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济南市持续推进能力建设四提升全力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
2024- 08- 02 14: 42: 52 来源: 济南市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近年来,济南市农业农村局在省畜牧兽医局的坚强领导下,立足全年不发生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中心任务,持续推进“基层监管、数字监管、监测服务、品牌建设”等四个方面能力提升,保障全市畜产品安全质量稳中有升。

坚持精准管控、强化评价,持续推进基层监管能力建设。针对基层监管力量薄弱、防管员管理不规范问题,制发《济南市农业农村局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物防疫与畜产品质量安全防管员管理细则》,统一量化管理评价办法,将防管员工资、奖励、续聘等与评价结果挂钩,确保防管员能持续高效地发挥监管效能;印发《农产品质量安全防管员应知应会内容汇编》手册,明确基层监管网格划分和防管员工作职责;转变管理模式,由“县聘镇用”两级管理转向市、区县、街镇“三级共管”。2023年,累计开展养殖场户、屠宰厂点、无害化处理厂、饲料兽药生产经营等各类主体巡查排查24.52万场次,累计排查场点畜禽动物5026.84万头(只),发放畜产品质量安全明白纸、张贴挂图等宣传材料15.6万份,举办各类培训班129场次、培训11.04万人次。

坚持双向监督、动态管理,加快推进数字化监管转型。针对数字监管平台应用率不高的问题,制发农产品质量安全数字监管平台应用评价管理工作,细化平台使用、入网管理、检查巡查频次、检查主体覆盖率、被监管主体合格证开具和农产品速测等6级评价指标,线上实时调度、线下随机抽查,双向管理,确保管理评价工作落到实处。累计上传各类信息270余万条,其中农畜产品快速检测221.5万余个、电子合格证53.6万余张、检查巡查信息2.6万余条。“农产品质量监管及承诺达标合格证开具”被市大数据局评为“数据创新应用典型场景”,山东优亿鲜被评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良好追溯检测试点。

坚持问题导向、查改结合,全面提升农产品监测服务效能。针对农产品检测覆盖面低,问题发现率不高的问题,创新性开展第三方检测机构评价,通过建立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流程图,规范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检工作流程;通过建立监测工作配档表,按月、按区县、按抽样重点分配任务;通过常态化开展飞行检查和样品复测,强化对第三方检测服务管理;通过组织区县防管员与第三方机构开展抽检工作互评,及时规范抽检行为,对连续两个任务周期内问题发现率为0的第三方机构进行约谈。全年共计开展市级以上定量检测20次,抽检畜产品2000余批次。充分发挥快速检测的监测“雷达”作用,在86个涉牧街镇建立了畜产品质量安全快检室,立足镇街速测筛查为主的监测功能定位,不断扩大畜质量安全监测范围,确保“兽药残留超标检得出”。

坚持标准引领、典型引路,深挖农产品质量品牌潜力。针对农产品标准化水平不高、品牌效益低问题,坚持以集约化、标准化、智慧化、生态化转变为引领,深入推进畜禽标准化示范场创建。截至目前,全市规模养殖场共计1150家,规模化比重达到83%。累计创建市级以上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476个,其中国家级32个,省级107个。福康黑猪肉、安普瑞鸡蛋等一批绿色、有机食品通过认证,徒河黑猪、莱芜吉山黑鸡、莱芜黑兔、莱芜猪、莱芜黑山羊等获得全国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马山鲜鸡蛋、莱芜黑猪等29个优质农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认证总量居全国前列。积极引导获证企业做好企业宣传和品牌打造工作,2家企业产品获得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产销对接展会最受欢迎产品奖,5家企业在全省第一、二届畜产品品质评鉴大赛中获奖,夯实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

下一步,济南市农业农村局将继续强化“泉农通”数字监管平台应用和管理,全面推进数字监管与防管员绩效评价、产品质量认证、示范基地创建和合格证制度落实“四挂钩”,落实监测工作配档表,确保完成1.8批次/千人和监督抽查比例不少于20%的任务指标。持续抓好市级地方标准规范制修订、“三品一标”农产品质量认证、标准化示范基地创建等工作,提升绿色优质畜产品供给能力。坚持“一盯到底务求见到实效”,持续严打禁限用药物违法使用,严控常规药物残留超标,筑牢畜产品质量安全防线。

(济南市农业农村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