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70000004502198Q/2022-00034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山东省畜牧兽医局 组配分类: 政策解读
发布时间: 2022-01-05 有效性:

部门解读|《山东省畜禽种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等规划解读
2022- 01- 05 16: 03: 58 来源: 省局规财处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山东省畜禽种业“十四五”发展规划》解读


畜禽种业是畜牧业基础性战略性核心产业,是畜牧业发展的“芯片”。为适应全省现代畜牧业发展需求,推进全省畜禽种业高质量发展,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山东省种畜禽生产经营管理办法》、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及《山东省畜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等,组织编制发布了《山东省畜禽种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现将有关情况解读如下。

一、编制背景

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实施种子工程攻坚行动”。国家和省都把推进种业高质量发展摆上重要工作日程。我省是畜牧业大省,也是畜禽种业大省,多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农业农村部大力支持下,我省畜牧业得到长足发展,畜禽种业发展也取得一定成效,但还存在核心种源对外依赖、种业创新不足、资源保护不够、政策扶持弱等短板,制约着全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是进入新时代、启航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风险挑战很大、机遇前所未有。为落实国家和省部署,推进种业强省建设,迫切需要对影响种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进行重点打造、强化提升,整体推进,有必要全面科学编制规划和创设政策措施,形成对种业未来发展的指导引领。

二、定位特点

畜禽种业是种业的一个重要方面,肩负着种业振兴的使命任务,是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畜产品供应的要害。本规划注重与国家和省有关规划相衔接,有以下特点。

一是体现时代要求。当前,我国种业已进入到以自主创新为驱动力的发展新阶段。目前,在一些品种、环节和领域我省还有短板和弱项。解决种业“卡脖子”问题还存在资金、技术、人才方面的不足,任重道远。因此,要坚持自主创新,以提升核心种源自给率、培育自主品牌和提升畜禽种业保障能力为目标,加快畜禽种业高质量发展。

二是突出工作重点。重点是聚焦育种自主创新,建立体系与平台,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主要围绕职能职责开展规划,规划目标、工作重点更加务实,目标实现性更强。

三是全面系统谋划。规划内容比较具体,避免泛泛而谈。细化到主要畜禽品种,包括发展布局、改良重点、选育重点、选育方向等,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三、规划主要内容

规划分为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总体思路、发展方向、重点任务、保障措施五部分。

第一部分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全面总结了“十三五”以来畜禽种业发展成就,分析了面临的形势,既有机遇与优势,也有挑战和问题。一是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成效显著。建立了保种场为主体,保护区、基因库为辅助的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体系,地方资源得以有效保护,多数地方品种开发利用较好。二是畜禽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本品种选育水平不断提高,培育品种高繁性能和生产性能有的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些方面取得重要突破。三是畜禽良种繁育体系进一步健全。基本形成了以原种选育、纯种扩繁、杂交繁育、商品生产为主,测定拍卖、监测监管为保障的良种繁育体系。面临机遇与优势是政策环境进一步优化,市场需求进一步扩大,种业发展资源优势强大。挑战与问题是资源保护与利用仍然不够,种业自主创新短板较突出,种业企业竞争力不强,种业发展投入相对不足。

第二部分发展总体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及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把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围绕我省现代畜牧业发展实际,坚持自主创新,以提升核心种源自给率,培育自主品牌为目标,集中力量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控风险,健全体系、强化政策,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坚持统筹规划、创新驱动、市场导向等基本原则,确定目标为进一步提升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水平,培育一批生产性能优良、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品种和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育繁推一体化育种企业。

第三部分发展方向。围绕生猪、奶牛、肉牛、马、驴、羊、家禽、兔等畜种,提出每个畜种的发展布局、改良重点、选育重点、选育方向、目标等。

第四部分重点任务。一是加强地方遗传资源保护利用。二是加快畜禽种业自主创新。持续开展地方品种、引入品种的本品种选育提高,开展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畜禽新品种培育。三是加强商业化育种体系建设。建成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商业化育种体系,加快培育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大型畜禽种业企业。四是健全畜禽繁育改良服务体系。

第五部分保障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健全制度、明确思路、加大措施。二是加大政策扶持。将畜禽种业发展纳入中长期发展规划,争取发展相关经费,落实好扶持政策,加大资金投入。三是强化科技支撑。整合科技资源,搭建平台,形成科技支撑合力。四是加强监督管理。加强顶层设计,提高监管意识,切实履行责任,打击各种违法行为,保护企业合法利益。


《山东省“十四五”动物疫病防控规划》解读


一、出台背景

动物防疫工作是畜牧兽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畜牧业生产安全、畜产品质量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十三五”期间,我省动物防疫工作经历了强免政策、管理体制等种种变革,经受了家禽H7N9流感和非洲猪瘟等考验,全省重大动物疫情保持稳定控制,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为贯彻落实《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和《山东省畜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年)》,做好“十四五”时期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更好地保障畜牧业生产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努力打造全国现代畜牧业齐鲁样板,组织制定了《山东省“十四五”动物疫病防控规划》。

二、主要内容

规划共分发展形势、思路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四部分。在简要总结了我省动物防疫工作在十三五期间取得的主要成就基础上,客观分析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省动物防疫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发展机遇。按照“突出重点、统筹推进;改革创新,科学防控;分类指导,区域防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的发展目标,明确了强化动物卫生法治建设、无疫区建设、信息化建设、和兽医队伍建设的重点工作,着力提升综合防控能力、区域化治理能力、风险管控能力、应急处置能力。

三、保障措施

在组织保障上,建立指挥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各级防控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作用,做好规划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在财政保障方面,积极落实动物防疫财政支持政策,对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强制扑杀和养殖环节无害化处理工作给予补助。技术保障方面,充实动物防疫专家委员会,增强动物防疫智力支持,做好动物疫病防控路径设计。在政策保障上,推进实施强制免疫“先打后补”,全面落实从事畜禽养殖、屠宰的单位和个人的动物防疫主体责任。



《山东省“十四五”畜牧业科技发展规划》解读


  结合我省畜牧业科技发展实际,省畜牧兽医局牵头组织编制了《山东省“十四五”畜牧业科技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有关情况解读如下。

  一、编制背景

  根据《山东省“十四五”畜牧业发展规划》,编制本《规划》。

  二、主要内容

  《规划》共分为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总体思路、重点方向、保障措施四部分。

  (一)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

  “十三五”期间,我省畜牧业科技创新不断推进,畜牧业科技支撑作用增强,畜牧业科技人才队伍素质不断提高,畜牧业科技推广取得新进展。围绕畜禽种业、健康养殖、疫病防控等领域开展重点攻关,推动关键共性技术研究,为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质量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和畜牧业转型升级做出了重要贡献。

  当前,我省畜牧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正发生深刻变化,因此,虽然在“十三五”期间我省畜牧科技取得一些成绩,仍需依靠科技打造发展新引擎,推进创新驱动、内生增长,促进畜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不断提升。

  (二)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全省现代畜牧业转型升级、增加农民收入、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围绕我省打造全国现代畜牧业齐鲁样板的目标任务,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主线,着力完善具有我省特色的畜牧科技创新、技术推广体系,为全面推动我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坚持原始创新与集成创新相结合,问题导向与需求导向相结合,支撑产业与优化环境相结合,高新技术与常规技术相结合,推动畜牧科技对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三)重点方向

  重点研发领域:现代畜禽种业、畜牧机械与装备、智慧畜牧业、饲草饲料、环境控制与卫生、动物疫病防控、畜禽屠宰与畜产品加工、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

  畜牧业技术推广重点:畜禽良种高效繁育技术、畜牧业生产机械化技术、智慧畜牧业关键技术、畜产品加工关键技术、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关键技术、地源性饲草饲料资源饲料化高效利用技术、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技术、畜禽疫病防控技术。

  (四)保障措施

  《规划》从强化组织领导、强化投入保障、营造良好环境三方面提出保障措施。


《山东省蜂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解读


蜂产业被誉为“农业之翼”,通过蜜蜂授粉不仅能保障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促进农民增收,而且还能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环境,是推进农业生态绿色发展的特色产业。按照山东省畜牧兽医局《关于做好我省畜牧业“十四五”规划编制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编制了《山东省蜂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有关情况解读如下。

一、编制背景

我省蜂业经过“十二五”、“十三五”的发展,形成了多要素一体化的产业基础,初步建立了科技研究推广的支撑体系,行业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仍存在蜂业整体生产水平偏低、蜂授粉经济生态效益认识不够、蜂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需要创新、蜂业科技支撑力度不足等问题需要解决。

“十四五”是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时期,绿色发展观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推动绿色发展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在要求。农业绿色发展是绿色发展的一个分支,是整个绿色发展的基础,是绿色发展理论在“三农”领域的延伸和应用,蜜蜂为农作物授粉是农业绿色发展的迫切需求。

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实现乡村振兴提高农民收入都对蜂产业健康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蜜蜂的健康高效饲养是形成强大授粉强群、生产高质量蜂产品的重要手段,蜜蜂良种培育及推广是蜂业高质量发展的种业基础。养蜂的机械化水平和标准化程度需要大力提高,蜂产品质量安全溯源体系需要完善,农作物及设施果蔬的授粉技术及应用仍需大力推动。

二、主要内容

《规划》共分为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总体思路、产业布局、重点任务、保障措施五部分内容:

一是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回顾了我省蜂业“十三五”期间,按照规划部署,经各方共同努力,我省蜂业继续稳步提升,多方面、多层次均有明显进步,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成效,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蜂业发展的方向。

二是“十四五”总体发展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保种与开发并重、育繁推兼顾、生产方式变革、设施装备赋能、产品质量严控、授粉推广普及的蜂业高质量发展思路;以转变方式提质增效、优化布局绿色发展、龙头带动产业融合、消费引领政策支持为基本原则;以生产效能提升、产品质量提升、授粉效率提升、产业发展提质、科技支撑加强、溯源体系打造为目标任务。

三是产业布局。通过培育优质成熟蜜生产区、分类建设产业集群、培育蜜蜂授粉优势区、培育蜜蜂遗传资源保护利用优势区,以我省蜂业优势区域临沂、潍坊、青岛、烟台、济宁、泰安、淄博、日照为核心,实施转变方式提质增效、优化布局绿色发展、龙头带动产业融合发展。

四是重点任务。依据我省蜂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十四五”期间,将在蜜蜂良种繁育、蜜蜂授粉、蜂产品安全、规模化企业培育等方面开展工作。通过加快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加快蜂业标准化建设、加强蜜蜂授粉技术推广应用、强化蜂产品质量监管推广我省蜂业高质量发展。

五是保障措施。我省蜂业发展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从政策、资金、制度、组织化等方面给予适度保障。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推进蜂业标准化和组织化建设、提升蜂业龙头企业水平、加大行业宣传和培训保障蜂业健康快速发展。


《山东省饲料工业和饲草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政策解读


饲料是畜牧业的主要投入品,承担着保数量供给、质量安全、高效营养的三重责任;同时,饲料工业分类属于轻工行业中的农副产品和粮食加工业,需要实现加工增值、标准化生产、安全生产。饲草业是饲料工业的一部分,我省饲料工业和饲草业“十四五”规划,就是全面总结“十三五”发展经验做法、分析现状,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谋划下一步工作措施,确定2021-2025年行业发展目标。

山东省饲料行业拥有固定资产达到220亿元以上,每年仅饲料生产装备更新就达20亿元以上;饲料生产企业在职职工达到11.2万人,其中拥有博士437人、硕士2263人;与之相关的设备制造、物流、经销、技术服务等人员约30万人,服务省内外近200万个养殖场(户)。   

一、关于我省饲料工业“十三五”发展现状的有关数据补充及分析

“十三五”期间,山东饲料工业保障畜牧业发展,成功克服非洲猪瘟疫情、新冠疫情防控等影响,数量持续增加、规模继续壮大,制造业大省的优势更加明显。2020年山东肉类产量721.8万吨,同比增长3.3%;蛋类产量480.92万吨,同比增长6.8%;奶类产量241.42万吨,同比增长5.9%。

自2018年起,山东工业饲料产量首次超过广东省,跃居全国首位。五年时间,全国饲料总产量增长了25%,而山东饲料产量由2288万吨增长到4335万吨,五年翻一番,年均增长19.6%;商品饲料工业产值也由2015年的1122亿元快速增加到2020年的1369亿元,年均增长4.4%。

1.1饲料生产企业数量持续增加

2016年起,省局定期调整山东省饲料生产许可证审核专家,规范饲料生产许可审核验收工作;随着政府机构改革推进,饲料行政许可与行业监管分离。2017年后,积极深化“放管服”改革,饲料许可政策逐年宽松。2018年后省级审批权限逐步委托下放到3个市、16个市及开发区,积极推进容缺、容错受理和一次办好,饲料行政审批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

截至2020年底,全省饲料现有5类饲料生产许可证2434个,比上年增加123个,增长5.3%。其中,单一饲料生产许可证自2018年以来连续三年减少29家,现有配合饲料、浓缩饲料生产企业933个,比2018年减少19家,比2019年增加28家,混合型添加剂、预混料生产企业持续大幅增加。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561家,同比增加69家,企业数量增加14%。

附表1:山东省近五年饲料生产许可证变化

序号

许可证种类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1

预混料

456

421

344

323

308

2

配合浓缩料

929

905

952

929

872

3

饲料添加剂

196

188

179

185

128

4

混合型添加剂

365

304

221

184

148

5

单一饲料

488

493

504

479

470


合计:

2434

2311

2200

2100

1926

1.2 饲料产量规模全国领先

2020年山东工业饲料产量,分畜种统计,其中肉禽料产量2693万吨,排名全国第1,占全国29.4%;猪料产量1029万吨,排名全国第1,占全国的11.5%;宠物饲料产量16.8万吨、蛋禽料产量345.7万吨,均排名全国第2(低于河北省的41万吨、371万吨),分别占全国的17.4%、10.7%;牛羊等反刍饲料产量全国第5,水产料产量全国第11。饲料添加剂、单一饲料产值全国第1,饲料机械产值全国第2.

全省现有饲料添加剂和混合型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561家,2020年饲料添加剂总产量272万吨,实现工业产值163亿元。

全省现有单一饲料生产企业488家,为饲料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保障。全年单一饲料总产量1708万吨,年产值609亿元。其中豆粕、喷浆玉米皮、玉米蛋白粉产量分别为1252万吨、143.6万吨、86.8万吨。

附表2:分年度工业饲料产量和产值

年度

饲料生产企业数量(个) 

饲料工业产值(亿元)

饲料总产量(万吨)

全国

山东

全国

山东

全国

山东

2015

8508

1231

7810

1122

20009

2288

2016

11627

1840

8014

1340

20918

2587

2017

11426

1866

8394

1175

22161

2939

2018

12000

1890

8872

1353

22788

3227

2019

14380

1839

8088

1228.9

22885

3778.9

2020

12000

1991

9463.3

1561

25276.1

4336

附表3:山东省饲料工业大宗原料消费情况

年度(单位:万吨)

 1. 玉米

 2. 小麦

 3. 糠麸

 4. 豆粕



2015

1100

20

70

500


2016

1200

20

75

505


2017

1326

23

80

677


2018

1425

23

87

443


2019

1488

29.5

137

468


2020

1680

178

157

580


1.3 饲料生产结构趋于均衡,禽猪饲料等主要品种优势突出

2020年全省肉禽饲料年产量2693.4万吨,同比增长7.4%,占全国近1/3,优势越来越突出。禽类饲料5万吨以上的企业/集团数量15家,合计产量占全省比重63.1%。传统肉禽养殖大市临沂、潍坊两市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4.0%和8.4%,合计产量占全省比例44%。

2020年全省生猪饲料产量1029.5万吨,首次超过广东居全国第一位,同比增长42.4%,高于全国平均增幅26个百分点。生猪饲料产量10万吨以上的企业/集团数21家。新希望六和、温氏、牧原、山东邦基、山东环山等大型饲料养殖集团在山东扩张速度明显加快。

全省蛋禽饲料产量359.8万吨,居全国第二位,仅次于河北,同比增长4.1%。

附表4:历年山东省饲料产量

上报期

1~3总产量 (吨)

1. 配合饲料 小计(吨)

2. 浓缩饲料 小计(吨)

3. 添加剂预混合饲料 小计(吨)

2015

22880872.08

21024431.29

990230.77

866210.02

2016

25872243.92

23922525.16

1179800.25

769918.51

2017

29389715.34

27331970.5

1228678.74

829066.1

2018

35601170.97

33702023.58

1175362.68

723784.71

2019

37669529.98

35825511.22

1059026.98

784991.78

2020

43189815

40368023

1914643

907149

附表5:山东分年度分品种饲料产量对比

上报期

猪料 (吨)

蛋禽料 (吨)

肉禽料 (吨)

水产料 (吨)

反刍料 (吨)

其他 (吨)

2015

6076427.66

2225192.67

13115152.18

383407.35

630623.42

450068.8

2016

6588748.72

2376456.9

15394220.96

380521.74

613818.37

518477.23

2017

8184387.97

2856035.21

16325222.32

453692.88

619722.49

950654.47

2018

9107034.11

2924262.47

21807765.89

484205.92

660104.86

617797.72

2019

7228991.64

3457169.55

25080875.39

455614.78

715986.35

730892.27

2020

11298645.86

3614121.67

27168132.9

405086.02

784311.71

1137835.51

合计

48484235.96

17453238.47

118891369.6

2562528.69

4024567.2

4405726

附表6:山东省分年度禽饲料产量

上报期

蛋鸡饲料 (吨)

蛋鸭饲料 (吨)

肉鸡饲料 (吨)

肉鸭饲料 (吨)

2015

1572512.93

800323.97

4963463.75

5581079.14

2016

1835152.54

893369.5

6559523.07

5457815.66

2017

1787315.81

1005344.76

6368412.49

5440225.32

2018

1835777.24

960925.95

12116124.04

9504602.63

2019

1920124.65

1362596.66

13742761.57

11083003.26

2020

2139378.98

1269230.61

14953723.8

11887206.17

合计

11090262.15

6291791.45

58704008.72

48953932.18

1.4宠物饲料(食品)等非食品动物饲料快速发展。

全省现有宠物饲料生产企业97家(宠物零食不需要许可证),其中:专业从事宠物配合饲料生产的企业41家、专业生产宠物预混料的22家,还有34家企业畜禽饲料和宠物饲料同时生产,骨干企业有烟台中宠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乖宝宠物食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东路斯宠物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拍拖宝贝食品有限公司等,出口比例占50%以上。

2020年全省宠物饲料总产量16.8万吨,同比增长41.3%,年产值16.8亿元,营业收入16.6亿元。宠物饲料产品产量仅次于河北省,排全国第二;产值排全国第三,低于河北、上海。

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宠物零食总产值约80亿元,占全国宠物食品总额的15%左右。出口宠物食品加工企业73家,出口货值达3.2亿美元,出口量稳居全国首位。

1.5 饲料添加剂和单一饲料原料等上游原料供应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

山东省饲料添加剂品类丰富,科技含量稳步提升,产量也有较大幅度增长。2020年全年产值过10亿的企业有6家,产值2亿至10亿的企业有12家。全省以氯化胆碱为代表的维生素类添加剂产量111.5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69%;氨基酸类饲料添加剂产品产量70万吨,占全国的比重为19%,同比增长45.2%,高于全国平均增幅33个百分点;矿物元素产量61.5万吨,占全国8.8%,维生素、酶制剂、矿物元素、微生物等产品产量增幅在25%—50%之间,也远高于全国平均增幅。 

单一饲料年产值超过10亿元的企业有17家,比上年增加3家;年产值2亿元以上的37家,比上年增加8家。全年累计生产各类谷物及加工产品246.8万吨,同比增长14.9%。其中喷浆玉米皮143.2万吨,同比增长11.1%;玉米蛋白粉86.6万吨,同比增长6.1%。生产饼粕类蛋白原料1298.0万吨,同比增长5.3%。其中豆粕1211.9万吨,同比增长4.3%;花生粕65.2万吨,同比增长37.6%;棉籽粕17.4万吨,同比下降23.3%。生产动物油脂、肉骨粉、鱼粉等动物副产品97.2万吨,同比持平。生产发酵豆粕、发酵棉粕、柠檬酸渣等微生物发酵产品及副产品24.0万吨,同比增长8.6%。

1.6饲料产能利用率逐步提高。

全省饲料企业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设备时产达到1.739万吨,比上年增长3.41%。按照国家统计局双班4000小时饲料年产量计算,山东省饲料产能利用率为65.1%,处于生产设备充分利用的合理范围。全省单厂饲料年产量10万吨以上的企业有146家,比上年增加35家,合计产量2629万吨,占全省饲料总产量的60.6%。其中,年产20万吨以上的饲料生产企业有40家。

饲料规模化、集团化发展趋势更加突出,截至2020年底,饲料产量大于 100 万吨的集团企业有 6 家,分别是:山东新希望六和集团(800 万吨)、亚太中慧集团(350 万吨)、山东布恩集团(360 万吨)、山东和美集团(260 万吨)、山东海鼎集团(260万吨)、天普阳光集团(180 万吨),合计产量 2210 万吨,占到全省配合饲料总产量的 51%;年产 30 至 100 万吨的饲料集团企业有山东玖瑞、山东仙坛、东方希望、环山集团、诸城金鸡、山东凤祥、正大集团、潍坊中基等 8 家企业,总产量 380 万吨,占到全省饲料总产量的近10%。

1.7饲料经营和使用逐步规范。

全省饲料经营单位基本与兽药经营企业同步,约有3000多家,多经营饲料添加剂、单一饲料原料和预混料;配合饲料和预混料多直接到养殖场;中小蛋鸡、生猪养殖场自配料占比例一半以上,每年产饲料接近1000万吨。2020年初步统计,全省规模饲养场现有3.2万多个,其中自配料1.2万多个,年自配饲料产量630万吨,消耗玉米500万吨。自配料产量与工业饲料产量相比只占13%。同时,2020年全省散装饲料产量1068万吨,占比24.6%,同比增长45.6%,显示饲料生产企业与养殖企业的定制对接越来越密切,畜禽养殖基地与饲料加工企业配套建设成为普遍模式。

1.8饲料质量安全和监管工作

饲料工业一头把住种植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原料关,通过饲料原料、添加剂目录把控和检验检测,阻止含有药残、重金属、病原微生物等违禁添加物质进入动物养殖和食品产业链;一头把住饲料产品出口关,防止营养成分不达标或者存在抗菌药物残留、重金属、霉菌毒素等超标的饲料上市,肩负着保障食品供给质量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重要使命。

2015年起,省局每年公布饲料抽检结果,全省工业饲料产品合格率为95%以上,养殖场自配料合格率为93%左右。

年度

抽检批次数

实际完成数

饲料合格率 

2015


970


2016

900+300

1238

94%

2017

771+300药残+179风险

1250

95.5%

2018

700

698

93.1%

2019

700

675

92.1%

2020

500

500

95%

1.8.1 饲料法治化建设

制定了饲料质量安全信息通报和黑名单制度;2017年起全省全面开展实施《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公布了山东版60条《规范》标准,2018年率先全面完成了一次规范检查。2019年印发的《山东省动物养殖者自行配制饲料质量安全使用规范(试行)》,实现各类饲料全部监管;2018年起,开展饲料兽药生产企业质量安全量化分级评价,2020年修订《山东省饲料兽药生产企业质量安全信用分级管理办法》。

1.8.2 饲料监管执法主动作为

连续多年开展抗菌药物整治专项活动,2019年起在饲料生产环节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跨部门检查工作,检查比例由1.5%提升到5%。省级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示范企业继续增加,从配合饲料和预混料生产企业,2019年扩展到添加剂,2020年扩展到单一饲料企业,2020年底达到86家。严厉打击饲料违法重大案件,对央视315曝光、问政山东节目曝光等饲料产品进行查处,十三五期间饲料工业未发生重大安全生产案件。

1.8.3 多措并举,服务饲料企业发展。

一是新冠疫情期间,积极协调解决影响复工复产的原料保障、交通运输、资金紧张等困难和问题。为200余家骨干龙头企业开具民生保障豁免企业证明。二是省局与省生态环境厅联合发文公布了105家省级饲料民生保障企业名单,得到行业积极评价。我省复工复产整体进度走在全国前列。三是与省财政厅、发改委、粮食局沟通协调,落实省级饲料粮储备保障。四是与税务局、市场监管局、工信厅、应急厅等联合,协调解决饲料企业融资、标准、安全生产等问题。五是组织饲料行业协会、学会等,开展东东论坛等交流合作,成立绿色无抗饲料技术联盟,组织科技攻关,就近衔接,开拓饲料资源。

二、饲料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一是大豆、鱼粉、玉米等主要饲料原料和蛋氨酸、维生素A、酶制剂等少量饲料添加剂的外来依赖,不仅导致饲料价格大幅波动,而且影响饲料品质和食品质量安全。

大豆严重依赖进口。 2018年全省工业饲料生产统计共消耗豆粕443万吨。全省1.12亿亩基本农田,年产棉花34.5万吨、油料327万吨(大豆产量60万吨),省内大豆、花生等产量尚不够居民直接消费,存在严重的人畜争粮问题。我省现有125家植物饼粕类蛋白饲料生产企业(其中38家豆粕加工企业),2018年共加工大豆1340万吨,生产饼粕类植物蛋白饲料原料1148万吨,其中豆粕1057万吨(估算省内消费500-600万吨,调出省外销售400万吨左右),花生粕57万吨、棉粕24万吨。

玉米产销不衔接、工农争粮,我省是玉米等饲料粮净输入省。全省年产玉米2373万吨、由于滨州、潍坊等鲁中地区玉米淀粉等深加工企业相对集中,近年来玉米淀粉、葡萄糖、玉米胚芽油、柠檬酸等玉米加工产品效益较好,加上深加工企业对玉米霉菌毒素等品质不控制,导致饲料行业与粮食深工业企业在抢粮方面处于劣势。2018年全省生产玉米蛋白粉76万吨、喷浆玉米皮122.5万吨、玉米胚芽粕。按照每加工1吨玉米,产生喷浆玉米皮5%计算,测算出全省2018年工业加工玉米2450万吨。按照肉料比测算,全省年消耗玉米2150万吨以上,相当于我省玉米总产量。由于我省玉米种植品种与饲料需求不衔接,农户玉米种植效益不高缺乏晾晒储运设施,导致霉菌毒素含量高,饲料企业不愿采购;每年需要大批量从东北、河南等省份调入高质量玉米。饲料企业也积极参与国家粮食系统临储玉米等拍卖活动,但陈化粮由于脂肪酸值偏高,应用在饲料中受到限制。

在饲料添加剂原料供应方面,目前省内产量不足的产品有维生素K3、蛋氨酸、维生素A、维生素E等产品,定价权掌握在巴斯夫、帝斯曼、诺维信等跨国公司和浙江等上游添加剂生产企业手中,近两年维生素A价格由每公斤70元上涨到1200元,目前价格在400元;泛酸钙价格由每公斤50-60元大涨到300元以上,上游龙头企业市场垄断趋势初步显现。

二是行业整体管理水平较低,产能过剩、产品同质化、创新乏力的现象比较普遍,科技创新的核心驱动作用没有有效发挥。

当前山东省饲料工业体量大,但低水平重复产能多,全行业产能利用率不到40%;整体效益仍偏低,行业纯利润率2-3%;产品同质化程度高,价格竞争、市场竞争、团队竞争非常严重。行业秩序需要进一步规范,标准化建设滞后,企业拼成本、产品拼价格,行业自律和监管需要加强。

饲料产品标准过于宽松,国标覆盖面较少。同时,受机构改革等影响,市县饲料监管执法力量受到削弱,临沂莒南、沂水等县区,每个县有30-50家饲料生产企业,但县级农业农村局缺乏专门机构和专职监管人员,行业管理和安全生产监管存在空缺。

三、政产学研用协作不足,急需破解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人才瓶颈。当前随着国内市场一体化的持续加深,各种人才和资源持续向国家中心城市和东南沿海转移,我省作为传统人口大省、农牧业大省和饲料兽药生产大省,面临人才缺乏的困境。一方面是地方政府和社会不关心重视人才,缺少深圳、浙江、广东等地区优惠政策,招不来人、留不住人、养不好人;另一方面是当前我国人才培养教育体制与企业需求难以适应,企业需求较多的是专业技工和研发人员。

四是饲料经营和使用、自配料环节仍存在较多质量安全隐患。饲料占到畜禽养殖业投入品的70%,质量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山东省饲料质量安全整体向好,但生产和使用环节涉及面广,监管难以覆盖,质量安全问题仍有较多。

三是饲料行业不受重视,处于工业不管理、农业不扶持、乡村振兴未列入的中间化状态。

饲料工业是大农业中的第二产业,饲料一头连着种植业,一头连着养殖业。2018年山东饲料工业共转化利用玉米2150万吨,占全省玉米总产量的比例从1990年的7.5%, 2018年达到81.7%。通过饲料、养殖转化,全省肉蛋奶总产量从1978年的90万吨,2018年达到1500万吨。利用工业饲料比饲喂原粮每年可节约粮食800万吨,相当于全省粮食总产量的1/6。

饲料工业推动了我省畜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创新融合。从早期六和饲料的“微利服务营销”,到目前亚太中慧、环山、益客等产业链闭环式发展,与食品产业和市场充分融合,摆脱了农牧业出售初级产品、无法分享加工增值的传统模式,帮助畜牧业实现了从第一产业到新六产的跨越。2019年蔚蓝生物成功上市,为我省饲料企业与金融融合、做大做强做出了榜样。

饲料工业在我省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处于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状态,省内将饲料只列入农业投入品质量安全工作的范围,在规划、项目、资金、土地、环保、税收等方面缺乏具体针对性扶持政策。对标先进,《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中,提出通过实施特色产业培育工程,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做强富民兴村产业。做大农产品加工、电子商务、休闲农业、田园综合体、乡村旅游、乡村共享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打造水果、蔬菜、南药、畜禽、水产、饲料等6个千亿元产业集群。“重点打造农业行业领军龙头企业和1000家省重点龙头企业、100家上市龙头企业”。

三、“十四五”重点任务解读

1.针对任务一实施千亿级饲料工业培强工程和任务二引导饲料企业率先实现现代化。一是推出先进典型,扶持骨干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率先实现现代化,每年重点围绕产业化引领、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等方面,推出50家以上典型企业,五年达到200家以上龙头企业。二是培育典型和强势企业。建立“一对一”帮扶联系机制,省市县各出一个人,每个企业组织成立一个专门联系小组,通过设备改造提升、企业兼并联合或者走出去、金融服务与上市融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或高新技术企业)升级、企业人员培训教育和人才引进、安全生产和环保服务指导等措施,促进企业做强。

2.针对任务(三)积极拓展饲料原料资源和任务、(四)推进饲草产业的集聚发展、(五)推动饲料工业积极融入乡村振兴。。省局将组织骨干企业和行业协会,在省内外开展对接活动,运用政府引导—协会平台—市场化原则,建立饲料原料保障机制。

积极引导行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一方面严格行政审批,提高行业管理标准化水平,督促引导企业由数量规模向品质效益转变,生产经营饲料要围绕“绿色、生态、健康”养殖的理念,紧盯食品安全的目标,打击恶性竞争,限制饲料原料价格垄断和人为炒作,减少非营养型饲料添加剂使用,推广近红外等快速检测仪器,尝试利用二维码、物联网及大数据,实现“饲料厂——检测机构——养殖场——屠宰加工厂”数据共享,提高饲料产品整体质量水平。另一方面组织选拔一批全省饲料兽药行业高质量发展典型企业、典型模式,积极推广,推动全行业由规模型增长向科技创新高质量方向发展。

农牧结合、产销衔接,发展山东乡土特色饲料工业产品。   从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角度,优先保障饲料用粮。在全省合理配置耕地和淡水等生产资源,优化农业种植结构。首先,确保小麦等夏粮产量,实现口粮安全。优先满足饲料行业用粮需要。统筹考虑粮食种植结构调整、粮源供应能力、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环境容量等因素、科学整合、合理布局饲料和养殖企业,避免同质化产能在区域内过度集中。鼓励发展高蛋白玉米、高油玉米、高赖氨酸色氨酸玉米、高有效磷玉米、高直链淀粉玉米、低霉菌毒素玉米。多渠道开发饲料原料,提高饲料利用效率:继续落实“粮改饲”500万亩,探索启动“粮改豆”工程。

3.加大政策重视,加大正面宣传。推动以工业理念管理饲料,各级政府以扶持二、三产业的措施加大对饲料等农业投入品产业金融、人才、用地、环保、税收等政策支持力度,使饲料、兽药产业尽快培育成为推动我省现代农业发展、乡村产业振兴的关键支柱产业。组织协会等力量,加强对外宣称,紧跟国家政策要求,落实土地、环保、安全生产、食品安全等政策,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倡导开展饲料厂“清洁”生产实践,评选“最美饲料厂”、“美味饲料”,实现饲料行业与社会和谐相处。使社会各界充分认识到饲料行业在我省农业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山东省兽药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解读


  为统筹推进“十四五”时期我省兽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由兽药大省向兽药强省的转变,制定了山东省兽药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

  规划是在总结十三时期我省兽药行业取得的主要成就的基础上,充分征求市县管理部门、部分兽药生产企业意见,6次易稿,在门户网站公示,局办公会同意后形成的。

  规划共分为十三五取得的主要成就和当前面临的形势、“十四五”发展总体思路、目标任务、重点工作、保障措施五个部分。

  规划提出了十四五“产量基本稳定,质量明显提升,使用逐步规范、全程闭环追溯”期间的发展目标,是在综合分析研判的基础上,结合我省养殖规模化提升、抗菌药物减量、替代产品开发使用的情况下提出的目标,符合我省发展实际。

  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期间“完善兽药政策法规、加快行业转型升级、减少抗菌药物使用、实施追溯闭环试点、强化科技创新应用、加强中兽药创新传承、强化品牌效应”七项重点工作,是根据农业农村部部署和我省兽药行业当前必须解决的方面提出的,是 推动我省兽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规划细化了十四五期间“加强组织领导、争取政策支持、严格行业监管、扩大舆论宣传、引导规范使用”五项保障措施,对于保障规划落实落地起到了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