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16 15:04:02 | 浏览次数: | 字体:[ 大 中 小 ] |
孔雀成为“金凤凰 ”
“既然是特色养殖,就要选择有特色的产品,选择优质绿色产品、选择市场需要的产品。”近日,在新泰市东都镇上庄村蓝孔雀繁育养殖场,杨宁向笔者介绍他养孔雀的缘由。
2011年杨宁参加了新泰市畜牧兽医局举办的特色养殖培训班,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考察,并与畜牧兽医局工作人员商讨后,认为蓝孔雀养殖是非常有市场前景的。于是,当年10月他就着手饲养蓝孔雀。目前,他的养殖场近1300平方米,建有14间孔雀饲养房,由原先引进的10组孔雀苗,发展到至今2600只孔雀,其中能产蛋的母孔雀约500只。孔雀是集观赏、食用、保健于一身的养殖珍禽,肉可以食用,胆可以治病,羽毛可以制作标本。孔雀长到8—9个月就可以销售,1只售价近千元。今年预计出栏2500只,仅仅销售商品孔雀这一项,就可收入百万元,经济效益相当可观。“多亏了畜牧兽医局的同志们,孔雀的防疫工作都是他们做的,从引种、建栏舍选址、饲养管理、孵化育雏等技术都是在他们的指导下摸索成熟的,畜牧兽医局的同志们真是我坚强的后盾啊!”杨宁感慨地说。下一步,他计划申请15亩山林地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将孔雀养殖产业形成一个集孵化、养殖、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化企业,带动当地百姓共同致富。
野猪变成“招财猪”
2009年曲建建3次去福建实地考察后,依靠本地环境资源优势以及养野猪广阔地发展前景,选择墨石山脚下的200亩地作为养殖基地,投资200万元,搞起了野猪驯养繁育。本着“绿色、生态、健康”的养殖理念,采用无公害自然散养方法,野猪在风景秀丽、空气清新、四面环山的环境下生长、饮用山泉水、吃着五谷杂粮,养殖过程中绝无任何饲料添加剂,真正为无公害绿色野猪,产品供不应求。发展到现如今野猪存栏1500头,出栏1000头,年利润80万元的山东泰安绿林畜牧养殖有限公司,于2012年通过国家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 “60元/斤的野猪肉,熟肉能卖到100元/斤,一头野猪长到120斤就可以出栏了,”曲建建乐呵呵地给我们算起了致富账。回忆起创业艰难,曲建建告诉笔者“刚从福建引进野猪时,野猪水土不服,出现拉肚子、流鼻涕等症状,不吃不喝,死了2头,损失很大,多亏畜牧兽医局的同志们帮忙诊治,才知道是得了应激病,现在的野猪长势良好。”曲建建感激地说:“畜牧兽医局的同志们非常支持我们养猪,在初期繁育、建立销售网络的关健时刻,提供了大量的技术、信息支持,并时刻关注猪场的建设和发展。特色养殖,给我带来了很高的经济效益。”
目前,山东泰安绿林畜牧养殖有限公司已发展成为集产供销于一体的野猪现代化养殖基地,注册的“嶅山”牌野猪肉销到济南、北京等地。问起今后公司的发展方向,曲建建告诉笔者,“公司今后将进一步扩大规模,做细产品深加工,实行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努力争做现代化龙头企业。”
在新泰,像这样的特色养殖场还有很多。新泰市畜牧兽医局局长赵玉东说, 近年来, 新泰市以全面建设现代畜牧业为总抓手,以畜牧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 按照养殖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和产业经营化的发展思路,着力在高效特色畜牧业上狠下功夫,在精品上做文章,大力发展以红毛山羊、黑草猪、野猪、狐狸、水貂、孔雀、梅花鹿等为主要品种的特色养殖产业,特色养殖成为我市农民发展畜牧增收的又一大亮点。目前,全市有特色养殖户65户,特色养殖基地6个,年产值达1.38亿元,带动300户农户走上致富路。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政策扶持。新泰市畜牧兽医局高度重视高效特色畜牧业发展,专门成立高效特色畜牧业领导小组,制定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加强组织协调。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支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拓宽融资渠道,严格兑现已出台的优惠政策,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扶持发展特色养殖,从资金、信息、技术、服务、市场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
二是科学规划引导,宣传带动。不断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加强调查研究,注重品牌培育。组织专家结合实际深入调研、充分论证,制定本地区特色畜牧业发展规划,推进特色养殖业产业基地建设,引导养殖户逐步向规模化、专业化饲养方向转变,重点发展规模化养殖场、专业养殖合作组织、培育特色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通过开会、座谈交流、学习培训等方式加强全体干部职工加快高效特色畜牧业发展的责任感,加大媒体宣传力度,营造全市高效特色畜牧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三是强化技术助力、服务支撑。近年来,新泰市畜牧兽医局不断健全完善市、乡、村三级畜牧兽医服务网络,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多次聘请大专院校专家来我市授课、现场指导,组织外出学习新技术,通过举办新型农民技术培训班、特色养殖培训班等形式提高养殖户的饲养水平,为养殖户提供市场信息调研、养殖场选址及规划、产品销售等环节的全程跟踪服务,解除养殖户的后顾之忧。(新泰市畜牧兽医局 徐传涛 武蕾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