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东营市坚持“三个推进”智慧赋能现代畜牧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2023- 09- 20 14: 04: 38 来源: 东营市现代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东营坚持数智赋能现代畜牧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山东省智慧畜牧业务支撑服务系统的推广应用,加大智能化装备、技术、模式的深入应用,促进数字技术与现代畜牧业深度融合,智慧赋能全市现代畜牧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实现稳中向好、进中提质。

一、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场数智化升级。坚持用先进科技装备武装现代畜牧业,全市畜禽智能化养殖装备应用涵盖了环境控制、饲喂管理、粪污清理、疫病监测、智慧牧场管理等主要环节,大大提高了养殖效益和产业数智化水平。2022年,全市现代设施畜牧养殖高效增加值18.89亿元,占全市现代设施农业高效增加值的58.63%,智能养殖装备使用比例均达到 90%以上。加快推进奶业数智化发展,全市规模奶牛场全部配备了全混日粮机(TMR)、奶牛发情监控系统、规模化牧场管理系统等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科技装备。全市6个万头奶牛牧场全部实现智能化管理,山东华澳大地整合搭建了国科奶牛中央厨房、恒源信物联网环境监控系统等一系列自动化设备和专设信息管理系统,整体生产效率提高15%以上,牧场人工成本减少12%,奶牛发病率减少近50%,年降本增效综合效益达600万元。华澳大地荣获全国“畜牧业数字化转型样板场”和“畜牧业信息化种子工程样板场”。 全市大中型规模肉禽、蛋禽场、生猪全部应用了全程数字化管理,实现了自动温控、自动饲喂、自动光照、自动通风和自动清粪等,出栏能力占到全市出栏量的80%以上。

二、加快推进产业链数智化转型。积极推动数字技术在畜牧业生产、加工、销售等各环节全链条的广泛应用,提升产业发展质态和效能。积极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加快全产业链数字化改造,立足前端饲料兽药和后端屠宰、加工、冷链物流等重点环节,加大新工艺研发应用和设施设备升级,建设智能化生产车间和智能物流配送体系,强化数据集成和信息互联。全市省级智慧畜牧业应用基地发展到7家、智能牧场发展到4家。黄河口滩羊产业园与华为、中国广电等加强技术合作,加快区块链、5G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 建立大数据驾驶舱、标准化养殖、全生命周期追溯三大系统,研发“羊买买”电商平台,实现了黄河口滩羊产业园区整体数字化运营,构建了标准化养殖过程全监控、防疫屠宰加工流程全记录、产品产供销环节全追溯的追溯体系。目前,平台已入驻养殖户2100余户,实现6000头成年活畜的日交易量。

三、加快推进管理服务数智化提升。加快山东省智慧畜牧大数据平台的推广应用,构建优质高效的管理服务新体系,推动智能化服务转型升级。组织召开全市“智慧畜牧 助力乡村振兴”座谈会,综合运用“云课堂”等线上、线下方式,大力推动智慧畜牧新技术、新装备、新业态的推广应用,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12期,受训人员达到1500余人次。制定印发《关于深入开展智慧畜牧业务支撑服务系统“推广应用年”的通知》,扎实做好山东省智慧畜牧业务支撑服务系统的推广应用,分县区组织召开智慧畜牧业务支撑服务提醒专题培训,扎实推进养殖主体赋码工作,养殖主体全部实现一场(户)一码,为实现经纬度天地图定位,打造动物检疫、一体化追溯、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等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全市6644个养殖场(户)、35个动物检疫申报点、184名官方兽医、12家畜禽屠宰场、4个无害化处理厂、163个备案运输主体、267辆畜禽运输车辆全部纳入“鲁牧云”系统备案管理。4家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厂完成智慧化改造,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实现了从养殖场报备、无害化处理厂收集、处理,保险公司理赔等全环节的数字化监管。积极推进行业监管数字化进程,积极推动畜禽检疫监督数字化管理,在全省率先开展产品B证试点工作,全面推进动物B证数字化工作,全市畜禽出栏检疫监管、监督管理全部实现数字化监管,畜禽及其产品“来源可溯、去向可查、责任可追”。

      (东营市现代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