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潍坊市畜牧局多措并举强力推进畜牧循环经济发展
2014- 08- 12 13: 27: 46 来源: 潍坊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今年以来,潍坊市畜牧局采取综合措施,强力推进畜牧业面源污染治理,大力发展循环畜牧经济,收到良好效果。 

一是科学规划,实施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将畜牧业发展融入全市总体规划,科学规划养殖布局和规模,对新建、改扩建的养殖场严格按照《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等规定,从源头上把好“环保关”。 目前,全市新建、改造畜禽粪污处理示范工程174个,新建、改造标准化饲养场166个,“三品一标”认证145个,新增集“种—养—加—贸—游”于一体的省级畜牧旅游示范区4个。示范创建活动的开展,完善了治污设施,推广了治污新技术、新成果,减少粪污排放15万吨,较好地控制了养殖业大气污染。

二是种养结合,打造生态循环示范园区。以发展循环畜牧业示范园区为载体,与环保、农业等部门实施的沼气工程、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工程相整合,积极构建“养殖+沼气+种植+加工”的循环农业产业链,实现了养殖与种植、生产与生活的良性循环。目前,全市已建成此类生态养殖场区2754家,减少粪污排放50万吨。积极推广“畜-沼-粮(林、果、菜)” 种养结合等生态循环消纳模式,利用畜禽粪污生产沼气,沼气用来发电、用作燃料,沼液用作果树、蔬菜等有机肥料,实现了养殖业与种植业的良性循环发展。目前,全市采用“畜—沼—粮(林、果、菜)”新技术的畜牧养殖场区达到1156家,处理利用畜禽粪便65万吨。

三是突出重点,开展养殖异味防治。严格落实禁养区、限养区饲养管理规定,新建养殖场(小区)严格执行全市养殖规划布局,严格落实“禁养区”禁养制度。到目前,禁养区内已关闭或搬迁养殖场(户)289家,限养区内145家养殖场(户)完善了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减少畜禽粪污排放12万吨。推行堆积发酵模式,将处理好的粪便作为优质农家肥还田,进行循环利用。推行沼气池发酵模式,利用沼气池发酵来加工处理粪便。推行有机肥加工利用模式,实现了变废为宝。如高密利用鸡粪发酵建立双孢菇生产基地;安丘建立“猪-沼-渔”循环养殖示范点,日处理污水30立方米;诸城、昌邑、临朐、高密等县市区建设了高标准有机肥加工车间,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四是强化培训,提高无害化处理技术普及面。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通过电视台、报纸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新技术;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技术指导、发放明白纸等形式为养殖户送安全生态养殖技术。全市举办培训班7期,培训养殖场户2000多人次,发放畜禽面源污染治理宣传材料10000多份。安丘电视台新开辟了农科频道“农博士”专栏,制作肉鸡发酵床养殖技术、“猪-沼-鱼”生态养殖模式等养殖技术节目8期;青州市电视台专题报道畜牧业面源污染治理4次,先后邀请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教授6名,为规模养殖户讲授饲养、疾病防治、污染治理等技术。

五是争取支持,加快畜禽污染治理进度。整合国家和省生猪调出大县奖励、现代农业开发奶牛项目、病死畜禽无害处理试点项目和高效特色畜牧业项目等政策性资金,在诸城、高密、安丘、临朐、青州、寿光等地的120个规模化养殖场建设了粪污及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设施。其中在诸城规划建设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项目申报了农业部试点项目,日处理病死动物80吨。青州申报了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安排了17家种猪场开展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  

六是督导考核,确保污染治理工作扎实有序推进。严格落实工作动态周报、月报制度,对任务目标落实情况进行定期调度,并就落实情况进行专项考核,每月按考核分数进行排名,并将考核结果纳入畜牧兽医工作年度绩效考核重要内容。 (陈同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