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记者问丨目前,全省畜禽规模养殖比重达到85.5%,高于全国15个百分点,创建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492家,位居全国首位
2022- 05- 10 09: 42: 43 来源: 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5月9日下午,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介绍全省春耕春播及农产品稳产保供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池方答: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夏粮是我省主要口粮,产量接近全年的一半,夏粮丰收对确保全年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一是强化责任落实,全力稳定小麦播种面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扛起粮食大省责任的嘱托,把粮食生产作为头等大事,牢牢抓在手上。省委书记李干杰、省长周乃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多次深入生产一线调研指导。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将国家安排我省的面积任务,逐级细化分解,压实各级党委、政府重农抓粮责任。加大耕地“非粮化”、退林还耕、撂荒地整治力度,对整治腾出的土地及时组织复耕复种,主要用于粮食生产。积极克服严重秋汛影响,全省落实“四补一促”抗湿播种技术措施,多播一亩是一亩,实现了应播尽播。据农情调度,预计今年全省小麦播种面积6003万亩,较上年增加12万亩左右。

二是强化技术指导,全力促进苗情转化升级。针对小麦播种偏晚、土壤养分流失较重、底肥施用不足的实际,我们把加强肥水管理作为冬春麦田管理的关键一招,成立了粮食生产专家指导组,建立了帮包联系机制,督促指导各地抓好粮食生产关键技术措施落实。印发了小麦全生育期生产管理技术预案、小麦春季管理技术意见、小麦中后期管理技术意见等一系列指导文件,扎实开展了“攻坚克难夺夏粮丰收”“两增两减虫口夺粮促丰收”“科技壮苗”三大行动,因地因苗科学管理,分类施策,全力促进苗情转化升级。据最新苗情调查显示,目前,全省一、二类苗麦田占84%,比冬前增加32.4个百分点。全省麦田已浇水4436万亩、施肥4469万亩、病虫草害防治7400万亩,春管总面积达1.8亿亩次。

三是狠抓防灾减灾,全力减轻各类灾害损失。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小麦防灾减灾工作,特别是针对小麦条锈病防控,省委书记李干杰同志专门作出批示,省长周乃翔分别给16个地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发出一封信,副省长李猛发出“一喷三防”全覆盖总动员令,要求各地坚定压实属地责任,狠抓防治关键措施落实,坚决遏制小麦条锈病发展蔓延势头。今年,省财政统筹6亿元资金,对全省6000多万亩小麦开展“一喷三防”全覆盖。目前,各地正抓住关键期全面开展作业,已开展“一喷三防”面积4797万亩次。同时,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监测预警,帮助农民主动避灾、科学防灾,最大程度降低灾害损失。

李新答:山东是畜牧业主产省份,肉蛋奶总产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首位,在满足本省消费的同时,还有1/3的畜产品外调,主要供应京津沪浙等省市。今年以来,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锚定打造全国现代畜牧业齐鲁样板的目标定位,多措并举稳生产、保供应、促发展,实现了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开门稳、开门红。

一是生产水平领先,综合供给充足。构建财政、金融、用地、环保等“一揽子”政策体系,健全政银担合作扶持机制,引导支持畜禽养殖标准化、规模化、智能化发展。目前,全省畜禽规模养殖比重达到85.5%,高于全国15个百分点,创建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492家,位居全国首位。今年一季度,全省饲料产量1021万吨,同比增长2.6%,猪牛羊禽肉产量218.3万吨,同比增长1.2%。总体上看,我省畜牧业发展势头平稳,肉蛋奶有效供给具备坚实的支撑和保证。

二是价格走势企稳,市场运行有序。综合运用四个方面的“工具箱”,维护良好市场秩序:实施监测调控,滚动分析价格运行,发布价格周报;建立生猪产能逆周期调控机制,保持能繁母猪存栏285万头、规模猪场1.17万家的规模水平。增强基础保障,一方面,联合有关部门率先建立3万吨省级饲料粮储备,促进供应链安全;另一方面,筛选确定一批肉蛋奶保供基地,构筑稳产稳供“压舱石”。精准指导服务,实行分市包保,帮助解决畜牧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困难2万余个,保障了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下畜牧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落实保险兜底,扩大生猪、奶牛政策性保险覆盖,为养殖场户提供风险保障110亿元。今年以来,主要畜产品价格呈现低位震荡态势,供需相对宽松,预计上半年价格仍将处于平缓可控区间,不会出现大涨大跌,市场运行有望持续向好。

三是畜禽种业提升,振兴步伐加快。实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加快建设国家东部地区畜禽遗传资源基因库,推进地方畜禽品种保护开发和新品种培育,构建产学研协同、育繁推一体的畜禽种业发展体系。目前,全省畜禽良种覆盖率达到94%,畜禽种业年产值超过400亿元,白羽肉鸡、蛋鸡供种能力占全国30%,肉鸭占45%以上,奶牛冻精占国产冻精市场份额超过40%。在这里,还有一份喜悦跟大家分享,我省自主培育畜禽新品种不断涌现,鲁西黑头羊、中新白羽肉鸭等性能优秀、国内领先,今年,通过普查还发现了多个珍稀地方畜禽品种,比如,“烟台䅟糠鸡”,已经消失了二十多年,重新发现了踪迹。这些都为畜牧生产注入了丰沛的源头活水。

四是农牧循环深化,绿色发展提升。统筹布局优化、政策支持、示范带动、监督指导,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促进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在56个畜牧大县实施整县推进项目,实现畜牧大县全覆盖。大力总结推广样板典型120个,同时,加强部门联动,合力强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目前,全省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高出全国平均14个百分点,走出一条绿色畜牧的山东路径。

五是模式业态升级,创新活力增强。今年,落实中央预算内投资近2.2亿元,重点支持黄河流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省财政拿出5000万元对10个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县实施奖励。实施“健康肉”供应链建设,“齐鲁畜牧”公共品牌影响力、美誉度不断提升。培育智慧畜牧业基地和牧场211家,建设智慧畜牧大数据平台,接入各类市场主体26.2万余家,汇聚融通数据信息2.3亿条。建设国家级畜牧产业集群1个、国家现代畜牧产业园4个、省级产业园21个,沿黄肉牛、胶东肉禽、高端现代奶业等多个百亿级、千亿级产业集群加速隆起,预制菜等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形成了品牌引领、数字赋能、创新融合、集群发展的良好格局。

郭鹏答:确实如您所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饮食理念的逐步形成,水产品的消费量是在不断增加的。现在不少水产品已经由过去的区域性、季节性消费转为全民消费、常年消费。

我省是水产品生产、消费大省,目前,水产品生产是稳定的,市场供应是充足的。2021年,全省水产品总产量854.1万吨,蛋白质当量相当于340亿斤粮食,其中养殖占到了75%,满足了城乡居民多样化、高品质生活需求。今年1—4月份,全省水产品产量158.7万吨,同比增长2.7%。其中养殖产量119万吨,增长4.1%。

在工作中,我们牢固树立大粮食理念,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宜渔则渔”的重要指示要求,大力推进“海上粮仓”战略实施,突出海洋牧场、标准化池塘、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积极拓展深远海等养殖新空间,向江河湖海要食物,打造优质高端水产品生产供应区。

一是稳定现有水产养殖面积。全省水产养殖面积76万公顷。就渔业来讲,滩涂水域就像粮食之于耕地,水之不存,渔将焉附?去年,省和16市、108个水产养殖重点县均经本级政府同意,编制发布了养殖水域滩涂规划,我们将严格落实省、市、县三级布局规划,持续推进水域滩涂养殖登记发证,做到应发尽发,让养殖渔民吃上定心丸,稳定好现有水产养殖面积。

二是稳步拓展深远海养殖。2018年,我国首座自主研发的5万立方米全潜式大型智能网箱“深蓝1号”建成下水,开赴离岸130海里黄海冷水团水域养殖三文鱼,吹响了我省进军深远海的号角,2021年6月成功收获三文鱼15万尾,今年5月份将再次收鱼10万尾。近年来,“长鲸一号”、“佳益178”、国鲍一号、耕海一号、经海系列大型深远海智能网箱相继交付使用。青岛国信全球首艘10万吨级大型养殖工船已于今年“五一”期间下水完成试航。我们将持续支持烟台“百箱计划”、日照“千箱工程”和省海洋集团“牧渔系列”深水网箱等项目建设,打造水产绿色养殖新的增长极。

三是深挖盐碱涝洼地开发利用潜力。我省有盐碱涝洼地近900万亩,盐碱水资源丰富,具有发展水产养殖的资源优势。在菏泽、滨州、东营等沿黄流域筛选中华绒螯蟹、南美白对虾、小龙虾、黄河鲤等品种,重点开展稻渔综合种养、上粮下渔等生态模式的技术创新,努力在节水净水关键核心技术和重要创新领域取得突破。在东营、滨州和潍坊北部区域,充分利用丰富的盐碱地和地下咸水资源,开展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海大集团、恒兴集团等头部水产企业已在该区域布局了一批工厂化园区,在饵料、苗种、养殖、加工等全产业链引领创新发展,将为我省水产品稳产保供提供新动力。

四是扎实做好水产苗种供应。我省是水产苗种选育、生产、使用大省,目前是苗种投放的关键季节,针对各地因疫情对苗种供应、运输造成的影响,我厅一方面及时下发通知,指导各级渔业主管部门主动担当、靠前服务,对需要跨省、跨市运输的,及时与对方所在地渔业主管部门联系,采取“点对点”闭环运输管理;另一方面按照全省物流保通保畅工作机制统一部署,为有跨省运输需求的企业办理“跨省通行证”。全省冬春季共生产各类水产苗种1.2万亿单位,已完成投放约1万亿单位,保障了苗种供应,稳定了全年生产形势。

(来源: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