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专栏>秸秆饲料化利用大有可为>图片报道
让秸秆在新时期发挥大作用

2014-09-04山东畜牧网字号:[ ]

  829-30日,全省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现场会与技术培训班暨机械展示会在台儿庄召开。会议总结推广了我省在秸秆饲料化利用方面的经验和做法,邀请国内外专家对秸秆饲料化利用先进技术进行了现场培训,并通过收获加工器械现场演示的方式对现代化秸秆利用器械进行了展示推广。

  山东省畜牧兽医局副局长刘凤军在会上指出,秸秆的饲料化利用工作对于推动畜牧业发展,提升经济和生态效益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2013年我省用于牛羊等草食畜养殖的农作物秸秆达2500多万吨,秸秆利用方式主要是青贮与微贮;直接干喂与草粉日粮添加;裹包青贮与压块制粒。这2500多万吨秸秆折干后按对牛羊的营养价值折算,相当于600万吨饲料,不仅有效减少了饲料粮消耗,也有力支撑了我省牛羊养殖业发展。我省每年秸秆产量约7700万吨,秸秆养畜利用的比例达42%。从经济效益看,普通秸秆按每吨收购价格100元计算,每年增加农业产值25亿元。从生态效益看,不仅减少了秸秆焚烧,还促进了种养结合,为国家实施生态保护战略创造了条件。

  刘凤军说,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畜产品稳数量、调结构、提质量的任务十分繁重秸秆养畜工作面临新的机遇、新的任务。一是牛羊产业的快速发展将带动秸秆饲料化利用全面升级。伴随消费需求增加,牛羊肉需求越来越大,保证牛羊肉供应问题越来越重要,为此,国家制定了《全国牛羊肉生产发展规划(2013-2020年)》。今后一段时期,努力增强牛羊肉综合生产能力将成为畜牧业保供给的一项重点任务,国家政策和资金对牛羊生产的扶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牛羊产业的发展必将为秸秆养畜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二是全省耕地质量的提升,需要加快“秸秆过腹转化”。目前全省正在实施《全省耕地质量提升规划》,主要目的是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地力、提升土壤肥力和改善土壤结构。实践证实,秸秆通过饲喂牛羊实现“过腹还田”,对于土壤改良作用巨大。三是生态中国建设需要为秸秆利用找个出路。现在,我们已经实施生态中国建设,这就必须解决秸秆焚烧问题。为此,国家出台了相关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政策,这为秸秆饲料化利用提供了政策基础。

  刘凤军强调,各地一定要抓住难得的大好机遇,让秸秆在新时期发挥好大保牛羊增长和保生态的重大作用,要紧扣国家加快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加快发展牛羊肉生产和生态中国建设的总体部署,以大幅度提高秸秆处理利用率、稳步增加秸秆饲用量为目标,以技术集成创新为动力,以模式和机制创新为保障,通过加大宣传引导、因地制宜分类推进、依托项目示范带动等措施,大力推进秸秆收集加工集约化、处理利用标准化、市场流通商品化,促进秸秆饲料化步伐。

【复制链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如果您认为本网转载的内容涉及侵权,请作品的作者尽快与我们联系。电话:0531-87198059,如转载本网内容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