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70000004502198Q/2022-00699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山东省畜牧兽医局 | 组配分类: |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
发布时间: | 2022-09-05 | 有效性: |
2022-09-05 16:20:30 | 来源:山东省畜牧兽医局 | 浏览次数: | 字体:[ 大 中 小 ] |
对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12050423号提案的答复
鲁牧办字〔2022〕19号
尊敬的龙君江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发展生态农牧产业链,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建议》收悉,我局会同农业农村、自然资源、财政等部门认真研究,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局及相关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统筹利用各类政策措施,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工作,聚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一、关于打造六畜兴旺齐鲁样板
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龙头企业带动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工作,全力推进龙头企业高质量发展,建立市级、省级、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三级联创机制,培育了一批畜牧业骨干龙头企业。目前,全省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达到1133家,其中,畜禽、饲料等行业的龙头企业达到296家。2021年,全省新增国家重点龙头企业23家,其中畜禽、饲料行业企业11家,重点龙头企业已经成为带动畜牧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我省也始终将包括生态农牧产业链在内的现代高效农业作为省新旧动能转换基金的重点支持领域,截至2022 年1 月底,省新旧动能转换基金已设立5只现代高效农业方向基金,投资75个项目,投资金额达75亿元,带动社会资本投资242亿元。
下一步,我省将持续加大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发挥带动作用,同时在现有基金框架下,继续发挥省新旧动能转换基金作用,积极向基金管理机构推介畜牧业有关项目,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按市场化原则支持我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二、关于助力打造食安山东
我省始终高度重视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常态化组织开展质量安全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强化检打联动、行刑衔接;创新实施禽蛋“双证制”,实行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电子出证,开展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评价;饲料、兽药、畜禽屠宰等分级监管模式在全国推广;积极推动中兽医药融入全省中医药发展大局,深化抗菌药物减量替代,督促指导查处蓬莱特大制售伪劣兽药案件得到农业农村部主要领导批示肯定。
下一步,我们将督促企业落实兽药GMP要求,完善兽药生产企业原材料进货、出厂销售记录制度;下发《山东省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开展兽药抗菌治理;每年下发畜禽及畜禽产品兽药残留监控计划,并组织实施;印发《山东省饲料兽药生产企业质量安全信用分级管理办法》,每年发布公告,公布年度饲料、兽药生产企业分级评定结果和企业名单;着力解决农兽药残留等问题,持续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三、关于打造五谷丰登齐鲁样板
近年来,我省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摆上全省生态环境保护战略布局,省政府出台专项方案、成立专项小组,“疏堵结合、以疏为主”,推进种养结合、农牧循环。一是协同抓好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指导督促全省3.2万家规模场全部配套建设粪污处理设施,配合省生态环境厅做好禁养区优化调整,全省174个县级区域全部公布禁养区划定方案,划定禁养区6005个、面积3.61万平方公里。二是着力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印发《山东省畜禽养殖生产服务指南》、《山东省优化养殖布局推进农牧循环实施方案》,全省基本确立了散户“就地还田、直接利用”、小型养殖场“自产自销、协议消纳”、大型养殖场“加工制肥、分散利用”、第三方处理中心“集中收集、专业处理、商品生产”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三是突出加快绿色发展。统筹中央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聚焦畜牧大县、粮食和蔬菜主产区、生态保护重点区域,选择基础条件好、地方政府积极性高的县(市、区),整县开展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推动试点县粪肥就地消纳、就近还田。
下一步,我们将根据您的意见建议,积极争取中央和省财政加大对绿色种养循环农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努力扩大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县规模,推进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发展;建设省级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县,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体制机制创新、政策创设,开展种养循环等绿色生产模式试验示范。同时,进一步强化部门沟通协作,指导规模场完善粪污收集处理台账,引导鼓励种植、养殖主体之间签订合作协议,推动以地定畜、以养带种,打造种养结合样板基地,构建种养结合循环发展大格局。
四、关于打造绿水青山齐鲁样板
近年来,我省在这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做好用地统筹规划。2019年,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指导市县在国土规划编制中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省自然资源厅印发了《山东省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导则(试行)》提出各地应在梳理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村民发展意愿的基础上,结合上位规划的要求,提出产业培育的方向和类型,突出产业特色,依托乡村绿水青山、田园风光、民俗文化等资源,把农民致富增收、生态保护与利用、历史文化传承等方面有机结合,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2020年,省自然资源厅、省农业农村厅、省畜牧兽医局联合印发《山东省设施农业用地管理办法》,提出设施农业建设应符合国家空间规划、村庄规划、农业发展规划。市县级相关部门应对本区域范围内的设施农业用地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合理布局设施农业用地,确定设施农业用地的数量和规模。二是将养殖场户购置的“生态化”装备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2021年,省财政厅配合省农业农村厅制定印发《2021—2023年山东省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指导意见》(鲁农计财字〔2021〕8号),将清粪机等饲养机械、有机废弃物好氧发酵翻堆机等农业废弃物利用处理设备、有机肥加工设备等特殊机械纳入农机购置补贴机具种类范围。三是加大装备制造企业的扶持力度。2021年,省财政统筹首台套装备保险补偿、“雁阵形”产业集群培育资金,对阳信县绿色肉牛产业集群、烟台市葡萄与葡萄酒产业集群、威海市先进装备与智能制造产业集群等5个高效农业、高端装备领域的产业集群给予奖补,对雷沃重工、山东五征等公司生产的农业领域首台套装备给予保费补贴。
下一步,省里将指导市县因地制宜做好空间规划编制,统筹处理耕地保护和畜禽养殖等各类农业用地需求,科学布局生态、农业、城镇等功能空间,优化国土空间结构和布局;根据畜牧行业发展需要灵活调整我省农机购置补贴目录,并继续筹集落实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对购买规定范围内“生态化”养殖农机具的个人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给予补贴;继续落实首台套装备保险补偿、“雁阵形”产业集群培育等政策,支持我省装备制造业和高效生态农业加快发展,提升产业链现代化发展水平。
五、关于赋能齐鲁样板高质量发展
我省历来高度重视畜禽种业保护开发工作,2019年以来,先后挖掘枣庄黑盖猪、莱芜黑兔、沂蒙鸡等遗传资源,全省畜禽遗传资源达到35个,初步建立起了涵盖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在内的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开发体系。先后建设国家级畜牧产业集群1个、国家现代畜牧产业园4个、省级产业园21个,沿黄肉牛、胶东肉禽、高端现代奶业等多个百亿级、千亿级产业集群加速隆起,预制菜等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形成了品牌引领、数字赋能、创新融合、集群发展的良好格局。
下一步,我省将继续统筹中央和省级资金,支持市县以畜禽为主导产业创建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通过实施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推进包括畜禽种业在内的畜禽产业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发展,培育畜禽产业经营主体,促进畜禽新品培育、产业升级、由大变强;进一步加大农业良种工程支持力度并向畜禽良种倾斜,推动畜禽良种研发创新和推广;继续支持符合条件的国家级、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开展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支持符合条件的国家畜禽核心育种场、种公畜站、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中心开展种畜禽和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工作。
感谢您对我省畜牧事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省畜牧局 于 周 0531-51788852)
山东省畜牧兽医局
2022年9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