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12- 02 09: 41: 35 | 来源: 禹城市畜牧兽医局 | 浏览次数: | 字体:[ 大 中 小 ] |
为切实加快生猪产业调整转型,全面提升猪业从业人员素质、推广养猪实用技术和模式,增加农民收入,11月24-25日,禹城市畜牧兽医局组织12个养猪场去德州市委党校新培训中心参加了2014年新型农民培训项目山东省养猪技术大讲堂(德州站)培训。这是近半年来该局组织参加的第11次专业技术培训。
这次培训首先参观了平原邦基五丰种猪繁育有限公司和山东德州双汇食品有限公司,现场参观学习种猪场生产管理、生猪屠宰流程及收猪政策等。之后又接受了专业技术培训:德州市种猪繁育场李庆东经理讲解了《规模化设施化猪场建设与环境控制新技术》、山农大焦洪超教授讲解了《猪场环境控制及有机废弃物的处理技术》、山东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吴家强博士和盛清凯博士分别讲解了《当前猪病流行特点与防治对策》、《集约化繁育母猪饲料发酵饲喂技术》、山东养猪协会周玉晓专家讲解了《中小猪场盈利要点》等,随后进行了专家互动交流答疑。通过培训,学员普遍感觉收获较大,实际业务能力得到较大提高,切实解决了基层工作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问题。
近年来,禹城市抓住“科学发展,率先跨越,实现畜牧强市梦”的战略机遇,加大投入,大力发展畜牧业,一座座现代化畜牧场相继建成投产,畜禽养殖规模日益扩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带来的不光是生产水平和经营绩效的显著提升,还有对畜牧人才的更大需求。人才是涉牧企业发展的根本驱动力和重要保证。禹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吸引和培养更多年轻的优秀人才加入到畜牧业中来,打造畜牧人才“蓄水池”,为养殖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禹城市畜牧兽医局从几个方面狠抓培训质量效果:一是坚持“走出去”培训。就是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展开广泛交流和紧密合作,培养能够适应畜牧业发展需要的对口人才。畜牧兽医局与山东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山农大、青岛农大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选拔优秀的畜牧技术人员去学习深造,提升人才队伍素质。同时,畜牧兽医局还积极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及养殖场负责人参加省市举办的“2014年农业建设项目培训班”(济南)、“无公害畜禽养殖内检员培训班”(枣庄)、“健康养猪技术高峰论坛”(济南)、“畜禽粪污及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技术培训班”(莒县)、“健康养羊技术高峰论坛及养病防控”(泰安)、“奶业技术高峰论坛”(潍坊)、“肉鸭新品种与配套饲养关键技术培训班”(东营、莒县)、“蛋鸡饲养关键技术培训班”(德州)、“畜牧兽医基层体系技术推广项目培训班”(泰安)等,累计外出参加培训人员近百人。通过各种针对性的培训,旨在培育一批懂生产、会经营、善管理的高水平的畜牧业从业人才,为加快推进全市现代畜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二是“请进来”培训。就是将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请到乡镇政府、养殖场来,结合当地主导产业和农民的需求,通过举办“畜牧科技进万家活动”和有关专业技术培训等形式,针对养殖户在生产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和关键技术进行讲解,让养殖户与专家教授面对面交流和技术探讨,使培训内容做到“供”“求”结合。三是明确培训主体。在科技培训工作中,以养殖大户和养殖能手、农村经纪人、科技带头人和专业合作组织领办人为培训对象,对他们进行系统的养殖科技知识和实用技术专项培训,充分发挥他们的辐射示范作用,达到“以点带面”的目的和事半功倍的效果。四是创新培训形式。采取“集中培训讲理论与进场入户开展技术指导与技术服务”相结合模式。即每次集中培训后,都安排专家(技术指导员)进场入户对农民进行“手把手”、“面对面”的现场指导。“口头反复讲十遍,不如现场指导示范来一遍”,真正让农民一学就懂、一看就会,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五是开展培训工作与各项目实施相结合,以项目来促进培训工作的开展。举办了猪的人工授精技术培训班、畜牧统计培训班、能繁母牛扩群增量项目培训班、基层畜牧兽医体系技术推广项目培训班等,截至目前,共举办各类专业技术培训班19期,培训1700余人,收到良好的培训效果。
禹城市畜牧兽医局 刘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