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04- 21 08: 43: 58 | 来源: 人民网-山东频道 | 浏览次数: | 字体:[ 大 中 小 ] |
“我省2020、2021连续2年入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数量居全国第一位,2次荣获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国务院激励奖励。”山东省乡村振兴局副局长宋文华在20日上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到。
改善城乡环境卫生和生活条件是爱国卫生运动的重要内容。宋文华表示,2018年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以来,全省在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三年行动圆满收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奠定了坚实基础。
宋文华介绍,去年12月,山东印发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方案重点任务主要有5项。
巩固扩大农村“厕所革命”成果。全省改厕工作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农村卫生厕所基本普及,厕所粪污有效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水平不断提高,长效管护机制健全完善。对有改厕需求的村庄,加强全程质量管控,严把产品质量关、招标采购关、施工标准关“四道关口”。对完成改厕的村庄,实行动态管理,严格按照有关标准规范,提出改进措施。对有条件统筹改厕与生活污水治理的村庄,合理选择分散式、相对集中式或纳入城镇管网式等方式,规范提升改造。今年将新改造4万户,确保改一户成一户。
开展新一轮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巩固提升行动,“十四五”时期,全省55%以上行政村完成生活污水治理任务,基本消除农村黑臭水体。到2023年,完成现有1398处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程。对新发现的黑臭水体进行动态清单管理,分期分批实施整治。
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到2025年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9%。进一步完善“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城乡环卫一体化体系,不断提升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处置水平。继续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与资源化利用示范县创建,积极探索符合农村特点和农民习惯、简便易行的分类处理模式,减少垃圾出村处理量。
整体提升村容村貌。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深化拓展“三清一改”(清垃圾、清塘沟、清畜禽养殖等农业面源污染,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抓住重要时间节点,部署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系列战役”。同时,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积极推进美丽幸福河湖建设,到2025年,村内道路硬化基本实现全覆盖。
健全完善建设和管护机制。明确各类设施产权归属,落实运行管理单位管护责任,合理设置乡村公益性岗位,确保运维资金到位、管护队伍到位、日常管理到位,确保“五有”(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监督)长效运行管护机制全面建立。鼓励村民投工投劳、就地取材、以工代赈参与项目建设,不断调动广大农民群众支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深化拓展环境“红黑榜”、街(巷)长制、“信用+”等做法,鼓励将村庄环境卫生等要求纳入村规民约,引导农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