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70000004502198Q/2023-00641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山东省畜牧兽医局 | 组配分类: | 综合分析 |
发布时间: | 2023-07-25 | 有效性: |
2023- 07- 25 09: 34: 11 | 浏览次数: | 字体:[ 大 中 小 ] |
一、临淄区奶业发展现状
临淄区乳业发展以奶牛养殖场为主,截至2023年二季度末,全区奶牛存栏2788头,存栏100头以上的规模奶牛养殖场5家,规模养殖场奶牛存栏1700头左右,占全区存栏的61%。由于近几年乳制品行业价格持续低迷,大企业的转型升级,很多养殖户纷纷退出市场,奶业发展业态出现下滑,主要存在以下两个特点:
1、受市场发展需要,养殖规模逐步由家庭养殖户过渡到规模化养殖场,但以原奶生产为重点,除个别养殖场设有奶吧外,生产生鲜乳均交售乳品企业。
2、乳业发展趋势出现下滑。我区生鲜乳企业由2011年的17家缩减到2023年的6家,奶牛存栏从11000头下降到不足3000头,存栏量整体下滑;2022年,我区生鲜乳总产量约1.44万吨。
二、存在问题
1、养殖成本总体高位
我区奶牛养殖饲料主要包括苜蓿、干草、豆粕、玉米、青贮饲料等几种,个别购置成品饲料。其中苜蓿、豆粕价格居高,苜蓿主要依赖进口,约3500元/吨,豆粕价格则在4300元/吨,成品饲料价格在3800元/吨左右。饲料成本、人工成本等随着近几年发展不断攀升,致使生鲜乳成本水涨船高。目前我区生鲜乳成本约3.8-3.9元/公斤。与发达国家相比,成本毫无优势。
2、奶价常年低迷,奶企亏损连连
面对高成本、低迷的奶价阴云一直笼罩,我区目前生鲜乳收购价格均价在3.6元/公斤左右,相比于3.8元的成本,均处于亏损状态。
由于原料奶定价机制不完善,奶农不能获得加工升值的利润再分配,大企业的市场需求量严重牵制养殖场的发展,奶业的发展受市场影响很大,抗风险能力低,养殖场经营自主权弱。我区乳品收购加工企业少,主要交山东得益有限公司。乳品加工企业与奶畜饲养者之间没有形成利益共同体,奶业尚未形成可持续稳定发展的机制。奶牛养殖场与乳品企业签订长期购销合同后,生鲜乳价格由乳品企业全权决定,奶牛养殖场无价格参与决定权。并且在奶业销售淡季,乳品企业为限制收购量,乳品加工企业在我区缺乏竞争,是我区奶业发展的不利因素之一。
3、扶持政策少,项目扶持力度弱
政策扶持方面,目前相关扶持政策较少,覆盖面窄,致使很多奶牛养殖场享受不到政策红利。目前我区奶业方面财政支持项目仅有中小牧场奶业改造提升项目。且项目补贴资金在10-20万元/场,资金量少,带动作用弱,且奶价低,奶农改扩建的意愿也不强烈。
4、奶牛饲养管理缺乏科学规范和引导
奶牛的营养条件和生存环境以及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奶牛的健康与否。现阶段我区奶牛养殖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过渡,但仍存在部分养殖户饲养防疫、用药等不规范,疫病防控意识薄弱,养殖场的药房、饲料仓库、挤奶设备和生鲜乳贮存设施参差不齐,养殖场环境卫生较差,易造成奶牛乳房炎发病率高、奶牛淘汰率高、原料奶质量差一系列问题。
5、科技水平低,研发力量薄弱,难以支撑奶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科技人才、技术、资金投入的不足,奶业科技研发创新、引进集成和示范推广能力低下,且相互脱节,缺乏一支贯穿整个科技过程、稳定的高素质科技人员队伍,难以引领奶业产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通过遗传改进提高奶畜生产水平和牛奶质量的能力差;先进的饲养管理技术和工艺普及率很低,优质饲草种植推广速度缓慢;奶制品新产品的研发创新能力明显不足。
6、乳制品消费能力差,市场销售潜力欠开发
消费方面,影响乳品消费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消费习惯和消费偏好、人均收入、消费意识、乳品质量、销售服务等。传统消费习惯和消费偏好是决定乳品消费的最重要的因素。消费量低、消费品种单一、消费结构不尽合理、区域消费不均衡、城乡差异大、没有消费习惯等问题在我区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据调查,我区人均乳制品消费量约18公斤/年,消费支出200元/年,整个乳制品消费结构中,液态奶和奶粉的占比较高。就全国范围看,我国乳制品可细分为白奶及乳饮料、酸奶、奶粉、奶酪、黄油等,从消费结构来看,白奶及乳饮料消费金额占比最高,达42.56%,其次是奶粉,占比为30.72%,酸奶占比第三,为24.05%。液态奶仍是我国乳制品市场的主力产品。同时,传统的消费模式主要集中在肉制品和禽蛋方面,奶制品的消费人群则大部分为老年人和儿童。消费需求量低下,消费潜力亟需挖掘。
三、相关建议
1、加大政府扶持力度,鼓励支持规模化、标准化奶牛养殖场发展改造升级,优化奶业的生产组织形式,提高生产设施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拉大“成本地板”与 “售价天花板”的利润空间,增强抵御市场和国外乳制品的冲击能力。
2、发展优质饲草。加大优质饲草种植支持力度,提升优质饲草自给率;建议政企联动创立草业基金,优化补贴政策,创新饲草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加大饲草种植技术攻关,切实提升我国草业发展竞争力。
3、加大科技投入,壮大研发力量。加快奶业科技研发创新,稳定的高素质科技人员队伍,通过遗传改进提高奶畜生产水平和牛奶质量,普及先进的饲养管理技术和工艺,提高奶制品新产品的研发创新能力。
4、政府部门要加强乳品营养知识宣传和消费引导工作,改善国人膳食结构,提振消费量,挖掘市场消费潜力,为乳品销售提供便利渠道。
(临淄区畜牧渔业农机服务中心 房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