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淄川区近期生猪及猪肉价格持续下降养殖户信心不足
2015-01-23 10:41:37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到:

  近日,淄川区畜牧兽医局与国家统计局淄川调查队联合对全区28家生猪养殖大户和部分超市、肉店开展专题调研发现,受供需平衡、市场需求疲软等因素影响,2015年元旦过后,全区生猪猪肉价格不涨反跌,生猪养殖户出现亏损,养殖信心不足。

  一、基本情况

  (一)生猪价格持续下跌。据对全区28家养殖场调查情况显示,生猪出栏价格自2014年9月份开始止涨下跌,并一直在12.4-13.6元/公斤的价格区间内波动,2015年元旦过后依然呈下跌态势。1月20日,生猪出栏平均价格为12.8元/公斤,比上周13元/公斤下降1.5%,比上月13.6元/公斤下降5.88%,比去年15.2元/公斤下降15.8%。

  (二)猪肉价格不断走低。1月20日,城区农贸市场的五花肉、精瘦肉平均价格分别为22元/公斤、26元/公斤,比上月同期分别下降4.35%、3.85%,比去年同期分别下降12.7%、13.7%。永兴肉店、吉祥肉店等3家猪肉零售点,五花肉、精肉(冷鲜肉)平均价格分别为21元/公斤、25元/公斤,较上月同期分别下降4.55%、3.85%,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12.5%、10.71%。

  (三)养殖户效益下滑。据调查,在生猪养殖成本中,饲料成本占总成本的60%以上,猪饲料价格下降能给养殖户节约一定的成本,但短时间内还难以扭转养殖亏损的局面。目前市场上玉米价格为2.2元/斤,环比下降4.35%,猪粮比价为6.09:1,位于盈亏预警线附近,养殖户理论上能勉强保本。但考虑到其他财务费用、人工成本,如果出栏价能维持在14元/公斤,养殖户才能实现盈利。岭子镇养殖户韩胜祥反映,去年上半年时,生猪出栏平均价格12元/公斤,共出栏生猪1100头,按生猪成本价13元公斤计算,仅上半年就亏损近11万元左。

  (四)生猪存栏量大幅减少。一是养殖大户缩减养殖规模。随着养殖收益的不断下滑,大部分养殖大户已经开始缩小养殖规模以减少损失。调查的28家养殖大户中,24家已缩小养殖规模。2014年3季度末24户的生猪存栏量为37019头,而到2015年年初的存栏量为31233头,降幅达15.63%。二是部分散户被淘汰出局。生猪价格的持续低迷引起了养殖户特别是一些农村散养户的不安和焦虑,有的处于观望状态,有的选择不再养殖。调查的28户养殖大户中有8户明确表示,在他们养殖场的附近村庄,2014年至少有10户以上的生猪散养户淘汰出局,不再养猪。在龙泉镇养殖散户说:“生猪价格不涨,养殖成本不跌,赔的太多,谁经受的住?还不如出去打工,还挣现钱。”

  二、原因分析

  (一)生猪集中上市,供大于求。及调查,2014年4月以来,市场上生猪价格开始企稳回升,调动了养猪户的养殖积极性,纷纷扩大养殖规模和养殖数量,导致近期生猪市场供应较大。元旦过后生猪价格持续下跌,部分养殖户赶在春节前价格上涨期集中出栏,形成短期出栏高峰,生猪市场供需失衡,造成生猪价格不升反降。

  (二)冷鲜肉企业的收储、投放时机影响生猪价格。据养殖户反映,目前市场上冷鲜肉占猪肉市场的份额为60%—70%,当市场上猪肉价格上涨的时候,冷鲜肉企业就投放大批前期收购的低价猪肉,把肉价压下来,生猪价格随之下降,之后又在生猪价格低位时收储猪肉,对生猪价格造成影响。

  (三)市场整体低迷,消费需求下降。据区畜牧兽医部门反映,由于前期我国能繁母猪保有量较大,加之去年价格持续低迷,近期生猪养殖总量虽有所下降,但能繁母猪保有量仍然较大,而消费量较往年下降较多,集中采购量锐减,导致生猪价格下降。同时,受市场整体低迷影响,餐饮业经营形势偏弱,餐馆需求量减少,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猪肉消费。

  三、对后市的分析与预测

  一般冬季是猪肉消费的旺季,加之春节将至,购买猪肉用于灌香肠、办年货的人增多,居民对猪肉消费量将呈现明显递增态势,加之肉制品加工企业加大备货,市场需求将会明显增加,从而会带动猪肉和生猪价格出现一定上涨。此外,受生猪存栏量下降和近期饲料成本走低的双重影响,预计春节前生猪价格将呈现小幅回升的态势,但是大涨可能性不大。

  四、几点建议

  一是畅通信息渠道,不断加大对养殖户的技术、信息指导。据养殖户反映,他们获得的疫情消息、市场信息多是从饲料销售商、屠宰户、生猪收购商贩获得,信息不全甚至虚假,难以甄别判断。希望政府部门能建立专门的信息搜集发布渠道,将生猪养殖规模、价格和疫情等情况进行公布,让养殖户能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加强防范,避免造成重大损失。

  二是建议开展育肥猪保险,分散和化解养殖风险。建议政府尽快落实育肥猪保险工作,在养殖户遭受重大病害、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而造成育肥猪直接死亡时,能及时得到及时补偿,尽快恢复生产自救,实现对广大养殖户利益的充分保护,以促进全区生猪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是不断完善收储预案,引导生猪行业健康发展。“冻储”等措施确实能在短期内起到抑制猪价下滑、稳定生猪市场的作用。但其副作用也不容忽视,因受存储期的限制,一旦某个时段集中上市,势必对供需市场造成压力。因此应不断完善市场生猪销售体制,及时引导生猪行业按照市场自然规律,自行调节进入正常运行轨道。

                           

 曹士森  翟明霞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