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水:以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助推畜牧业绿色发展
2019- 01- 09 13: 10: 34 来源: 局办公室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明确思路  强化措施  建章立制

泗水:以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助推畜牧业绿色发展

       

       泗水县位于济宁、临沂、泰安三市交界处,是济宁市唯一的沂蒙革命老区县,历来就有畜禽养殖的传统。全县畜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6.5%,年出栏生猪70万头,屠宰肉牛6万头、肉兔80万只、肉鸡2500万只、肉鸭1500万只,是全省第五大肉鸡肉鸭生产基地,连续12年被列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近年来,由于泗水养殖场普遍档次不高,造成畜禽粪污大多经过简单处理后排放,有的甚至直接排放,既没有实现资源化利用,还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为了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实现畜牧业绿色发展,泗水县牢牢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动摇,紧紧围绕“提、治、转”思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大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加快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提资增效,不断加快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成功创建全国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2017年6月,泗水县被原农业部、财政部命名为全国首批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重点县,承担了中央资金3650万元、总投资9260万元的项目建设任务。一年多来,泗水县严格按照项目实施方案,全面启动了350个实施主体的项目建设,现已全部完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明确“一大思路”,推动绿色发展。坚持保供给与保环境并重,以绿色生态为导向,坚持政府支持、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方针,坚持“种养结合、生态还田”的原则,坚持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的治理路径,以泗水独特的山区资源优势为基础,以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重点县项目实施为主抓手,全面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采取项目引导、加大监管、强化环保执法等措施,确保实现整县制推进的目的,完成全县所有规模养殖场粪污治理设施配套率达100%,符合“12321”的标准要求,能全量收集处理本场产生的畜禽粪污,畜禽粪便和污水处理利用率分别达到90%和70%以上。


       抓住“两个关键”,助推项目实施。一是强化项目监管。实行合同制管理,县畜牧兽医局、县财政局与项目实施主体单位负责人签订协议书,明确工作职责,层层压实责任。建立协调联动机制和汇报检查制度,各项目单位加强沟通协作,定期进行检查,及时督导进度,确保按时保质完成项目建设。同时,定期走访项目实施主体单位,及时了解困难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咨询、指导和培训,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确保项目有序开展。二是从严管理资金。制定严格的资金管理使用保障制度,实行专帐管理,科学制定支出计划,做到项目资金专款专用、及时拨付。加大资金管控力度,定期督查、随机抽查资金使用情况,严格监督资金流向,严防“跑冒滴漏”,确保资金不被挤占、挪用、截留。


       建立“三项制度”,完善组织保障。一是坚持属地管理责任制度。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成立泗水县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会商项目实施工作进展,协调解决有关重大问题。各镇(街道)成立相应领导小组,明确主管领导和具体负责人员,负责本镇(街道)项目实施,为推进项目实施提供组织保障。二是落实公开招投标制度。县政府常务会研究重大项目实施,中央投资超过30万元以上的项目采取公开招标制度,不足30万元的工程采取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的形式进行建设。三是引入第三方评估制度。项目建设完成后,由第三方进行验收。县项目领导小组验收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的设施设备配套率、粪污处理利用率。通过两次验收后,才兑现中央资金和移交按照政府采购设备,确保达到项目建设规模,发挥项目作用。


       实施“四项机制”,解决利用难题。一是建立奖励机制。在生猪调出大县项目实施方案中,明确对猪场新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设施进行补助,扶持建设粪便储存设施和雨污分流系统,加大粪污资源化利用激励比例。二是建立扶持机制。制定出台《现代畜牧业发展规划》和《畜禽粪污处理利用规划》,构建起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处理机制。同时,每年列支500万元用于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列支100万元用于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统筹项目资金,鼓励建设粪污处理设施,建设标准化养殖场;根据“三区”养殖规划,关停或搬迁禁养区内养殖场,升级改造可养区、限养区养殖场。三是建立执法监管机制。对畜禽规模养殖相关规划依法依规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对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畜禽规模养殖场,环保部门予以处罚。大力推行规范化、标准化养殖,严厉查处畜禽违法养殖和污染环境行为,坚决防止“污染—整治—回潮—再整治”的恶性循环。四是建立督导考核机制。制定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专项考核办法,从严开展绩效评价,通过电话直接抽查场户、不定期随时抽查等方式实行动态管理。对表现突出的专家组成员、技术指导单位和技术指导员给予表彰奖励,对发挥不到位、成效不明显的实行末位淘汰,并及时增补。对绩效显著的示范场户,重点给予扶持和奖励,对示范作用差、群众不满意的取消其资格。

       通过项目的实施,泗水县初步构建起了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新格局,推动畜牧业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新路子。一是畜禽粪污利用水平大幅提升。规模养殖场普遍采用粪污肥料化利用模式,形成了“粪污收集处理中心+有机肥加工点+规模养殖场”有机肥生产网络,构建起了“养殖场双向小循环”“乡镇多向中循环”“县域立体大循环”的粪污资源化利用框架,实现了全县养殖场畜禽粪污减量化生产、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的目标,提前两年完成全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目标。二是畜禽粪污处理设施基本配套。一年多来,整合各类资金1.2亿元,新建储粪棚2.6万平方、污水沉淀池2.2万立方、沼液池73个,建设有机肥生产车间7600平方米,硬化路面1万多平方米,安装养殖场除臭喷淋设备230家,采购有机肥生产线、运输车辆等139台套,安装太阳能沼气池139组,配套刮粪机、固液分离机、翻抛机42台,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建率达100%。三是畜禽养殖污染隐患大为减少。达到了畜禽养殖粪污处理设施配建改造“还清旧账、不欠新账”的要求,在对现有养殖场提高标准的同时,对新建的养殖场也要求必须配套相应的粪污处理设施。今年以来,涉及养殖污染的信访案件大大减少,粪污乱排、乱放现象得到有效控制。四是畜牧业绿色发展的共识初步形成。今年以来,已有来自菏泽、临沂、泰安、德州、日照等地市的16个县市区和济宁市的10多个县市区,纷纷前来泗水参观交流,不仅推广了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还进一步擦亮了“全国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的泗水品牌。7月份,泗水县代表山东省迎接农业部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考核,取得全国第二名的好成绩,考核组领导对我县搭建的粪污资源化利用“三循环”模式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具有“实际、实用、实效”的特点,并要求在全省推广。10月份,泗水县又顺利通过了省里组织的项目中期评估。近日,泗水县建成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重点县入选了2018年“泗水十大新闻”,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

      (泗水县委、县政府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