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70000004502198Q/2023-01199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山东省畜牧兽医局 | 组配分类: | 综合分析 |
发布时间: | 2023-12-14 | 有效性: |
2023- 12- 14 11: 20: 58 | 浏览次数: | 字体:[ 大 中 小 ] |
今年以来,我区生猪存出栏稳中有增,猪肉市场供应充足,生猪稳产保供工作稳妥推进。
一、全区生猪保供稳价情况
1、生猪生产情况。2023年前三季度,我区生猪存栏12.91万头、同比增长2.72%,出栏15.65万头,同比减少0.59%;猪肉产量1.18万吨,同比下降1.18%。截止11月底,生猪存栏12.99万头,出栏20.16万头,同比增长2.5%、1.12%。生猪规模场达到102家,完成任务进度102%。
2、猪价下跌。全区生猪生产保持平稳,猪肉及其制品市场供应充足,有效满足了城乡居民生活需要。截至目前,我区三元猪、通货猪肉批发价格分别为14.8元/公斤、24.03元/公斤,分别同比下降29.96%、22.18%,比年初下降13.6%、5.69%,城乡居民用于猪肉消费的成本大幅度下降。一是近期市场消费相对萎靡。受去年疫情影响,百姓消费趋向保守节制,制约猪肉消费导致今年猪肉价格下降。二是传统消费淡季。预计12月中下旬开始腌制腊肉腊肠是猪肉消费旺季,生猪出栏、猪肉消费会大幅上升。
二、存在问题
目前,生猪养殖呈现出低效益、融资难、高风险的特征。
(一)养猪效益低下。今年以来,我区生猪养殖盈利水平整体不景气。虽然明年市场预期较好,普遍预计市场价格整体回升,但养殖场户补栏积极性仍然谨慎。
(二)资金紧张。受前期行情低迷、养殖成本高、贷款压力大等影响,养殖场户普遍资金紧张,尤其是流动资金压力较大,经营相对保守,无力扩大经营。
(三)防疫形势紧张。秋冬季节属于生猪疫病高发期,动物防疫投入和压力较大,防疫成本和损耗增加,推高了养殖成本和养殖风险。
三、对策建议
(一)优化生猪区域化生产。各级要合理配置与区域消费相应的养殖、屠宰、加工等生猪产业要素,减少生猪大流通带来的疫情风险和价格波动。
(二)强化技术指导服务。农业农村、畜牧兽医部门要积极发挥技术优势,加大科技指导服务、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投入力度,抓好养殖、品种、产品三大结构调整,以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为重点,加快品种改良步伐。对生猪龙头企业和市级以上标准化猪场进行重点帮扶,提升生产性能和产能。
(三)出台优惠扶持政策。加强顶层设计,国家、省出台相关扶持政策,促进粮食生产,尤其是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生产,减少对进口的依赖,降低受国际市场的影响。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力提高单位面积粮食产量。扶持激励规模化标准化养猪场扩大养殖规模,审慎补栏,增加存出栏量。
(四)加强疫病防控。加大对生猪疫病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科技投入。加强基层疫病防控人员技术培训,对新建、改造养猪场开展全方位指导服务,增强生猪养殖场户疫病抗风险能力。指导养猪场户转型升级,进行养殖圈舍、粪污处理设施、防疫消毒设施等改造提升,提高疫病防控水平。
生猪和粮食一样,具有安天下的基础性作用,必须保持稳定发展,确保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和市场有效供给。我区将着力解决好良种繁育、疫病防控、先进实用技术推广、标准化规模养殖和产业化经营等关键环节,推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兰山区农业农村局 刘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