同比增长6.94%,出栏为22.88万只,同比增长18.92%。牛、羊肉价格春季期间稍有上涨,但总体价格平稳,无大幅波动。由于人们对食品多元化营养的需求,加之牛羊肉及奶产品需求量增加,预计下半年牛、羊产业将会继续保持一个稳定发展的势头。

二、新泰市畜牧业稳步发展的原因分析

1、加强畜牧基地建设

近年来,中央、省及泰安市对畜牧业的扶持力度明显加大,对此,新泰市畜牧兽医局抢抓机遇,突出政策项目与产业基地建设紧密结合,通过规范施用、统筹结合、科学管理,确保各项惠牧政策落到实处。一是2012年生猪调出大县改扩建项目全部建成。2012年末,新泰市落实生猪调出大县政策,对新泰市绿洲黑草猪养殖场等18个规模养猪场实施了标准化改扩建项目。为抓好项目实施,我局严格落实包保责任制,产业化项目部主动做好协调服务工作,确保项目按时高质量完成。目前,项目已全部建成,验收完毕。二是抓好中央预算内规模场标准化改扩建项目建设。按照市局要求,对2013年生猪改扩建储备项目材料进行修订,同时对新泰市正和畜禽养殖有限公司等6个中央生猪改扩建项目进行跟踪指导,确保项目按时高质量完成。三是抓好国家“菜篮子”产品生产项目绩效考评工作。配合新泰市财政局,对兴发牧业有限公司等三个“菜篮子”产品生产项目进行复核,目前105万元扶持资金已拨付到位。四是扎实开展标准化示范场创建工作,组织泰安市银燕乳业有限公司、泰安丰隆正邦养殖有限公司等4家养殖企业申报国家级、省级标准化示范场,目前正等待省级验收。五是开展畜牧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积极组织山东新泰惠美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和新泰市金瑞畜牧发展有限公司参加畜牧旅游示范区创建,目前正在等待评审。六是开展现代农业奶牛产业项目申报工作。组合6家奶牛场申报奶牛产业项目,争取扶持资金600万元。目前,项目已按时上报,正在省级专家评审中。七是开展秸秆养畜联户示范项目,争取扶持资金100万元,目前项目已按时上报。

2、加强品牌培育

新泰市在建成的规模养殖场上创新思路,注重品牌塑造, 通过加快地方畜禽品种地理标志登记、特色畜禽养殖和加工“三品”认证、地方传统畜牧食品相关体系和知名品牌认证等工作,以品牌带动产业壮大,以品牌推动产品发展,形成品牌优势。一是做好现有名优特畜禽产品的商标注册工作,为品牌发展奠定基础。市畜牧兽医局要求做到凡是有一定生产规模、一定知名度、一定市场份额的畜产品,都要抢抓机遇,进行商标注册,充分发挥商标在产业发展和扩张中的助推作用,通过培塑品牌做大做强畜牧特色产业。新泰市老寨山畜禽养殖合作社注册了“寨椿亭”“森鑫林场”商标,其山鸡蛋、野猪肉,远销上海、青岛等地,年销售收入达8000万元。二是深挖潜力特色产品进行注册推广,提升品牌的地方特色内涵。新泰市绿洲黑草猪、龙廷红毛山羊、放城黑牛等新泰地方良种在市场上已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新泰市绿洲黑草猪养殖场注册了“绿洲黑”商标,今年5月,养殖场与上海银海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北京敬业得乐商贸有限公司正式签约,在两地设立“绿洲黑”草猪无公害产品专卖店,其冷鲜猪肉、真空包装冷冻肉产品近期正式打入北京、上海市场;黄山红毛山羊养殖场在成立了红毛山羊研究所的基础上,现正向农业部申请地理标志认证。新泰市莲花山养蜂园注册了“鲜蕊”商标,通过了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食品质量安全认证,成为新泰市首家通过认证的蜂企。在品牌效应带动下,其蜂产品供不应求。

3、加强龙头带动

壮大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作为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关键和突破口,一是加强对现有龙头企业的指导和服务,引导和帮助龙头企业抢抓机遇,开发和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壮大企业规模。针对今年禽流感疫情对养殖业造成的不良影响,我局组织、引导四家禽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与广大养殖户通过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定向收购等方式,为农户提供养殖技术、市场信息、生产资料供应和产品销售等多种服务,通过保护价收购、利润返还等多种形式,建立起龙头企业与养殖农户、养殖基地紧密联结、互利双赢的运行机制,较好的避免了养殖户的损失。二是重点引进培育一批高效特色畜牧业加工型龙头企业,每年培育、引进3-5个加工型、中介型龙头企业,使新泰市的高效特色畜牧业畜产品生产、加工和运销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促进全市畜牧业大发展。2013年,全市新培植的8个规模以上畜牧龙头企业中,新泰市绿洲黑草猪养殖场、新泰市凤凰山生态养猪场2家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已建成。投资 亿元的山东和美集团公司饲料仓库及职工餐厅、宿舍已建成,现正进行生产车间建设。投资  亿元的益客产业新城(一期)项目已完成项目规划设计。三是积极申报泰安市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按照泰安市农工办、农业局要求,积极参加在泰安市第九批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推荐认定工作。目前,相关申报材料正在制订中。

4、加强种畜禽管理

一是4月份召开了种畜禽、人工受精站培训会议,对种畜禽管理工作现状、法律法规和管理工作内容进行了全面解读,讲解了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发放标准、办证程序及有关规定,进一步明确了种畜禽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二是对新泰市2家种猪场和2家种禽场进行换证工作,目前4家养殖场已通过了市级验收。三是对6家种猪场进行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申报工作,目前申报材料已整理完毕,等待验收。四是根据泰安市畜牧兽医局《关于转发的通知》(泰牧发[2013] 16号)文件精神,对新泰市两家符合补贴条件的种禽生产企业和4家活禽加工收储龙头企业进行补贴,共申请补贴资金100.321万元。

5、加强畜牧业统计监测

统计监测工作是制定畜牧业发展政策的可靠依据。生产科严格按照农业部畜牧业生产及畜牧业专业统计监测报表有关制度的规定,切实做好统计监测工作的组织和实施,保证监测数据的及时汇总和上报,确保统计监测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权威性。4月份省调查大队和泰安市调查大队来新泰市进行统计监测调研,对我们的监测工作给予充分认可。5月份省畜牧兽医局信息中心孔主任来新泰市进行统计工作调查,针对生猪生产进行深入了解,并给予充分肯定。目前,全市畜禽监测统计的各项工作正按规程有序运转。今年以来,共上报各类统计监测信息6期。报表质量总体良好,准确及时,真实反映了新泰市生产情况,受到上级有关业务部门的好评,为新泰市统计监测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泰市畜牧兽医局     康玉英    张  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