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70000004502198Q/2025-0055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山东省畜牧兽医局 组配分类: 通知公告
发布时间: 2025-10-13 有效性:

应对秋季阴雨天气生猪养殖技术指导意见
2025- 10- 13 14: 46: 17 来源: 省畜牧总站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应对秋季阴雨天气生猪养殖技术指导意见


受副热带高压偏北与冷暖空气对峙影响,近期我省持续阴雨,气温骤降、湿度增高,导致猪舍环境恶化,猪群应激增强、饲料霉变风险加大、病原微生物繁殖加速,对生猪健康养殖构成严峻挑战。为科学应对阴雨天气不利影响,保障猪群健康,山东省生猪产业技术体系、山东省畜牧总站、山东省畜牧协会联合,特制定本技术指导意见,供各养殖场(户)参考。

一、检修设施设备

1.修复加固栏舍围墙。对受损栏舍、围墙及时修复加固,确保结构安全,尽快恢复生产。

2.修补防水排水系统。及时修补猪舍屋顶、地面缝隙,疏通舍内外排水系统,清理积水,严防雨水倒灌及地面返潮,确保无渗漏。

3.检修运行应急设备。全面检查供电、供水、通风、清粪等设备,确保运行正常;提前配备发电机、抽水泵等应急设备,防范断电、积水等突发情况。

二、强化环境调控

1.加强粪污清理。每日及时清理粪便、剩料及污水,适当增加清粪频率,减少有害气体产生和病原滋生,保持栏舍干燥。

2.科学组织通风。采用风机与自然通风结合方式,将舍内湿度控制在60%~70%。白天适时开启门窗或启用风机加强换气;夜间关闭门窗防贼风,选择中午高温时段定时短时通风,降低湿度并排出氨气。

3.精准管控舍温。避免低温高湿环境,按猪群生长阶段精准控温:新生仔猪舍28-32℃,断奶仔猪舍22-25℃,育肥猪舍18-25℃,母猪舍16-22℃。通过加装保温灯、挡风板等缩小昼夜温差,有条件的可安排提前供暖。

4.强化除湿措施。产房、保育舍等关键区域优先强化除湿,可启用除湿机,或铺设木屑、稻壳等吸水性垫料(定期更换),也可放置生石灰、除湿剂,降低空气湿度。

5.规范消毒程序。选用过硫酸氢钾、戊二醛等耐潮广谱消毒剂,每周全面消毒1~2次,发病后增至每日1次。重点消杀料槽、饮水器、排污沟、车辆、用具及人员通道等关键区域;猪场周边撒生石灰强化隔离。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制消毒剂,防止病原产生耐药性。

三、科学饲养管理

1.优化养殖密度。根据饲养环境适当降低密度,按体重、健康状况分群管理,减少群体应激。

2.严控饲料霉变。饲料原料及成品料储存于地势高燥、通风良好、排水方便的库房,地面加垫木板或塑料托盘,避免直接接触潮湿地面。严格控制库存,遵循“先进先出”原则,缩短库存时间;避免使用高水分新玉米,优先选用干燥陈玉米。配合饲料中按需添加合规防霉剂(如丙酸钙、山梨酸钾)或抗氧化剂,严禁饲喂霉变饲料。

3.强化营养供给。保证营养均衡,适当提高饲料能量水平(添加1%~2%油脂),确保蛋白质、维生素(以A、E为主)及矿物质(以硒、锌为主)充足。

4.加强应激防控。饲料或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维生素C及黄芪多糖等缓解应激;添加益生菌、中药等调节肠道健康。针对细菌性疫病高发风险,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安全有效的抗菌药物,做好药物预防与保健。

5.保障清洁饮水。保证充足清洁饮水,定期检测水质,严禁饮用雨水或地表积水;日常检查饮水器,防止堵塞,确保出水正常。

四、加强健康管理

1.强化生物安全管理。严格限制非必要车辆、人员入场,物资传递须经消毒处理;人员进场前执行隔离、淋浴、更衣及消毒程序,车辆进出全面喷洒消毒。

2.加强有害生物防控。安装防鸟网、防蚊网,喷洒杀虫剂控制蚊蝇幼虫滋生;定期投放灭鼠药,强化灭鼠,防止猫狗等动物入侵。

3.规范免疫与驱虫。严格执行免疫程序,对猪瘟、口蹄疫、圆环病毒病等开展补免,重点加强支原体肺炎、传染性胸膜肺炎等呼吸道疫苗接种,确保抗体水平达标。秋季实施全面驱虫,选用安全高效药物,控制体内外寄生虫。

4.强化日常巡查。每日密切观察猪群精神状态、采食量、粪便、呼吸及姿势,重点排查咳嗽、体温升高(超过40.5℃)、腹泻、流产等异常症状,发现问题立即诊治处理。

5.开展动态监测。对接专业疫病监测单位,定期开展抗原抗体检测(如非洲猪瘟、蓝耳病)及寄生虫的监测;发现疫情按程序上报,并按要求规范无害化处置。

各养殖主体须高度重视阴雨天气应对工作,结合本场实际落实技术措施。各级畜牧技术推广机构、协会等应加强指导服务,及时解决生产难题。


山东省畜牧总站

2025年10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