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储开启 猪价终于见底了?
2021- 06- 29 10: 00: 16 来源: 新华财经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6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通过官方微信号发布了一则消息称,猪粮比价进入过度下跌一级预警区间,中央和地方将启动猪肉储备收储工作。这一消息无疑给生猪市场进一步带来提振。消息公布后,生猪主力合约期价一度小幅走高。虽然在业内人士看来,猪肉储备收储能否立即启动、收储规模等仍值得考量,但确实能起到提振短期市场信心的作用,有助于价格阶段企稳。

官宣猪粮比价进入过度下跌一级预警区间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监测,6月21日-25日,全国平均猪粮比价为4.90∶1。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 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下称《工作预案》)规定,已进入过度下跌一级预警区间(低于5∶1)。

“这是自非洲猪瘟以来,官方所发布的猪粮比价首次跌破5,其最高点在2019年10月30日,猪粮比价突破20,今年以来该比价呈现较为顺畅的下降趋势,这也反映出当前我国生猪恢复的良好形势。”中信建投期货魏鑫、桂源认为。

根据《工作预案》,当猪粮比价低于5:1时,或能繁母猪存栏量单月同比降幅达到10%,或能繁母猪存栏量连续3个月累计降幅超过10%时,发布过度下跌一级预警,启动临时收储。

收储是否立即启动、收储规模等仍有待考量

但从目前的市场状况来看,除了猪粮比价低于5:1这个指标以外,其他两项指标并未触及。农业农村部此前发布,从5月份的生产监测情况看,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连续20个月环比增长,同比增长19.3%。

“猪肉收储启动(的条件)现在就是一个猪粮比价,而且最近几日猪价连续上涨,可能下周猪粮比价就回到5:1以上了,加上地方发改委的预案还没有调整,收储是否会立即启动还不好说。”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告诉新华财经。

正如朱增勇所言,随着上周国内生猪期价自16675元/吨的低点显著反弹,国内现货猪价也连续走高。金猪数据的监测显示,自6月22日,全国平均猪价见到13.18元/公斤的低点之后,迄今已是连续6日走高。截至6月28日,全国平均猪价报16.87元/公斤,当日猪粮比价报6.12:1。

魏鑫、桂源也在报告中提到,当前的猪粮比预警系统略有滞后,在长期的下行之后突破一级预警,但周末三天时间已经将比价拉回5以上。因此,政策执行上如何面对如此多变的猪价,值得考量。

其实,猪价连续20周下跌、累计跌幅约60%、养殖行业跌入全线亏损等等行业环境之下,国家相关部门、行业协会等正在密集出手稳猪价、稳市场。除了《工作预案》的发布,6月20日,中国畜牧业协会发布致生猪养殖企业倡议书,希望大家多关注农业农村部官网发布的生猪生产和市场数据,按照正常生产计划有序出栏,在价格下行阶段不要恐慌,更不要听信谣言,以赌博心态安排生产。农业农村部也表示,将引导区域科学规划生猪养殖布局,加强生猪产销规划衔接。鼓励探索销区补偿产区的长效机制,支持主产省份发展生猪生产,并推进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

“按照官方文件安排,中央和地方将启动猪肉储备收储工作,但是收储规模仍值得考量。”魏鑫、桂源也指出,结合《工作预案》的相关表述,中央临时储备规模由有关部门会商确定,省市收储按照“有效托市”的目标要求确定规模。而这个“有效”或率先体现在预期管理上,即避免在悲观氛围下的恐慌性出栏,加剧价格的向下波动,进而造成产业内无序的产能去化。

朱增勇也对新华财经表示,这两年养殖主体被市场的高收益变得非理性,适度的猪价低迷是有利于防止后期的市场再次过度下跌风险的,“尤其是过快扩张、误判市场的企业,及时调整生产安排和管理重点还是非常必要的。”

猪价反弹预期升温 反弹高度仍受抑制

不过,在这一消息公布之后,业内人士对猪价有望见底反弹的信心也有所增强。“猪价已经探底成功了,因为后面季节性回升是主要趋势。”朱增勇说,同时,从需求角度看,一些地方在猪肉价格达到每斤10元左右的时候,对消费是有明显拉升作用的。

据媒体报道,随着猪肉价格的持续下降,最近四川资阳的不少市民反季节灌起了香肠。

魏鑫等也表示,短期市场收储预期增强,给整个市场打了一针强心剂,或有助于改善过去两个月业内的悲观情绪,但从实际操作层面来看,政府收储的力度不一定达到预期,并且收储规模对于市场猪肉体量的影响或相对较小;另一方面,从周末部分地区报价混乱的情况来看,需要警惕部分市场主体的投机炒作行为。

“下半年猪价整体应该会维持在成本线以上,但是反弹高度不能太乐观,现在不少压制因素存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农业农村部生猪生产监测预警专家王祖力告诉新华财经,库存的进口冻肉量级不小,估计三季度会集中出货。因此,他认为,猪价这轮周期的低点还很难说已经见到了,但生猪9月合约的低点可能“差不多”了。

“肥猪在价格反弹后持续出栏,那么未来季节性的调整幅度可期;相反,如果看到价格反弹势头而继续赌涨压栏以及二次育肥,那么后市季节性需求的拉动也将受到限制。”魏鑫、桂源也表示。

(来源: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