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专栏>首届山东猪业发展大会>高峰论坛
丘初集:如何解决环保投入和猪场效益之间的矛盾
--广东德兴种养实业有限公司 生产技术总监

2014-04-14山东畜牧网字号:[ ]

  非常高兴今天有机会与山东的同行一起探讨规模化养猪的环保问题。我原来在广东广三保公司养猪有限公司工作,早在80年代初广三保公司就引进了美国规模化养猪的技术和设备,建办了年产10万头的商品猪场和年产3万头的种猪场。到了2008年,我离开了广三保公司,加入了德兴公司。历时三十年,我对广东规模化养猪走过的环保历程确有切身的体会。我今天讲环保问题,一是想讲讲近三十多年来从事规模化养猪在环保方面进行探索,并取得比较成功的一些做法和体会,同时也要把我们走过的弯路提出来,希望通过这次会议的平台,引起全国养猪界更加高度关注环保问题。

  现在全国不管哪个行业,全民都在关注环保问题,大家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近十年来,我国畜禽规模化养殖快速发展,但因养殖粪污未处理好,导致环境污染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因此,国家新颁发了《畜禽规模化养殖污染防治条例》,自201411日起实施。今后,不管是国家还是地方政府,必定会依据新条例约束我们养殖业的环保工作。如果目前环保做得不好,将会面临着很大的挑战。我刚才提过广三保,它从1984年开始起步,现在面临三次搬迁,为什么?因为环保问题待不下去。很多养猪企业在筹划建场时,可能都会考虑如何把有限的资金更有效地投入在生产方面去。所以,通常选址的时候会更多考虑到交通要方便一点,道路建设、电力设施投入少一点;而且还担心猪场太偏远了,留不住工人。很多企业往往都有这个想法,但最后给自己的企业留下日后的麻烦。我不知道山东这边有没有这种现象,广东已经有好多猪场投产不到几年,就待不下去,面临停产搬迁,这种个案屡见不鲜。

  为什么会这样?作为一个新办猪场的决策者,在选址时缺乏长远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眼光。有些人急功近利,在选址时没有考虑到在这里办猪场能够待多久,能不能站稳脚跟,能不能把自己的养猪企业办成一个百年老店。也有些猪场投产时,由于它配套的环保设施规模比较小,工艺比较落后,真正一旦运作没两三年,周围的居民、农民投诉来了,一投诉环保部门就要找你麻烦,你就没有办法待下去。

  近年来,在广东不少地方政府的官员认为养猪企业不会给地方财政带来税收,只会带来污染,所以养猪企业越来越不受欢迎。有些地方因城镇化发展比较快,觉得原来已建成投产猪场影响地方政府今后的产业结构和规划调整,地方政府会想尽办法逼养猪企业关闭并离开,结果损失惨重。

  以我个人的切身体会,作为一个现代养猪企业的决策者,如果想把自己的企业办成可持续发展的百年老店,首先在环保方面要有战略眼光,并承担起社会责任,自觉严律于已。从现在起全国两东的养猪企业家应该以这个平台发出呼吁,要给现代规模化养猪的环保概念重新定义。

  过去很多猪场搞环保设施,是为了达标排放,为了对付环保部门的检测,我认为这个指导思想是不对的。新颁布的养殖业污染防治条例,强调一定要把规模化养猪产生的粪污、污水和废弃物作为一种资源,就近、就地资源化循环利用,这个提法非常好。我曾经到欧美一些养猪先进的国家考察过,相信在座的各位也到国外考察过。国外那些养猪场真的是把猪粪变成资源有效地循环再利用。比如说在美国,猪场周边都有大面积的大豆或者玉米地,猪场所产生的粪污最后都用在施灌玉米和大豆,没有排到江河里面去。客观地来说,现在我国不少养猪企业想办法把猪粪尿直接或变相排到江河里面,这是很不负责任的,没社会责任感的行为,观念应该改过来。以后怎么办?有计划发展新猪场的企业,首先在选址方面要考虑周全,一定要与地方政府协商,所选之地是否适合作为长远规划的养猪基地,同时要考虑猪场办到这里,最后的粪污有没有可能就近就地充分消纳,作为资源化来利用。如果它周边没有足够的土地来消化猪粪尿,你根本就不可能形成规模,也不可能把猪粪猪尿运到其他地方去,那个成本根本高得不得了,是不可能的。只有实现就近就地转化,变成一个资源,种养结合,搞一个多种经营的有机农业。

  在珠江三角洲,在水乡的猪场有一个共同特点是,周边有很多鱼塘,他养猪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把鱼养好,是要充分利用猪粪料、猪粪水养鱼。将猪粪水直接排到大面积鱼塘里面去,将还没有完全消化完的猪食,有些鱼喜欢吃这个猪食;猪粪尿是水中浮游生物的很好饲料,这些浮游生物又成为多种鱼类的好饲料。广东佛山、顺德、江门、四会,那些猪场周围都有大面积鱼塘,即使现在猪价不好,但不少老板说没所谓,养鱼能赚到钱。除了这种模式以外,特别是近几年新上马的猪场,都会考虑周边有没有大量的土地消化猪粪料。有的猪场周边没有农田,但是有山地,把猪粪尿水抽到山上去种速生木材,种得也是非常成功。山坡上速生木材长得很快,也给他产生了效益,又消化了猪粪料。

规模化猪场在广东来说,我自己认为就是首先要把好选址关,不能片面追求规模,并不是规模越大越好。若要把粪污真正就地就近作为优质有机肥料充分资源化利用,就要看周边土地的承受能力有多大。一定要结合当地的土地资源,做到适度规模,种养结合,这样养猪企业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百年老店。

  现在我介绍一下德兴是怎么做的。德兴公司十几年来一直都在探索规模化养猪的环保问题,怎样才能更有效地减少污染,做了很多尝试。猪舍结构以干清粪和水泡粪二种方式为主。

  1.鼓励工人把能够捡的猪屎尽量捡起来,猪粪出售收入按比例提成奖励工人,提高工人捡猪屎的积极性。

  2.水泡粪和洗猪栏舍的污水,经排污管网进入集污池,然后先进行固液分离。固液分离机有压榨脱水过程,出来的粪渣比较干,然后进行打包。德兴公司地属潮汕平原,猪场周边有大面积菜地,猪屎粪渣打包后出售给菜农作为肥料。

  3.经固液分离后污水进入超大容积(10000立米以上)沼气池。污水在沼气池内停留10天以上,充分厌氧降解。产生的沼气用作燃料,夏季沼气产量高,用于发电,可满足全场用电量40%

  4.冬春季沼气还用于猪舍防寒的循环水暖保温、空栏火焰消毒和生活燃料;

  5.沼液有部分用于果园、苗圃和农田灌溉,用不完的沼液经暴气、暴氧处理后进入生化塘进一步降解。经过生化降解后的水可循环利用于冲洗猪栏,也返回猪舍用于水泡粪。真正实现粪污资源化循环利用,变废为宝。

养猪尽管采用了干清粪的模式,猪尿水还是要处理的,这些污水怎么处理才更能够达到比较好的效果?建立大容积的沼气池。在广东建沼气池,现在5000立方算小规模的,更多的是1万立方、2万立方和5万立方。为什么搞这么大?容积大,污水进到沼气池可以在里面停上最少15天才会排出来。如果规模很小,100个立方、两三千个立方,猪屎水今天进去明天就出来,根本没有充分的时间让猪粪尿在沼气池里充分发酵和降解,效果肯定不行。现在广东都在搞大规模的沼气池,大容积的一两万立方的沼气池。德兴8个基地,每个基地都有超过一万立方的沼气池。这种黑色胶膜沼气池的造价比较低。如果是钢筋水泥的造价500块钱一个立方,新形沼气池大概50块钱一个立方,规模越大成本越低。大家算一下,50块钱一个立方,就完全可以把沼气池规模做大,让猪屎水进到沼气池里面,能够有充分的时间让它发酵降解更彻底一点。

黑色胶膜沼气池白天吸收太阳的辐射热,黑色胶膜表面的温度可以达到七八十度。到了晚上黑色胶膜表面的温度可释放出来,使沼气池里面的温度仍比较高,沼气池内的温度越高,污水发酵降解越彻底。

夏天沼气的产量非常高,可以用于发电。

  德国的做法是值得我们学习,德国政府非常支持专门把养殖业的粪污集中起来产生沼气进行发电,政府有扶持资金给从事沼气发电的企业,他们认为这是再生能源。大家联想到美国为什么这些年用玉米做汽油?很多国家也意识到,石油是有限的,会用完的,要充分利用再生能源和沼气以及太阳能、风能。

  会议给我发言的时间已不多,但我觉得有必要介绍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目前有的猪场的死猪随便挖坑埋,挖坑不是好办法。现在德兴采用一种较先进的病死禽畜无害化处理设备,非常值得推广。这种设备可通过自动升降架,把死猪、胎衣提升投入机器里面去,再接种耐高温菌种,整条猪进去也能搅碎,三天以后出来是肥料,连骨头什么的都没有了。猪场到了一定的规模,肯定不可避免地要处理死猪和胎衣,值得用这种现代化设备来处理,这设备将来会越来越受到同行的认可和推广。

【复制链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如果您认为本网转载的内容涉及侵权,请作品的作者尽快与我们联系。电话:0531-87198059,如转载本网内容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