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畜牧业协会预计2016年全国出栏肉鸡82.1亿只
2016- 11- 04 10: 24: 18 来源: 中国畜牧业协会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10月27-28日, 第五届(2016)中国黄羽肉鸡行业发展大会在海南文昌市维嘉国际大酒店举行。大会以“提质增效、价值突破、绿色产业、合力共赢”为主题,吸引来自国内的黄羽肉鸡(地方鸡、有色羽鸡)利益相关方的领导、学者、专家、和企业代表500多人与会。
  根据中国畜牧业协会禽业分会测算,2015年,鸡蛋产量2157万吨,禽肉产量2201.34万吨。2016年前3季度,肉鸡累计出栏60.9亿只,同比增长2.41% 。
  预计2016年,全国肉鸡出栏总量82.1亿只,肉鸡产量1244万吨,同比增长4.68%,其中,白羽肉鸡产量持平或微增,黄羽肉鸡增长4~6%左右。
  2016年前3季度,肉鸡累计出栏60.9亿只,同比增长2.41%,黄羽肉鸡出栏31.5亿只。预计今年全年肉鸡出栏总量82.1亿只,其中黄羽肉鸡39.2亿只,肉产量1244万吨。其中白羽肉鸡产量持平或微增,黄羽肉鸡增长4~6%左右。
  据协会统计去年的数据,2015年白羽肉鸡产量占鸡肉产量高达56.78%,黄羽肉鸡为27.27%。效益方面,家禽行业各板块有所不同。白羽肉鸡有进一步向好势头,黄羽肉鸡产业能够获得效益,但盈利水平低于去年,种鸡充裕。
  前3季度,黄羽肉鸡祖代种鸡规模处于今年低位,尤其是块大型肉鸡缩减22.22%,但供种能力依旧充足,但祖代种鸡大幅增加的动力不足,全年产量或低于去年。父母代种鸡规模持续增加,其中慢速型增速明显,产能趋于过剩,慢速型不宜继续增加;快速型则较大减幅,有一定的增长空间。商品代雏鸡销量同比增加5%左右,其中快速型减少、中慢速型增加,慢速型尤为明显。
  市场方面,由于慢速型黄鸡的供应量前期不断增加,且增加势头目前还在延续,市场前景不容乐观。而快速型黄鸡,则由于前期父母代减幅较大,在今后的市场中有一定的价格优势。种鸡规模需要调控,抱团发展。
  如今,中国宏观经济步入新常态,畜禽消费增速放缓,再加上行业对屠宰加工、电商等深层次产品价值的开发有待进一步深入,行业突破瓶颈期实现产业升级,依然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加上生鲜鸡政策的推广,生鲜鸡质量规范和产品标准也需要有一个行业规范。可喜的是,目前已经有不少企业创新思路,开辟了较好的新模式。
  基于此,中国畜牧业协会副秘书长、禽业分会秘书长宫桂芬对于行业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1. 建立更严格和完善的育种体系,目前的育种体系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对于疫病的控制能力也需要加强,育种的设施、设备、技术手段都需要进一步提升。2. 企业要严把药残质量关,对委托农户代养的肉鸡加强监控,并进行科学的药残检测,确保流入市场的产品安全。
  3. 管理部门、协会及业界同行共同监督市场对于那些为一己私利而破坏市场的行为予以曝光谴责。
  4. 加强自律,规范生产。企业要想赢得市场、扩大自身影响力和产品份额,确保产品质量为根本。
  5.根据需要,由协会牵头,制定相关团体标准,如饲养标准、培育标准、产品标准等。
  6.企业之间加强沟通,抱团取暖,互惠互利。
  7. 希望我国黄鸡养殖企业、特别是种鸡生产企业,积极参与国家信息监测项目,并提供真实准确的数据。中国畜牧业协会及其他地域性、地方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各自的组织协调功能,构建行业产能调整机制。
  8. 建议企业在获得盈利的同时,居安思危,积极开拓,不断探索和开发深层次的黄羽肉鸡产品(小包装的熟食),开创鸡肉品牌,促进进行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