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3- 05 10: 46: 33 | 浏览次数: | 字体:[ 大 中 小 ] |
一、育成国审新品种—康大麻色肉兔配套系。该配套系是基于我国肉兔生产和市场多元化需求,应用现代育种技术育成的国内外首个高效优质、肉皮兼用的肉兔配套系。其生长速度、料重比等主要指标达到主流配套系品种水平,生产适应性好,养殖成本低,肉质佳,毛皮附加值高,符合我国鲜活兔消费习惯和毛皮市场需求。2024年11月通过国家新品种审定(农07新品种证字第12号),填补了麻色肉兔配套系的市场空白。
二、研发成功全球首个家兔基因组选择技术及育种芯片。在家兔领域建立了全球规模最大的基因组育种参考群,率先开发了基于低深度测序的基因组选择技术,研发出“兔芯一号”、“中兔一号”和“玉兔一号”。其中“兔芯一号”为50K多功能芯片,适用于家兔品种鉴定、基因组育种、保种分析、遗传研究等场景;“中兔一号”、“玉兔一号”均为10K芯片,分别适用于肉兔、长毛兔的基因组选择育种。该芯片填补了全球空白,已被多家科研机构和育种单位使用,为家兔精准育种和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工具平台,标志了我国走在家兔基因组育种的前沿。
三、全球首个发现狐逆转录病毒病并开展病原学研究及快速诊断净化技术应用。狐“大肾病”是在分窝前后出现的一种表现为消化不良、生长发育停滞、肾脏肿大的新发疾病,目前尚无具体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已给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团队国内外首次确诊诱发狐“大肾病”的病原,分离得到狐逆转录病毒(PreXMRV-20),首创PreXMRV-20在狐原代肾细胞传代培养工艺,通过解析该病毒宏基因组,建立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快速诊断方法,并申报专利,填补国内外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