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70000004502198Q/2020-0098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山东省畜牧兽医局 组配分类: 政策解读
发布时间: 2020-06-10 有效性:

解读《山东省生猪定点屠宰企业设置规划(2020—2022年)》
2020- 06- 10 13: 36: 22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一、政策背景和决策依据

设置生猪定点屠宰规划是《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第五条规定的。2010年5月28日,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山东省生猪定点屠宰厂(场)设置规划》(2010-2012年)(鲁政办发〔2010〕30号),对促进我省生猪屠宰行业健康发展,保障企业出厂肉品质量安全,确保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二、出台目的

近年来,省政府和农业农村部对屠宰企业资格清理和管理工作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设置生猪定点屠宰规划做出明确要求。一是安全要求。省政府多次发文要求,加快出台生猪定点设置规划,调整优化布局;城乡规划、环保治理达标、行业转型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四个最严”要求及安全生产等形势的变化,对生猪屠宰行业也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二是系统管理要求。农业农村部发文明确要求,从严审批定点企业。小型生猪屠宰场点,以县为单位计算,只减不增。同时所有屠宰企业纳入全国屠宰管理系统,不纳入系统全国屠宰系统的屠宰企业不能在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三是供给侧发展要求。我省大多数小型定点屠宰厂(场)为上世纪90年代建设,起点低、规模小、机械化、规模化程度不高,屠宰行业存在设施简陋,机械化程度低,同时,我省通过农业农村部21号公告认定的122个小型生猪屠宰点设施设备条件、技术水平、人员配备以及非洲猪瘟实验室建设和自检能力,已经不适应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存在肉品质量安全隐患,临近我省的河南、河北、江苏屠宰企业数量原来和我省不差上下,通过这次非洲猪瘟带来的资格清理,分别为209家、162家、121家。我省通过设置规划压减小型屠宰点,调整屠宰企业设置已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

三、主要内容

规划期限为2020-2022年,主要内容如下。

(一)规划的依据。出台这次规划的主要依据有:一是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第五条和《山东省畜禽屠宰管理办法》第八条的规定。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29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中限制类24明确规定年屠宰生猪 15 万头及以下、肉牛 1 万头及以下、肉羊 15 万只及以下、活禽 1000 万只及以下的屠宰建设项目属于限制类建设项目。三是山东省政府相继出台的《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鲁政办发〔2019〕28号)、《关于推动畜牧业规模养殖创新经营方式的若干意见》(鲁政办发〔2020〕22号)明确提出:尽快出台生猪定点屠宰企业设置规划,深入开展小型屠宰场资格清理整顿,加快推进标准化建设。四是农业农村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猪屠宰监管的通知》(农牧发〔2019〕34号)和《2020年畜牧兽医工作要点》指出,强化生猪屠宰企业监管,优先支持新建大型屠宰厂。小型生猪屠宰场点,以县为单位计算,只减不增。

(二)规划的原则。全省实行生猪“定点屠宰、集中检疫”制度。设置生猪定点屠宰厂(场)要遵循合理布局、适当集中、有利流通、方便群众的要求,以保证猪肉产品质量安全为前提,加快实现标准化生产、智能化管理、冷链化保鲜、品牌化经营、实现可追溯。全省生猪定点屠宰厂(场)设置原则有四条:一是科学规划,优化布局。二是严格标准,保障猪肉产品卫生和质量安全。三是确保质量,保护环境。四是规范秩序,公平竞争。

(三)规划设置的标准和数量。目前来看,由于原来的设置规划屠宰场(点)数量多、规模小、标准低,难以产生规模效益,这些屠宰企业的肉品质量安全和生产安全主体责任也难以落实到位,已经不适应食品安全的要求。因此,这次规划明确了各县市区设置生猪屠宰厂的标准和数量。设置标准有四条:一是百万人口以上县(市区),可设置2-3个能够保障市场供应的规模化、标准化、冷链化、安全化、智能化生猪定点屠宰企业;二是一般县(市、区),可设置1-2个能够保障市场供应的规模化、标准化、冷链化、安全化、智能化生猪定点屠宰企业;三是农村乡镇或居民集中居住地,原则上不再设立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四是对于生猪集中养殖地区和屠宰加工产业集群,根据实际需要,申请新建设计能力达百万头以上的一体化生猪定点屠宰企业设置数量可以从宽掌握。同时,申请新设立的生猪定点屠宰厂再更新产能规划数量内按照“增一减一”的原则办理,在超出更新产能规划数量内后,按照“增一减二”原则办理。全省不再新设代宰企业,大力压缩并逐步淘汰代宰经营方式。

(四)规划的组织实施和保障措施。规划中明确提出了要继续开展生猪屠宰企业资格清理整顿,严格规划约束,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各地在组织实施规划时要强化组织领导,加强与市场监督、公安等部门的配合,加大生猪屠宰执法和市场监管力度,规范定点猪屠宰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引导定点屠宰厂(场)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