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03- 29 16: 04: 53 | 来源: 济南 | 浏览次数: | 字体:[ 大 中 小 ] |
3月26-27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国内著名专家朱满兴研究员、吴信生教授、邢秀梅研究员、赵辉玲研究员、樊新忠教授等组成专家组,到济南市莱芜区对“莱芜黑兔”遗传资源进行现场鉴定,全国畜牧总站畜禽资源处处长刘长春参加现场鉴定。专家组实地考察了“莱芜黑兔”遗传资源保种场,现场抽样测定了体重、体尺和窝产活仔数等指标,听取了遗传资源基本情况汇报,经质询和讨论,一致认为,“莱芜黑兔”符合《畜禽新品种配套系审定和畜禽遗传资源鉴定办法》的相关条件和要求,同意通过现场鉴定,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
“莱芜黑兔”原产地为山东省济南市、泰安市和淄博市,中心产区位于济南市莱芜区,主要分布于济南市莱芜区、钢城区等地。莱芜黑兔体型中等,头圆额宽,眼球黑色,耳朵中等稍厚、长直,前躯宽阔,腰部肌肉发达,后躯较丰满,四肢强健。被毛以全身黑色为主,青灰色、土黄色等杂色约占群体5%。据资料考证,“莱芜黑兔”饲养历史悠久,是在当地特定的生态环境下,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文影响形成的地方兔遗传资源,血统来源清楚,外貌特征相对一致,主要性状遗传稳定。目前原产地建有保种场1个,保种群现有种公兔86只、种母兔422只,中心产区存栏量超过30万只。
“莱芜黑兔”遗传资源顺利通过现场鉴定,标志着济南市莱芜区继莱芜黑猪、莱芜黑山羊之后,又新增一特色鲜明、市场前景广阔、性状优良的地方畜禽遗产资源,将为全市全省现代畜牧业发展和新旧动能转换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
(济南市畜牧兽医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