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志们:
这次全省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现场会与技术培训班暨机械展示会合并召开,主要任务是,总结推广我省在秸秆饲料化利用方面的经验和做法,推广秸秆饲料化利用先进技术,深入分析当前工作中的差距和问题,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秸秆饲料化利用的重点任务。昨天上午的现场展示,大家目睹了秸秆饲料化利用的各种有效办法,增加了感性认识,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路。这次会议还专门邀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为我们讲解秸秆饲料化利用方面的先进技术。刚才青岛市、枣庄市、东营市、济宁市金乡县分别作了典型发言,从不同侧面,介绍了各市在推进秸秆饲料化利用工作中的经验和做法。这次会议时间虽然不长,但安排的内容很丰富。应当说,这次现场会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下面,就秸秆饲料化利用工作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抓住机遇,努力开创秸秆饲料化利用工作新局面
(一)我省秸秆饲料化利用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多年来,我省各地通过精心组织,广泛宣传动员,加大推进力度,全省秸秆饲料化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秸秆养畜解决了饲草料不足的问题,有力支撑了牛羊养殖业发展。当前,我国国民的口粮需求约为2亿吨,家畜饲料的需求约为5亿吨。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导致饲料供给日趋紧张,养殖量越大,饲料缺口就越大,这个缺口需要包括农作物秸秆在内的粗饲料来填补。全国天然鲜草产量10.5亿吨,折合干草3.24亿吨,再加上7800万吨人工草产品和进口干草79.84万吨,载畜能力约4亿羊单位,与全国9亿羊单位的草食家畜存栏相比,缺口超过50%。缺口部分就只能依靠农作物秸秆来填补。目前,我省用于牛羊等草食畜养殖的农作物秸秆2500多万吨,占可饲用秸秆量的42%,有力支撑了我省牛羊养殖业发展。2013年,全省肉、蛋、奶产量分别为774万吨、396万吨、281万吨;牛存栏达500万头,牛出栏443.41万头,牛肉产量67.90万吨,牛肉产量占全省肉类比重8.90%、占全国的10.09%,居全国第三位;全省肉羊存栏2158.05万只,出栏2967.34万只,羊肉产量33.69万吨,羊肉产量占全省肉类比重4.41%、占全国的8.26%、居全国第三位,是农区养羊第一大省。
——秸秆养畜减少了饲料粮消耗,有效缓解了粮食安全供给压力。在养殖业刚性增长和加速转型的推动下,我国商品饲料生产量持续增长,2013年已超过1.9亿吨,我省2100万吨,玉米等能量饲料供应趋紧,优质蛋白质饲料原料主要依靠进口。未来粮食安全问题的核心是饲料粮,粮食消费增量大头在饲料,压力也主要在饲料。农作物生产过程中一半以上的能量积累在秸秆中,牛羊等草食动物能够有效利用。全省饲用的2500万吨秸秆(折干),按对牛羊的营养价值折算,相当于600万吨饲料。2013年,全国反刍动物饲料产量775万吨(我省只有47万吨),仅占工业饲料总产量的4%,而牛羊肉占肉类总产量的比例接近13%,再加上3800多万吨奶,节粮效果显而易见。
——秸秆养畜实现了变废为宝,同步提升了经济和生态效益。秸秆逐年再生,数量庞大,用则为宝,弃则成害。我省每年秸秆产量约7700万吨,秸秆养畜利用的比例达42%。从经济效益看,普通秸秆按每吨收购价格100元计算,每年增加农业产值25亿元。秸秆养畜还是种养结合的有效途径,每年提供相当于140万吨标准化肥的优质有机肥,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创造了基础条件。从生态效益看,每年农作物倒茬时期,地方政府都要投入大量人财物制止秸秆焚烧。2500万吨饲用的秸秆如果直接焚烧,将排放0.36亿吨二氧化碳,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秸秆养畜促进农区牛羊养殖业稳定发展,增加牛羊肉和奶类供给,还为国家实施草原生态保护战略创造了条件。台儿庄畜旺饲草饲料合作社就是在为解决秸秆禁烧的背景下成立的。合作社的成立真正实现了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赢。
(二)当前秸秆饲料化主要利用方式。
一是秸秆青贮与微贮。目前主要饲喂奶牛,部分用于育肥肉牛和肉羊,数量约2800万吨(鲜重);对162家奶牛养殖场调查显示,有90%奶牛养殖场使用青贮饲料;103个肉牛养殖场中有68%的养殖场使用青贮饲料;118家肉羊养殖场中有36%的养殖场使用青贮饲料。目前大部分青贮饲料是自贮自用,昨天我们参观的台儿庄祥和乳业,自建青贮池 2.6万立方米,每年青贮、黄贮玉米秸秆2万多吨。除自贮自用外,青贮饲料商品化也开始起步,我们参观的胜元草业每年加工销售袋装青贮玉米秸秆近2万吨。青贮企业、青贮合作社和青贮专业户是加快青贮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目前市场上主要的经营主体。
二是秸秆直接干喂与草粉日粮添加。在不少地方,大部分农作物秸秆被晾干后直接饲喂草食动物,有的加工成草粉添加到日粮中,这种利用秸秆数量全省达1100多万吨(折干),是我省传统的秸秆饲料化利用模式。大多是中小养殖场户采取这种方式,就近收集秸秆,就近利用。
三是裹包青贮与压块制粒。秸秆裹包青贮、打捆、加工成颗粒或块状饲料,作为饲草储备或商品化销售,是近几年新兴起的秸秆饲料化的新型业态,但商品化、产业化程度很低。打捆、制粒或压块后可使秸秆加大密度,体积缩小,便于贮藏和长距离运输,这是将来实现秸秆饲料商品化、产业化的主要方式。
(三)面临的机遇与问题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畜产品稳数量、调结构、提质量的任务十分繁重,秸秆养畜工作面临新的机遇、新的任务。
1、牛羊产业的快速发展将带动秸秆饲料化利用全面升级。牛羊肉消费量与牛羊肉价格持续上涨,将推动肉牛肉羊产业的大发展。近年来,由于城乡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牛羊肉消费量稳步增长。统计数据显示,自2000年以来的13年间,我国市场上的羊肉价格涨了三倍多,牛肉价格涨了近四倍。我国牛羊肉总量供不应求是决定价格上涨的一个主要原因。2013年相比2000年,牛肉产量由513.1万吨增加到673.2万吨,增长了31.2%;羊肉产量由264.1万吨增加到408.1万吨,增长了54.5%。但同期消费增长更快,以全国城乡居民家庭购买牛羊肉为例,2012年与2000年相比,增长了60.3%。随着消费需求增长拉动和生产成本进一步上升,牛羊肉价格仍将保持上涨态势。中央高度重视牛羊肉供求关系趋紧的问题,国家制定了《全国牛羊肉生产发展规划(2013-2020年)》。今后一段时期,努力增强牛羊肉综合生产能力将成为畜牧业保供给的一项重点任务,国家政策和资金对牛羊生产的扶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一句话,牛羊产业的发展必将为秸秆养畜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2.全省耕地质量的提升,需要加快“秸秆过腹转化”。目前全省正在实施《全省耕地质量提升规划》,主要目的是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地力、提升土壤肥力和改善土壤结构。近年来,大量秸秆直接还田后,不仅土壤肥力没有明显增加,反而影响了下茬农作物的生长发育。秸秆通过饲喂牛羊实现“过腹还田”,不仅能解决秸秆直接还田带来的不利影响,还增加了牛羊肉的供给,促进了畜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
3、生态中国建设需要为秸秆找个出路。现在,我们已经实施生态中国建设,这就必须解决秸秆焚烧问题。为此,国家出台了相关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政策,这为秸秆饲料化利用提供了政策基础。
虽然我省的秸秆饲料化利用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也面临着很好的机遇,但我们也要充分认识到,秸秆饲料化利用工作困难不少,还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一是青贮料使用比例低、秸秆利用效率不高。大部分肉牛、肉羊养殖场和小规模的奶牛养殖户未使用青贮料。已经饲用的秸秆中,还有一半未经处理粗放使用,效率不高。饲料化利用量占秸秆资源总量的比例仍然偏低,大量资源尚未有效利用。二是技术集成配套不够。青贮、氨化等传统技术相对成熟,气爆、裹包、压块、制粒等新型加工技术应用不足。以玉米秸秆秋季青贮为主,全株带穗玉米青贮、专用饲料玉米青贮的比例仍然偏低,其它作物秸秆多季节性青贮率更低。三是市场化发展不足。目前,秸秆饲料化主要是自产自用、自贮自用,而专业化青贮、工业化加工等市场化利用模式尚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充分发展。加工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带动能力弱。四是产业化发展不足。上游专用饲草饲料作物种植和农作物秸秆收集服务滞后,下游粪污能源化和肥料化利用不足,以秸秆养畜为中间环节、对上下游进行整合集成的一体化模式少,秸秆养畜的综合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明确思路、突出重点,加快推进秸秆饲料化利用工作
我们要抓住机遇,认真总结经验,着力破解难题,加大指导力度,力争秸秆饲料化工作取得更大突破。总体思路是,紧扣国家加快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加快发展牛羊肉生产和生态中国建设的总体部署,以大幅度提高秸秆处理利用率、稳步增加秸秆饲用量为目标,以技术集成创新为动力,以模式和机制创新为保障,大力推进秸秆收集加工集约化、处理利用标准化、市场流通商品化,促进秸秆饲料化步伐。
(一)加大宣传、引导,形成社会共识。要在全社会形成“秸秆饲料化是秸秆综合利用的最佳方式”的社会共识。宣传上有三个重点,一是加强汇报沟通,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领导支持,主动与财政、发改等部门沟通,争取加大投入;二是宣传和推广新技术、好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三是利用各种场合,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形成社会共识。这次现场会后,各地要针对秸秆饲料化利用和玉米秸秆青贮工作,进行发动部署,大造声势和舆论。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标语等多种宣传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秸秆饲料化利用在促进草畜产业发展、带动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方面的重大意义,宣传报道秸秆饲料化利用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先进做法,引导开展全株带穗青贮和专用饲料玉米青贮,重点是裹包青贮技术。这次会议我们还邀请了一些新闻媒体的同志参加,就是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和监督作用,对秸秆饲料化利用的新技术、好典型及所取得的成效,给予大力宣传报道。
(二)因地制宜、分类推进。
一是在大中型养殖场、养殖小区继续推广玉米秸秆窖(池)青贮。进一步加大秸秆青贮尤其是全株玉米青贮,鼓励养殖企业建立种植基地或与农户建立订单生产关系,促进全株青贮玉米专业化种植。
二是大力推进裹包青贮。最近兴起的裹包青贮、拉伸膜青贮,投资少、占地空间小,取喂方便,非常适合中小养殖场(户),这是当前秸秆青贮工作的突破点。
三是积极引导其他作物秸秆的青贮和饲料化利用。各地要转变秸秆青贮就是玉米秸秆青贮、饲料化利用就是玉米秸秆利用的传统观念,结合本地农作物秸秆资源实际,积极引导小麦全株青贮,小麦秸秆的饲料化利用等。金乡县根据大蒜秸秆资源丰富的实际,积极推广大蒜秸秆青贮,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值得借鉴和推广。
四是积极培育市场主体,推进秸秆饲料商品化、产业化。大力培育秸秆收贮企业等社会化服务组织,推进秸秆饲料商品化、产业化。这是秸秆饲料发展的关键。今天参加会议的大部分是各市饲料科的同志,希望各市积极引导饲料生产企业尤其是精料补充料生产企业进入秸秆饲料生产领域,饲料生产企业可参照乳品加工企业在各地设立奶站的做法,在秸秆资源充足地区设立多个秸秆收储和初级加工点,组织秸秆裹包青贮,对来不及青贮的秸秆,引进秸秆膨化、制粒、生物菌发酵、压块等先进技术发展秸秆商品饲料。这是当前秸秆饲料化利用工作的突破点。
五是加大对养殖场户秸秆养畜技术指导。大力推广秸秆青贮、玉米全株青贮和全混合日粮饲喂等技术,提高秸秆利用效率。紧紧围绕牛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大趋势,着力推动规模养殖场户改善秸秆处理利用条件。
(三)以项目为抓手,切实搞好示范带动。自1992年国家实施秸秆养畜项目以来,我省共有71个县(市、区)累计承担了近100个项目,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正在承建秸秆养畜项目县在项目建设中必须选好示范场、示范户,按照项目初步设计批复,逐条逐项落实到位。对于已经通过验收的示范县,要加强示范县的后期管理,切实发挥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
(四)积极争取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希望各级畜牧部门在落实好现有扶持政策基础上,积极争取更大扶持,要加强专项扶持政策与相关政策的集成配套,努力形成合力。尤其对秸秆收集、加工制作等关键环节和秸秆工业化加工等新兴模式,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引导企业和社会组织加大投入,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渠道,切实推进秸秆饲料化利用工作。
三、加强组织领导、确保秸秆饲料化利用工作顺利进行
(一)加强领导,积极推进。各级畜牧部门要充分认识秸秆饲料化的重要意义,切实把秸秆饲料化利用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制定详细工作方案,进行周密部署,明确分工,落实责任。要做到目标明确,责任到人,考核到人。
(二)注重总结,扩大示范。要注重抓好秸秆饲料化利用方面的典型,对工作措施得力,工作力度大,效果好的地方,要及时汇总分析,对好的典型和做法,要通过召开现场会、在山东草业网、山东畜牧网等新闻媒体推介等形式,推动各项关键综合利用技术的推广应用。我们这次会议参观的典型就很有说服力,大家要结合本地的畜牧业生产实际,培养一批好的典型,带动面上工作的开展。
(三)强化督查考核。各市要把秸秆饲料化利用工作纳入畜牧业目标管理考核,加大考核奖惩力度。这次会后,省局将派出督查组,对各地秸秆青贮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对思想不重视、措施不到位、工作进展慢的市,要在全省范围内通报批评。考核结果将与项目安排相衔接,凡是工作不力、进展不大的,减少或不予安排相关秸秆饲料化利用项目。
同志们,再过几天,“三秋”农业生产即将全面展开。“三秋”也是处理农作物秸秆的关键时期,希望各市高度重视,利用这次会议看到的综合利用技术和学到的典型经验,按照这次会议提出的工作重点,加大工作力度,因地制宜地采取有效措施,努力促进我省秸秆饲料化利用工作再上新台阶。
枣庄市畜牧局、台儿庄畜牧局为这次会议的召开,做了大量筹备工作。我代表省局和与会的全体代表,对枣庄市畜牧局、台儿庄畜牧局,表示衷心的感谢!
中秋佳节马上就到了,在这里我衷心的祝各位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