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新泰市强化四大体系建设 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
2014-02-24 13:09:52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到:

  近年来,新泰市紧紧围绕发展现代畜牧业这条主线,突出生态养殖,转变增长方式,变量的增长为质的提高,全市畜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去年新泰市注重四大体系建设助推畜牧业发展,全市肉、蛋、奶总产量达到64.8万吨,同比增长33.3%,实现畜牧业大市向畜牧业强市跨越。

  构建现代畜牧产业体系,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益客食品产业新城一期年宰杀5000万只肉鸭项目和年加工3万吨熟食项目、新泰健源种禽一期20栋种鸭舍和鸭苗孵化场项目已开工建设;奎凤奶牛养殖场一期4个标准化牛舍和1处挤奶厅项目、益客瑞嘉日宰杀6万只肉鸭项目、丰隆正邦石莱养殖场600头原种猪引进项目均已完成。不断壮大龙头企业,新培植规模以上畜牧龙头企业8家,泰安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23家,直接吸纳社会闲散劳动力1.5万人,带动发展养殖户3万余户,户均收入2万元以上。强势打造优势品牌,完成无公害畜产品认证69,全市认证达104家,新注册畜禽产品商标7个,全市注册商标达31个,其中绿洲黑草猪养殖场在上海、北京等地设立了绿洲黑草猪无公害产品专卖店,莲花山养蜂园的鲜蕊牌产品通过了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食品质量安全认证,山东大宝养殖加工有限公司的赛星SAIXING”家禽及肉制品荣获了农产品省著名商标,新泰红毛山羊、新泰草猪已申请国家地理标志性产品并已公示。突出科技引领优势,建设试验示范基地3个,培育科技示范场30户,辐射带动周边农户800户,主导品种产业和主推技术入户率、到位率均达100%;开展各类新型职业农民培训43期,受训人员达8055人;组织山东鑫基牧业有限公司参加第七届猪业博览会,并获得全省种猪性能测定三等奖;全市秸秆青贮量达50万吨,秸秆饲料化利用率进一步提高。发展畜牧合作组织迅速,完成工商注册登记畜禽专业合作社47处,带动入社会员和非入社会员增收一亿多元,其中注册登记泰安市级畜牧合作社3处,省级2处。

  构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提高畜牧业发展保护能力。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保证了各类防控经费和应急物资储备到位。调整充实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指挥部和应急预备队,进一步建立健全市、乡、村三级疫情防控网络体系。加强基层防疫建设,在全市规模养殖场建设了120个标准化防疫室。强化耳标佩戴和免疫档案建档,佩戴率和建档率均达到100%。春秋季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严格做到横到边纵到底,免疫成效检查开创乡镇互查方式,确保了免疫密度和质量。科学应对H7N9流感疫情,有力有效地做好了应对工作,确保了全市全年安全无疫情。

  构建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提高畜产品安全水平。全年完成了14家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年度备案工作,8家饲料生产企业换证工作,68家兽药GSP经营企业备案工作, 12家生鲜乳收购站复查换证工作。查处违规兽药经营案件6起,吊销兽药经营许可证和GSP证书企业3家。为全市64个检疫报检点配备了32万元电子出证设施设备,实现了电子出证开展面100%;强化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检疫合格率均达到100%;严厉打击违法使用三聚氰胺等违禁物品行为,病害畜禽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构建畜牧工作保障体系,提高各项工作落实力度。深入开展“三提三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狠抓队伍思想、作风、纪律建设,确保了各项工作的扎实开展。具体工作落实到具体分管领导、具体分管科室、具体工作人员,形成各个层级抓落实的工作局面,确保了各项工作的高效开展。加强各项工作进展情况的跟踪问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督办,确保落实到位。对重点项目和重点工作实行“一周一调度、半月一督导、一月一通报”的调度督导机制,确保了各项工作的全面完成。乔富兴 徐传涛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