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24 13:19:51 | 浏览次数: | 字体:[ 大 中 小 ] |
近年来,高密市以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为目标,以提升生猪、肉鸡产业,做强牛羊产业,发展孔雀、鸵鸟等特色产业为路径,积极构建高效、健康 、特色畜牧业新体系,取得明显成效。该市连续九年获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奖励,先后被评为“全国首批无规定动物疫病区项目建设示范市”、“省级生猪良种改良项目示范县”、“省级现代畜牧业示范县”。今年前三季度,全市肉蛋奶总产量32.3万吨,产业链总产值78.3亿元,实现出口创汇3400万美元。主要做法:
一、以结构改革为中心,加快转变畜牧业增长方式
一是调结构。围绕“突出优势、做大规模、打造特色”思路,从设施农用地指标和地方载畜量生态平衡的角度出发,推动养殖场布局规模与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初步形成以生猪、肉鸡为主导,以肉奶牛、羊、朗德鹅、肉鸭为辅助,以貂、狐、孔雀等特种养殖为补充的畜牧产业格局。二是提标准。以规模养殖场为对象,按照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五化”要求,全面提升畜禽养殖规模化、标准化水平。目前,该市畜禽规模养殖场区已发展到2300处,先后创建国家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4个、省级13个、潍坊市级16个。三是拓功能。以城西都市农业园区为依托,以孔雀、鸵鸟等特色养殖园区为载体,拓展畜牧业的休闲、体验、文化等功能,着力打造集休闲观光、养殖体验、科普培训等于一体的旅游畜牧业,当前已成功创建李村、柳林和璞真一品3处“省级畜牧旅游示范区”。
二、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促进畜牧业转型升级
围绕生态养殖、兽药饲料、屠宰深加工等产业,坚持“扶优培强”原则,着力培育壮大一批大企业,全市规模以上畜牧企业达到20多家,其中国家级1家、潍坊市级12家;在建、已建成项目10个,总投资额4.63亿元。一是强化龙头带动。着力壮大以凯加和南洋为龙头的肉鸡企业,通过与肯德基合作开发国内外市场,预计今年实现销售收入过9亿元、出口创汇4000万美元、税收2700万元;扶持以泰华食品为龙头的牛肉加工企业,通过与澳大利亚丘吉尔屠宰场合作开辟国外市场,今年营业额预计过10亿元,实现利润过亿元;发展以康地恩、安佑等为主导的兽药饲料企业,全市兽药GMP生产企业5家,规范GSP经营企业20家,获证饲料企业11家,今年产值预计达到13亿元。二是加大招引力度。先后引进35万只蛋鸡标准化养殖示范项目、温氏肉鸡一体化项目、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项目,投资总额达3.5亿元。积极吸引六和种鸭、正大种猪、安佑饲料等20余家企业先后成功落户,促进了集“种苗-育肥-饲料-兽药-屠宰-深加工”于一体的畜牧产业纵向发展。三是引导企业转型。积极引导有实力、有资金的畜牧行业外企业进军畜牧业,成功吸引盛德路桥投资成立盛德牧业有限公司落户,该公司计划新投资8000万元建设肉羊产业链示范项目,投产后年可存栏母羊2万头、出栏3万头,消化秸秆20余万吨,今年公司产值有望突破1亿元。
三、以科技投入为抓手,打造畜牧业产业品牌
一是实施科技兴牧战略。依托全省生猪良种改良项目,利用人工授精技术年可推广优质猪鲜精10万余份;依托基础母牛扩群项目,利用冻精繁育技术年可推广肉奶牛冻精2万余份。当前该市发展种畜禽场12处,畜禽良种覆盖率达90%以上。二是发展清洁环保畜牧。以防治畜牧面源污染为重点,引导养殖场利用沼气发酵、秸秆青贮等科技手段,推进畜禽粪污循环利用,创新走出“以农养牧、以牧促农、种养结合、共同增收”的新路子。目前全市建有沉淀池1215个、沼气池示范工程47个、有机肥场4个,年可处理粪便60万吨以上。三是加大品牌创建力度。通过开设“现代畜牧业专栏”、“畜牧之窗”、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宣传畜禽品种改良、新技术应用、绿色健康养殖等内容,增强畜牧从业者标准化生产意识和品牌意识。目前全市共认证无公害畜牧企业68家、有机产品1个、绿色产品2个。
四、以质量监管为保障,推动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健全责任体系。完善“地方政府负总责,生产单位担首责,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动物防疫责任体系,通过规模饲养场程序化免疫和散养畜禽集中免疫相结合,确保饲养畜禽应免尽免。目前全市拥有规范化检疫申报点27处,960名村级畜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全部到位,初步形成市、镇、村三级动物检疫工作体系。二是强化产品质量监管。积极完善监管“四环节”,即养殖场监管、投入品监管、屠宰监管、病死畜禽处理监管,全力打造安全畜牧业全程监管链条。今年共开展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10余次,配合抽检畜产品500余批次,产品全部合格。三是加快检测设施建设。按照6大项96条评估内容,重点抓好兽医实验室、无疫区建设等工作,今年以来,先后对市级实验室、8处镇(街区)兽医站、6处镇级中心实验室完成设施设备改造升级,并作为胶东半岛无疫区核心区之一顺利通过国家验收。王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