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70000004502198Q/2022-00940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山东省畜牧兽医局 | 组配分类: | 综合分析 |
发布时间: | 2022-11-18 | 有效性: |
2022- 11- 18 14: 58: 13 | 浏览次数: | 字体:[ 大 中 小 ] |
2022年上半年,昌邑市生猪价格持续低位运行,生猪养殖户持续处于亏损状态;下半年,随着生猪价格回升,生猪养殖逐步进入盈利区,存栏缓慢提升,但生猪存栏较去年规模仍有少量下滑。
一、基本情况
一是生猪存栏量下降。前三季度,全市生猪存栏呈先减后增趋势,分别是25.56万头、23.98万头、24.64万头,同比分别增加-8.7%、-15.98%、-14.2%,环比增幅分别是-15%、-6.1%、2.7%。能繁母猪存栏量分别为2.85万头、2.73万头、3.2万头,同比增加-12.30%、-21%、-10%,环比增幅分别为-10%、-4.2%、14%。下半年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样地都出现较为明显的恢复,为后期的生猪稳定供应、产能释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生猪出栏减少。今年前两季度由于生猪价格出现较大程度下滑,我市生猪存栏和出栏量较上年有一定程度下降,全市上下想尽一切办法,紧抓生猪稳产保供工作,2021年前三季度,出栏分别是9.12万头、8万头、11万头,三季度累计出栏28万头,同比下降10%。
三是生猪产能下降,产量降低。前三季度,我市猪肉产量分别是8241吨、8231吨、9900吨,累计产出猪肉26372吨,同比下降9%。
二、具体措施
一是地方产业扶持政策持续发力。我市加强部门协作,提升猪场建设进度,切实解决猪场建设选址、群众纠纷、污染等问题。加快落实生猪相关扶持政策,2022年我市共用于生猪规模场建设资金200余万元,生猪政策性保险280万元(县级配套),生猪养殖场先打后补等相关政策,积极支持生猪产业发展。
二是合同养殖模式继续发挥优势。新好牧业、穗弘牧业、聚天农牧等生猪养殖龙头企业发挥优势,采取“五统一保证”方式的生猪企业投产达效,新好牧业和聚天农牧两家企业的母猪存栏达到1.2万头,极大的提高了我市的生猪规模化率和出栏量,成为全市生猪产业的压舱石。
三、存在问题
一是目前全市生猪中小规模养殖户占比仍然较高。全市共有生猪养殖户1200余户,目前规模养殖场只有180户左右,占比仍然较低,且小养殖户提升提质难度较大。
二是目前养殖成本仍较高。目前饲料用玉米价格仍超过3元/公斤,豆粕价格屡创新高,人工成本也是越来越高,目前生猪出栏的综合成本接近9元,大规模养殖场接近10元,成本居高不下导致养殖场增量扩产的积极性不高。
三是中小规模养殖场粪污配建难度较大。由于全市中小养殖场大多位于村庄周围,地块小,养殖设施落后,粪污配建设施虽有,但利用率不高,目前异味扰民也是生猪行业的一大隐患。
四是非洲猪瘟威胁一直存在。目前猪瘟疫情对生猪养殖的威胁依然影响整个生猪产业的发展,今年以来,随着猪价持续低位运行和疫情影响,全市大部分养猪户减量避险或直接退出养殖行业。
(昌邑市畜牧业发展中心 王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