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疽防控明白纸
2021- 08- 26 16: 18: 14 来源: 省动物疫控中心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1、什么是炭疽?

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人兽共患急性传染病,动物炭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的二类动物传染病,炭疽的临床特征是血液凝固不良,天然孔出血,死后尸僵不全,脾脏显著肿大,皮下及浆膜下结缔组织出血浸润等。

在人间,炭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人炭疽病有三种,分别为皮肤炭疽、肺炭疽和肠炭疽,其中皮肤炭疽最常见,肺炭疽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

2、流行特点是什么?

各种家畜、野生动物及人对本病都有不同程度的易感性。主要发生于畜间,以牛、羊、马等草食动物最易感,其次是杂食动物,家禽一般不感染。本病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其次是通过皮肤感染,第三经过呼吸道感染。炭疽发病和死亡动物以及污染的土壤、草地、水、饲料都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本病呈地方性流行,有一定的季节性,多发生在吸血昆虫多、雨水多、洪水泛滥的夏秋季。

3、炭疽是如何传播的?

炭疽病畜及死后的畜体、血液、脏器组织及其分泌物、排泄物等均含有大量炭疽杆菌,如尸体掩埋不严或太浅,甚至随意剥皮、解剖和随地乱扔,被猫、狗、鸟及野兽等扒食,可将皮、肉、内脏拖到很远的地方散播病原。另外从病畜口、鼻、肛门、阴道流出的血液,病畜炭疽痈破溃液等污染厩舍、饲养管理用具、饲草、饲料,一经健康家畜接触即可能感染。

4、炭疽的临诊症状是什么?

本病的潜伏期短则几小时,长达20天。其特征是血液凝固不良,天然孔出血,死后尸僵不全,脾脏显著肿大,皮下及浆膜下结缔组织出血浸润等。最急性型常见于绵羊或山羊,外表健康的动物突然倒地死亡。急性型和亚急性型大多为牛、马、骡、驴等,出现突然死亡,口鼻、肛门等天然孔流出带气泡的黑红色血液且凝固不良,尸僵不全等典型症状。慢性病例主要发生于猪,多不表现临诊症状,个别出现皮肤坏死、溃疡。

5、发现炭疽疑似病畜如何应对?

一是发现牛、羊、猪等牲畜突然死亡或者天然孔出血、腹部膨胀、体温升高等现象,要将病死或发病动物隔离,并限制其移动,发现炭疽临床可疑病例时严禁解剖。

二是做到不宰杀、不食用、不出售、不转运病死动物及其产品,并及时上报当地农业农村部门,由专业部门按规定处理。

三是对污染场地进行彻底消毒,与病畜共同放牧的其他畜群及周边畜群暂停放养,圈养隔离观察至少20天。

四是疫区和威胁区内的家畜进行炭疽疫苗的紧急免疫接种。

6、如何做好防护?

养殖场: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车辆和易感动物进入养殖场,养殖场地、圈舍及进出的人员、车辆、物品要严格落实消毒措施。不从炭疽疫区调运易感动物;从非疫区调入动物要有齐全的检疫手续,落地后要隔离观察,无异常情况再混群饲养。

屠宰场:必须符合《动物防疫条件审核管理办法》中规定的动物防疫条件,建立严格的卫生(消毒)管理制度。不得抛弃、收购、贩运、屠宰、加工病死畜禽,对病死畜禽必须依法依规进行无害化处理。屠宰动物的人员应佩戴手套、口罩等防护装备。

参与采样和疫情处理的有关人员:应穿防护服、戴口罩和手套,做好自身防护。

如能早期发现感染炭疽,可及时用抗菌药物或抗炭疽血清治疗,可以治愈,否则可能危及生命。

7、炭疽疑似病畜及所在场地如何进行无害化处理?

尸体、衣物可用5%的福尔马林浸泡,也可用油或木柴进行燃烧彻底。无条件进行焚烧处理时,也可按规定进行深埋处理。圈舍、用具可用20%的漂白粉喷洒,死畜污染的场地可用火碱或生石灰类覆盖,密闭场所可采用熏蒸消毒。

(省动物疫控中心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