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10- 22 09: 29: 30 | 来源: 江西日报 | 浏览次数: | 字体:[ 大 中 小 ] |
党建引领是确保基层协商民主正确走向的“定盘星”和“金钥匙”,党建引领基层协商有利于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进而点燃推动基层协商民主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引擎”。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对不断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提出了五方面要求,为新时代推进党建引领基层协商民主走深走实指明了行动方向。
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制度安排。要把提升政治引领力作为基层党建的重点任务,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推动基层协商制度向纵深发展。一是以党建引领站稳人民立场。深刻认识基层协商对于保障人民主体地位、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重大政治意义,引导基层政府、村级组织和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民主协商意识和沟通对话意识,在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坚持优先以协商的方式解决问题。二是以党建引领凝聚协商共识。协商议事应注重引导群众理性表达诉求,把问题反映在基层、协商在基层、解决在基层,形成有序参与、平等议事、凝聚共识的良好局面。要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统一,确保基层协商依法开展、有序进行。三是以党建引领推动责任落实。要传导责任压力,将基层协商民主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考核重要内容,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措施保障基层公共事务进行“主动协商”“应商尽商”。
统筹完善协商民主体系。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一是强化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有效解决“协商难启”问题。要完善基层党组织全面领导机制,以基层党建网格化推动基层协商工作力量“向下扎根”。基层党组织要以搭建多元协商平台、组建专业协商团队、明确具体协商内容、规范协商程序流程为重点,制定出台基层协商治理实施方案和指导细则,做到协商应启能启、应启尽启。二是拓宽协商渠道,有效解决“协商难继”问题。基层协商包括乡镇(街道)协商、行政村(社区)协商、企事业单位协商等,要重点针对基层群众提出的协商议题,根据议题不同内容与发生情境,选用适宜的民主协商渠道,并针对性地制定普通协商程序、简易协商程序和应急协商程序等,保障协商有序进行下去。三是转变协商形式,有效解决“协商难聚”问题。要发挥好基层协商渠道灵活、开放的优势,将协商场域转移延伸到田间地头、院坝家庭和企业、社团、学校、医院等,做到就地、就近、方便协商。
着力健全协商民主机制。要通过加强党的作风建设、队伍建设,不断创新和完善富有操作性的基层协商民主运行机制。一是健全基层协商民主运行机制。要把基层民主协商实践落实到政治参与的全过程,包括主体参与、议题采纳、运行程序、落实反馈、成效评估等各环节,力戒“认认真真”走过场的形式主义,确保协商工作高效有序推进。二是完善基层协商民主互动机制。要着力推动基层协商与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社会组织协商等协商体系有效衔接,推动城乡协商互帮互学、互促共进,联动开展专题协商议事活动,实现党建互联互动、事务共商共促。三是探索基层民主协商协同机制。基层党组织要进一步发挥政治凝聚力,推动基层法庭、检察室和人民调解室等专业力量走进、参与基层协商,助推协商过程和议事内容依法依规、协同高效。
不断拓展协商方式和平台。基层协商民主不仅要追求有没有,还要注重好不好、优不优,要把协商民主制度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一是创新协商平台。在推进传统协商平台载体化、制度化发展的基础上,以搭建区域化党建平台带动打造基层协商平台,与政协、高校、智库等单位合作,创新打造一批群众聚集度高、认可度高的协商议事新平台。二是提升议事能力。由基层党组织牵头制定完善协商成果实施方案,明确各方权责,确保协商成果落地见效。加大对城乡社区干部、党员、村居民代表、网格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城乡基层干部和群众深度参与议事的能力和水平,增强协商发言的专业性和针对性,避免“各说各话”现象。三是优化协商方式。在基层运用好“座谈式”协商、“院坝式”协商、“串门式”协商,推广常态化“云协商”,拓展网上议事空间,实现“面对面”与“键对键”双向互动协商,提升协商效率和质量。推动形成基层党组织领导、村(居)民委员会负责、各类协商主体共同参与的常态长效协商工作机制。
积极营造良好氛围和条件。良好的协商氛围既能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又能确保协商过程理性有度、合法依章。必须更加突出党建引领功能,确保在党的领导下“协”有呼应、“商”出成效。一是培育协商文化。要深入宣传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真谛,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兼容并蓄、求同存异等思想品质,主动营造尊重协商、倡导协商的基层文化和社会环境。二是加强监督反馈。基层党委政府要积极开展群众线上线下评议,畅通群众问题反映渠道,通过党小组领衔开展视察监督、会议监督等方式,对民办实事项目进行跟踪问效。在此基础上,制定基层协商议事工作综合评价评比办法,从组织领导、制度完善、协商开展、成效发挥等维度进行指标评估,确保基层协商民主见行见效。三是强化法治保障。要坚持将规则治理作为基本要素和原则,将规范化的民主协商规则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推动各方协商主体在法治框架内行使权利、主张权益,不断增强基层协商民主实践的刚性和规范性。
(作者单位:中共江西省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