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06- 16 09: 14: 11 | 来源: 济宁市畜牧兽医事业发展中心 | 浏览次数: | 字体:[ 大 中 小 ] |
近年来,嘉祥县以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围绕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努力打造健康型、安全型、生态型、创新型、智慧型、品牌型“六型”畜牧业,推动全县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一、实施稳产增效工程,着力提升规模化水平。一是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大力实施“按揭畜牧业”,引导规模养殖场(小区)向集约高效、生态循环、绿色养殖方式转变。全县大中型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场达到150家,其中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场4处,规模化标准化程度走在全市前列。二是健全完善全产业链。招引的新希望六和产业集群项目总投资13.8亿元,建设嘉祥新希望六和食品有限公司、年加工肉鸭5000万只;建设六和种猪繁育基地引进种猪7500头、年出栏生猪15万头。实现肉鸭养殖、屠宰加工和生猪繁育等全产业链发展。嘉祥本土企业—济宁天歌养殖有限公司下辖3个标准化生猪养殖场区、1个生猪屠宰厂、2处设施蔬菜种植基地。充分实现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循环利用,成为绿色生态循环大型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成为该县种养结合全产业链发展的示范典型。三是实施稳产保供推进行动。全县2021年新建、扩建大型规模猪场6家,样本村内扩建猪场11家,确保了生猪产业健康发展,嘉祥县连续两年超额完成生猪稳产保供任务目标。为做好猪肉等替代品产业发展,2021年嘉祥县成功争取山东沿黄肉牛产业集群项目,中央预算内资金1772万元,按照山东沿黄肉牛产业发展的“一带两翼三中心”的布局,嘉祥县作为优质肉牛标准化生产翼,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提升肉牛养殖场标准化规模化程度,大幅提高了全县肉牛存出栏量和畜牧业产值,为下步肉牛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
二、实施种业振兴工程,着力提升产业品牌效益。嘉祥县地方畜禽遗传资源丰富,济宁市9大地方品种,嘉祥县拥有4个,且是主产地和原产区。有国家级种质资源保种场3处,其中嘉祥县种羊场被遴选为国家羊核心育种场;拥有省级鲁西黄牛保种场1处,存栏纯种鲁西黄牛400余头;拥有江北最大的肉鸭孵化基地1处—圣和农牧开发有限公司。嘉祥县是全省乃至全国创建国家级保种场最多的县。借着国家重视种业发展的东风,近年来,嘉祥县实施了一系列种业振兴工程。一是制定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开发三年规划,针对每个畜种分别制定优势特色培育方案。下步将出台《嘉祥县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并对优良品种的扩繁实施专项奖励。二是储备3个国家级保种场现代种业提升工程项目,不断提升地方品种资源保护能力。2022年嘉祥县将积极推荐济宁青山羊原种场争创国家羊核心育种场、兴云牧业创省肉牛核心育种场,提高该县地方畜种的核心竞争力。三是加强与科研院校机构合作,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提升纯种品质,加大地方品种商业化培育力度。培育遗传稳定、生产性能优良的新品种(品系)。四是立足资源优势,深入探索对外合作模式。培育一批共建、共创、共享的“土字号”“乡字号”地方名牌,擦亮特色种业强县品牌,打造辐射济宁周边乃至全省的特色畜产品深加工区和高端产品供应区。真正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支撑地方种质资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实施绿色发展工程,着力提升生态化水平。一是成立专班,强化督导,坚决防止污染现象发生。在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山东期间,该县畜牧业领域实现零信访,得到了市县领导表扬。二是财政支持,加快配建。2021年县畜牧中心通过积极争取,市畜牧中心拨付114万元,县财政拨付80万元,用于日常巡查和专业户粪污处理设施配建和提升,筑牢污染防治的基础。三是多措并举,强化源头管控。研究编制《嘉祥县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推广模式》。特别是阳光房式封闭储粪棚得到了上级业务部门的肯定与推广。狠抓农牧循环发展,重点推广可复制的“养殖+”模式和发酵床生态养殖模式,大力发展种养结合,实行“牧场配菜田、菜田带牧场”。积极争取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对259个养殖场处理设施进行提升,新建2处粪污收集中心,真正解决粪污不能随时还田的问题,该项目已通过农业农村部审批。2021年嘉祥县研究出台了《嘉祥县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实施意见》,建立从立项到投产运行的全过程指导监管系统化管理模式,从源头上避免无序发展、被动管理的现象。
四、提高动物疫病防控能力,疫病防控工作成效斐然。一是加强基层动物防疫队伍。2020年初招聘60名村级动物防疫员,在全市率先完成村级动物防疫员改革。制定《嘉祥县村级动物防疫员管理考核办法》,县动物疫病抗体水平持续向好,确保了畜牧业健康发展。二是毫不放松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深入人畜共患病净化,严格落实重大动物疫病常态化防控措施,扎实开展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免疫密度均达到90%以上。三是提高实验室检测水平。2020年投资完成PCR实验室升级改造,2021年6月初,国家动物疫情测报站(山东嘉祥)通过省专家组验收考核。连续多年获得国家动物疫情测报站先进单位。四是扎实开展无疫区创建工作。以建立健全防疫队伍、动物疫病预防、疫情监测预警、防疫应急管理“四大体系”为重点,统筹开展各项工作。2021年11月中旬,嘉祥县代表济宁市作为迎查县区,顺利通过验收,2022年确保通过国家验收。五是强化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2015年建设了嘉祥县惠嘉畜禽无害化处理有限公司,同步完善全县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收集体系。2021年,对公司车间环境、设施进行全面提档升级,对处理体系进行标准建设,完全符合动物防疫和环保要求,确保病死畜禽不流向餐桌。
五、实施质量兴牧工程,守牢安全底线。严格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在自检的基础上与山东拜尔检测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专业质量安全委托抽检合同书。同时,借助县检验检测中心对兽药残留检测,提高畜产品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检频率、覆盖面,每年抽检不少于2000批次,抽检合格率不低于98%,坚决守住了畜产品安全的底线。深入开展“瘦肉精”等违禁品专项整治,提高监测频率和覆盖面。全面推行食用畜禽产品合格证制度,统筹发展和安全,确保不发生畜产品安全事件。
六、实施智慧赋能工程,着力提升信息化水平。一是加快建设“智慧+”畜牧应用平台。嘉祥县将原济宁市畜产品质量监督系统进行升级,打造了嘉祥县畜牧信息化智慧中心,同时对20家规模猪场安装60个摄像头,联入县畜牧信息化指挥中心,实现远程监控,随时掌握猪场生产动态,争取2022年联入市智慧畜牧系统,努力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二是推进养殖档案电子化。首先在保种场、大型龙头企业打造试点,全面实行生产经营信息直联直报,构建畜牧业动态数据库,实现各环节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提高畜禽养殖、疫病防控、检疫监督、畜禽屠宰、监测预警、产品追溯的智能化水平。三是大力推广应用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争创一批现代化智慧牧场。
2022年,嘉祥县将以“严真细实快”的工作作风为保障,以“争一流、争第一、争唯一”的最高要求,坚持绿色、创新、科学发展理念,重点做到产业转型升级、品牌引领带动、种业提质增效,真正实现富民增收,强基固本,全力全速开创嘉祥县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嘉祥县畜牧兽医事业发展中心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