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2- 12 10: 05: 04 | 来源: 大众日报 | 浏览次数: | 字体:[ 大 中 小 ] |
2月11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抓改革创新 促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介绍山东省创新生态环保国际合作、构建生态环境治理新格局情况。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山东省将深化制度型开放改革,强化“外事+生态”工作机制创新,深入推进生态环保国际合作,提高山东省生态环保领域对外开放水平。
“生态环保国际合作是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共同需要,是应对生态环境挑战的必然选择。”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伍其东介绍,2024年,山东省生态环保国际合作工作取得丰硕成果:成功举办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绿色发展论坛等一系列高规格外事活动;与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青岛市政府共同签署《共建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生态环保创新基地(山东)战略框架协议》,推动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生态环保创新基地落地山东;开通运行省级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和环保产业发展综合服务平台,发布《山东省绿色低碳技术成果目录》,推介山东省250余项先进技术成果,强化生态环保科技国际推广交流;与日本、韩国、挪威、上合组织国家建立国际合作机制,生态环保产业国际合作日益密切等。
为深入推进生态环保国际合作,今年山东省将整合生态环保优质外事资源,加快形成生态环保对外合作优势资源聚集区,培育一批特色鲜明、亮点突出、示范带动能力强的生态环保国际合作样板标杆。发挥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生态环保创新基地作用,着力打造与上合组织国家的生态环保信息交流与共享窗口、生态环保人才培养及能力建设平台、环保技术示范推广平台、绿色投融资和产业合作平台,建设面向上合组织国家的生态环保交流合作、技术创新与产业实践的旗舰品牌。
利用与日韩、中亚等合作机制和平台,山东省将深化生态环保地方合作交往,推动地方高层互访,举办鲁韩环保20周年活动,巩固发展友好关系。推动重点领域合作,围绕应对气候变化,加强与太平洋岛国合作,打造国际零碳岛,推动成立国际零碳岛屿联盟;围绕生物多样性保护,推进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生物多样性金融项目,探索构建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金融体系;围绕环保产业合作,与挪威、韩国等举办产业交流活动,积极推动生态环保民间交往。
据介绍,为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国际零碳岛屿合作倡议应运而生。烟台于2021年提出建设“长岛国际零碳岛”,提出“到2035年长岛全域温室气体实现净零排放”目标。目前,已实现车辆全域管控、新能源公交全域运行、清洁供暖全域替代、生活垃圾分类和污水处理全域覆盖。大黑山岛被认定为我国首个负碳超过2000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海岛,孙家村“近零碳社区”入选生态环境部绿色低碳典型案例。(记者 张文婷 孙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