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首创“五段式”分时电价 这样用电更划算
2025- 04- 16 09: 06: 30 来源: 大众日报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分时电价政策优化后,山东午间新能源消纳能力增加约583.87万千瓦,晚峰用电负荷转移约225.51万千瓦,分别占历史最大午、晚峰负荷的5.1%和2.14%。

●对电动汽车个人充电桩单独设置了23:00至次日7:00的低谷时段,电价低至每度0.38元,在10:00至15:00设置了低谷、深谷时段,深谷电价低至每度0.2元左右。将充电桩设置在低谷、深谷时段自动充电,按照每周充一次计算,全年充电电费可降低30%左右。

“以中国重汽集团用电量最大的成型厂为例,今年我们通过合理调整生产,优化产线时序,将高耗能核心设备中频炉调整为低谷时段升温(用电负荷高),高峰时段保温(用电负荷小),实现用电避峰就谷,一季度电费降低120万元。”在省政府新闻办今天(4月15日)举行的发布会上,中国重汽集团总经理助理赵尔相现场亮出了分时电价的“经济账”。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山东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建立并实施了“五段式”分时电价机制,运用价格杠杆引导“错峰用电”,既帮用户省钱,又减轻电网压力,促进新能源消纳。分时电价政策优化后,山东午间新能源消纳能力增加约583.87万千瓦,晚峰用电负荷转移约225.51万千瓦,分别占历史最大午、晚峰负荷的5.1%和2.14%。在新能源年均增长1500万千瓦的情况下,山东电网新能源利用率连续多年保持较高水平。

所谓“五段式”,就是将一天分为尖、峰、平、谷、深谷五个时段,根据不同时段的电力供需情况,实行差异化的电价政策。

山东在工商业领域率先执行“五段式”分时电价,适用于全体工商业用户,企业可以通过优化用电时间降本增效。对农业生产领域而言,2024年省发改委将政策执行范围扩大至全省农业、林木培育和种植等7个农业生产领域,时段划分与工商业一致,电价标准分别为每度0.86元、0.7元、0.52元、0.36元、0.19元。在与每个人关系最为密切的居民生活领域,现阶段山东将居民家庭分时电价暂分为峰、谷两段,其中峰段为8:00至22:00,电价为每度0.58元;谷段为22:00至次日8:00,电价为每度0.37元。

值得关注的是,山东对电动汽车个人充电桩单独设置了23:00至次日7:00的低谷时段,电价低至每度0.38元,在10:00至15:00设置了低谷、深谷时段,深谷电价低至每度0.2元左右。省发改委副主任刘勇作了初步测算:“电动汽车用户可将充电桩设置在低谷、深谷时段自动充电,按照每周充一次计算,全年充电电费可降低30%左右。”

分时电价不是一成不变的。山东根据不同季节的供需特性,建立了动态调整机制。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总会计师武健介绍,国网山东电力具体负责峰谷时段测算调整,每年11月份发布次年时段划分情况,年内可根据实际情况提前一个月进行动态调整,引导用户根据自身用电情况在谷段用电,精准契合当月供需情况。

新能源的“随机性、波动性、间歇性”特点对电网调节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五段式”分时电价大幅拉大了电价浮动幅度,起到了很好的引导和调节作用。以工商业为例,高峰时段电价在平段基础上上浮70%,低谷时段下浮70%,尖峰时段上浮100%,深谷时段下浮90%,引导用户主动调整生产时序,积极消纳新能源弃电。“2024年,通过分时电价引导,山东增加风光等新能源消纳量23亿千瓦时,调节作用十分明显。”省能源局副局长岳建如介绍。

随着气温逐渐回暖,全省即将迎来夏季用电高峰。初步预测,今年全网最大用电负荷将达到1.22亿千瓦、同比增长6.53%,需要进一步发挥分时电价政策作用,引导用户错峰就谷用电,助力全省电力安全稳定供应。

刘勇介绍,下一步山东将引入虚拟电厂、分布式聚合商等更多竞争主体,完善电力现货市场与分时电价机制的协同运行,打造更加灵活、高效的市场环境。加快智能电表等设备升级,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精准分析用户用电行为,为企业提供个性化负荷管理方案,助力用户进一步降本增效。(记者 陈晓婉)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