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不断夯实主要畜禽监测调查基础
2024- 08- 27 10: 00: 06 来源: 中国畜牧兽医报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主要畜禽监测调查是一项重要的国家调查,为各级政府科学制定畜牧业发展政策、进行宏观调控提供重要依据,也是反映农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就夯实主要畜禽监测调查基层基础谈几点看法。
  建好调查户生产记录台账
  目前的主要畜禽监测调查由辅助调查员每季度入户进行现场调查,调查方式主要以调查户对当季畜禽存栏和出售等数据凭回忆来填写,这样面对长达3个月的生产和经营情况往往存在记不清或记不准的情况,容易造成调查数据漏报和错报,导致调查监测数据不真实或不全面。
  针对上述问题,最直接且有效的方法就是统一规范印制《主要畜禽调查养殖记录台账本》发放给调查户,实施主要畜禽监测记账式调查,由辅助调查员认真组织开展好台账填写业务培训工作,统一规范台账的填写流程和方法,指导调查户按照生产和出售发生时间及时进行记录,扎实做好自繁自育、外购仔畜(禽)、出售畜禽的数量和重量等变动情况的记录,以调查户所填写的养殖记录台账的真实准确,确保每季度辅助调查员入户调查时,依据台账来逐一填写调查监测数据,进一步确保源头数据的全面性和真实性。
  规范管理大型畜禽养殖档案
  《畜禽养殖档案》作为畜牧业发展主管部门统一制定的行业部门统计资料,主要目的是对具有一定规模的大型养殖场生产进行日常有效监测。目前,主要畜禽监测调查对所有达到标准的大型规模养殖场(户)进行调查,尤其是大型户养殖数据在调查监测数据中所占比重较大,其数据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主要畜禽监测调查数据质量。
  因此,要充分发挥好畜牧兽医部门的主管作用,推动县畜牧兽医站领导班子和乡镇畜牧站长包抓到每一个养殖场,做好日常督促检查,精准指导大型养殖场规范填写养殖档案,严格按照规定的标准和发生时间及时规范填写,对未按要求建立养殖档案的养殖场户,农业农村部门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第六十六条进行处罚。
  要进一步规范养殖场的档案管理,严格要求养殖场主或有关统计人员在第一时间详细记录畜禽生产销售具体情况,准确反映畜禽进出场和繁殖日期、饲料兽药投入品购买和消耗使用、检疫免疫、无害化处理等全过程,确保大型养殖场有关生产和销售档案的每一笔信息记录及时准确,为每季度辅助调查员填报数据提供可靠依据。
  加强调查员和辅调员管理
  优先选聘思想觉悟高、工作责任心强、敢于担当作为的村社干部为辅助调查员。加强对调查员的管理,健全主要畜禽监测工作各项管理制度,督促调查员务必把握住季末25日为调查时间节点,必须在25~28日完成入户核实登记和录入工作,并认真准确填写主要畜禽监测调查入户记录。建立和完善辅助调查员岗位职责,辅助调查员要负责指导养殖户建好养殖记录台账,做到养殖台账记录准确、及时、完整,并认真审核各项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确保统计调查流程规范、资料完整、数出有源、数出有据。
  做好各级业务培训和指导
  市级调查队要做好对县级统计局(调查队)分管领导、统计业务人员、大型养殖场负责人及辅助调查员的业务培训,通过集中培训、以会代训方式,使参训人员熟练掌握主要畜禽调查业务知识。在培训内容上要注重现场教学和交流互动,提高培训成效,促使所有辅助调查员和县级局队有关业务人员都能够准确理解统计调查指标涵义、指标范围、计算方法、逻辑审核关系等业务知识,提高操作技能和水平。加大督促检查和业务指导力度,市、县统计调查部门每季度要开展数据质量核查和陪访调查工作,坚持在调查现场边检查边指导,针对检查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落实,全面提高调查业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及业务技能。
  (肖平  作者单位:国家统计局陇南调查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