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 势不可挡
2021-02-22 14:11:09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到:


一、后疫情时代大重构

《后疫情时代,大重构》的作者是欧洲WorldEconomicForum(世界经济论坛)的创始人,这本书很有系统的介绍了疫情后全世界的大趋势。书中有一些发人深省的论点:

“疫情直到现在还没有结束,有学者认为我们的时代分为BC(BeforeCoronavirus新冠纪元前)和AC(AfterCoronavirus新冠纪元后)两个时代,疫情对全世界人类造成的冲击不可小觑。

疫情加速了危机前已发生的系统性变化。全球化局部衰退在加速,中美冲突在加速,国外对隐私的担忧在增加,欧美国家的贫富差距越来越明显,福利政策压力很大,民生问题越来越凸显,科技影响与日俱增,企业加强线上业务。

疫情也带动新改变。譬如,不只美国政府,全球很多中央银行都在用“直升机撒钱式”救经济,这是此前很多经济学家根本想象不到的”。

1.后疫情时代,当今世界三大特征

特征一:相互依存

《后疫情时代,大重构》这本书中写到,“在疫情中,即便国家与国家之间有对立,贫富之间有对立,但更多人觉醒到我们是彼此需要的。”

讲这句话的是新加坡学者马凯硕,他代表新加坡做过联合国大使。他指出,疫情使得全世界190多个国家认识到同舟共济,因为疫情不分国籍。

特征二:瞬息万变

如今,在仅有极少数信息的情况下,要快速做出决定的压力越来越大。以疫情为例,疫情的发展呈指数级,很多政府领导在短时间内几乎不知所措,因为他得到的信息没有办法处理。

以前,很多决定可以是线性的,而如今,资料收集后就要做决定。未来,不止是因为疫情,大家都会遇到这种“瞬息万变”。大量的变化来得速度极快,而你能做出决定的时间很短。

特征三:错综复杂

牛顿时代的古典理论是:牛顿物理学让位量子世界,前者以线性,可预测,某种程度确定性为特征,后者具高度互联性,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根据观察者所处位置而改变。

如今,我们就处于这样一个多变的量子世界中。

2.后疫情时代,五个宏观领域重构

① 经济复苏

疫情发生后,对美国经济冲击最大的是服务业(餐饮、酒店、旅游)。美国经济70%是靠服务业,美国的就业人口80%是服务业。

以此来分析,疫情对美国服务业的冲击,对整个经济的影响非常之大。而且,对很多行业来说,冲击不是一时的,而是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因为疫情发生后,很多企业开始远程办公,而后尽可能自动化。包括很多白领阶层工作在内,可以用自动化的就不再用人工。

疫情造成的宏观影响,是自动化后劳动力市场产生长期结构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体力劳动者被智能机器取代。

大家对未来经济发展的思路和方向在调整。

在中国,不论是内循环、双循环,绿色能源,科技创新都指出后疫情时代经济发展的方向。

② 社会的重构

知名的亨利·季辛格说,“新冠疫情结束时,许多国家政府机关,在公众眼中会变成失败者。”在大家的设想中,美国、英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卫生体制好,研发能力强,但为什么没处理好疫情?

社会差距也会加大。譬如,可以线上上课、线上办公的是中上阶级,穷苦人家可能买不起个人电脑,小孩上课都没有机会。疫情造成社会阶层分割会更厉害。

③ 地缘政治的重构

全球化的观念是产品、商品、服务、人力资源、金钱可以自如流动。全球化使得上亿人口从贫穷走向富裕。

近年逆全球兴起,因为在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如美国丧失不少制造业就业机会。疫情使这一情况加剧。可以看到美国和欧洲,民粹主义、保护主义的抬头。

全球化会放缓,但区域化会发展。最近可以看到,中国与欧洲,与东南亚的区域合作。

④ 环境重建

气候变化、生态环境这两个问题与疫情同等重要。疫情对人类的冲击是很明显的。人类应该觉醒,今天碳排放多一点或少一点,好像不会影响今天的天气,但是很多事情如果不做好、生态不搞好,长远的影响很大。

新冠疫情、气候变化、生态环境,这三件事情在未来的大世界格局中,对大家一定会有影响。

⑤ 技术重构

疫情使得数字化转型要加快,《后疫情时代,大重构》提到:

其一,消费者。也就是你、我,都在线上,都在电子化。线上上班、线上上学、玩游戏、叫外卖、线上支付。

其二,监管单位。在疫情之前,很多监管单位可能很保守,不愿意批准的事情,现在正加快速度批准。例如,监管单位以前不允许无人飞机送货,现在有很多办法在拟定之中。

其三,企业。这与大家的关系更大。疫情加速了数字化转型。

二、数字化颠覆各行各业

2018年《世界经济论坛》“大预言”中,预测了未来十年的变化。现在是2021年,再来看这些预言,包括疫情等使得物联、智能的时代来临时,很多预言正在发生。

他们认为在2026年时,美国无人驾驶会占所有驾驶车辆的10%,现在,我们认为无人驾驶还在缓慢发展中,2020年会达到10%。

2026年,他们认为会有第一个人工智能的董事加入董事局、董事会,现在,董事是人来做的,将来人工智能来做审计应该很好。

2025年,全世界共享的里程会超过自己开车的里程。

在2024年,每个人家中的wifi流量有50%将来自于家电。在疫情加快的时期,各式各样的小家电开始联网,可以看到,家电的流量能超过50%。

当初的很多预言,无论是穿衣服联网,还是交通、审计,很多都已经在发生。

假如,在这样的环境中你的企业要做数字化,你会做什么?

第一,用数字化优化产品。

现在烤箱中装上摄像头,人在家里烤东西时,可以看到从白色变成金黄色,烤得很漂亮。

烤箱的功能已经不再只是烤东西,而是把烤的过程跟朋友分享。这个例子说明,越来越多的产品和服务透过数字化增加了不一样的体验,这是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

第二,数字化改变渠道的关系。

如今,我们无论是在超市,还是通过网红买东西、卖东西,都在线上,这就是渠道的改变。

第三,数字化改变商业模式、管理模式。

数字化重塑各行各业,医疗,健康,教育,新能源,制造,智慧城市......在中国,在全世界更是快速发展。

有国内学者认为,中国的数字化在To C方面、消费者方面发展得很好,甚至超越,引领世界。但中国实体的、传统的企业,透过物联,智能化创造新价值,升级产业,仍有巨大的空间。

事实证明,数字化转型做得好、跑得快,和数字化转型跑不动或没有跑的,宏观差距越来越大。那么,成败的因素是什么?真正落地要做什么?

三、企业转型升级 

IBM公司历史上有二次知名的转型。一次是从濒临死亡的边界,转型成功。另一次是在顺境中,创造危机,再突破。

1.大企业病

80年代,IBM曾是全美国市值最高的公司。但未能及时面对市场及科技变化,1992年,一年赔了80亿美金,股票从当年最高的四十元跌成十几元。

1984年,FORTUNE封面称IBM公司是被尊敬的公司,而1992年把IBM形容成恐龙,即将灭亡。

当时IBM面对的外部环境,就有点像这次疫情的大环境变化。IBM是将主机、大机做得很好,80年代末分布式运算影响市场,客户开始考虑个人电脑、小型机。但成功的IBM未能及时应对。温水煮青蛙,内部结构官僚,导致九十年代初的失败。

2.90年代转型

1993年,Gerstner先生接任董事长,推动转型,他离开的那一年IBM获利70亿美金,股票从当年的10元涨到120元,不仅是财务,是一次很全面成功的转型。

当年,IBM公司众多有经验的管理领导,对外面变化不是没有洞察,而是太过安逸。因此,直言不讳是成为评估领导能力的条件之一。

Gerstner先生说,“不论背景,学历,能力,转型升级是要对未来的发展有兴趣、敢试错,有热情的领导。因此,对未来事业的热忱也成了评估新领导力条件之一。

当时,客户和投资市场都对IBM没有信心,他做了哪些事情?

第一招:“止血”财务透明化

当时,IBM在全球130个国家都有各自的财务、会计。Gerstner的第一个止血动作,就是将130个国家的会计、财务集中,透明管理。全球一套体系实时掌握,130个国家所有业务、财务状况。以利资产最优的处理及运用。

第二招:学会做减法

人们习惯报喜不报忧。

Gerstner教导团队勇于面对问题,包括做减法。

IBM推出个人电脑之初,就採用微软的操作系统。后来,IBM不断投资,要做出比微软更好的OS2。Gerstner教育大家智理分析,发现时机已失,市场已被抢占,OS/2再好也不叫座。承认失败,关掉OS2,学会减法。

第三招:从客户端定战略

当年IBM公司600-700亿,有30多万员工,董事会决定分拆成七个小IBM公司,分别做打印机、软件、服务器等。

Gerstner针对客户的需求,决定不分拆IBM,而是提供客户整合的产品及服务。但同时,认真解决自身的效率问题。

数字化时代也一样,成就客户是关键,千万不要为了数字化而数字化,不要为了讨好资本方而忘了初心。

第四招:明确战略

快速成长的企业在变革时,要思考未来客户的需求是什么,要想清楚,要做调整。

在疫情期间,可能有的企业想先活着就好。但是,战略就像活页纸,随时抽出来改写再摆进去。因此,我们要像活页纸一般地调整战略,成功时再慢慢想未来的愿景。

第五招:令人兴奋的愿景

1996年,IBM看到未来互联网可改变产业,提出eBusiness。

3.创造危机

彭明盛继承Gerstner时,IBM又是很成功企业。他的挑战是如何带领一个成功的IBM再突破!

他创造危机提醒IBM员工,不要又变回温水煮青蛙。

当时,印度的信息技术企业发展很快,是潜在的竞争者,彭明盛先生決定就去他们的领域,印度,直接作战。他做了几个大动作让大家知道IBM的决心。

比如,在两个月之内建造容纳四千人的大帐篷,将印度全部四千名员工召集在一起,开大会,宣誓要在印度作大,作强!他创造危机,唤醒团队,面对推未来的竞争。

回到数字化的今天,更要敏捷快速,温水煮青蛙,注定会被淘汰。

彭明盛任内,刚好赶上IBM100岁。他带领大家反思了百年企业成功的特征。

第一,开拓信息科技,解决商业和社会重大挑战。

第二,不断追求公司现代化和全球化。

第三,让世界更美好。

4.与时俱进的领导力

与时俱进的领导力,强调横向思维,不再光懂自己的产品。IBM推出智慧城市、智慧地球,都是基于系统思维,为整个产业描绘,未来发展趋势,值得整个产业兴奋的愿景。

四、企业数字化、智能化 

1.如何转型为认知型企业

《认知型企业》一书中谈到了如何做数字化,它收集了很多成败案例后做了整理,大家可以作为参考。

清理核心平台重点要素的意图;

重新设计工作流程,充分运用认知能力;

积极管理专有数据;

积极重塑员工队伍;

端到端地保护数据、流程和平台;

跨越组织边界,整合敏捷能力;

持续反复研究和调整技术架构选择方案。

① 平台的考虑

数字化转型时,无论是小企业、大企业,都要有数字化思维,可以自己建立平台,也可以直接参加平台,但是不能不思考,这是很重要的能力。

② 智能工作流

在工业时代,全球化以后的管理都是细分工。但在当下的时代,用精细分工、流程管控,往往没有办法快速反应,因此,智能的工作流是关键。

③ 数字化的关键在于数据

我们要考虑到非结构性数据,数据如何应用等问题。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要清楚核心有竞争力的数据是哪些,而不要为了数据而数据,搞一大堆投资。

包括To C也是一样,如果利用数据偷偷做其它事情,致使企业的可信赖度大幅度下降时,所有事业都会被毁掉。

2.组织管理重构

海尔主席张瑞敏强调的人单合一,在企业内部创业,自驱组织,从流程管控转变为赋能自驱组织。是个值得参考的组织重构的实例。

3.新领导力及人才培养

有预测,2050年,有八千多万的工作被自动化及人工智能取代,同时,九千多万新的工作创造出来。新型技术能力是关键。

很多世界一流的企业家都公开表示,企业需要的人才不只要懂技术,同时需要可塑性强、学习力强。因此,人才培训问题可提升为战略问题来思考。

4.文化重塑

让员工知道什么样的行为是正确的。

新奥集团王玉锁主席,强调企业文化,执守良知,崇尚自驱,成在数据,乐于分享。

五、总结 

第七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曾谈到,“商业不可能在一个失败的社会中取得成功。”

快速变化的数智时代,今天以及未来的领导者,更要思考好如何扮演企业的社会角色。

曾经,IBM调研全球上千位企业一号位,问他们心目中的未来企业。

他们的答案是,不怕改变,渴望变革!有全球化的洞察及能力!创新大幅度超乎客户的想象!更应该是真诚的,真心回馈客户和社会,而不光表面的慷慨。

(转载至笔记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