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技能人才总量达460万人
2025- 05- 21 09: 05: 12 来源: 大众日报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记者从5月20日举行的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发布会上获悉,山东省聚焦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服务等全链条,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全力打造技能人才集聚新高地,培养造就了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产业大军。截至目前,全省高技能人才总量达460万人;现有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2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技能人才70人,全国技术能手771人,高技能人才、高技能领军人才总量均居全国前列。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厅长张涛介绍,近年来,山东持续优化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一方面强化载体建设,实施万名技能领军人才培育工程,设立泰山产业技能领军人才、齐鲁首席技师和山东省技术技能大师项目,建成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64个、齐鲁技能大师特色工作站180个;另一方面,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探索校企双制、校中厂、厂中校等培养方式,打造“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目前,全省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和“金蓝领”培训近30万人。

不断扩大技工院校办学规模,提升办学质量。目前,全省现有技工院校221所、在校生45万人,分别居全国第一位、第二位。2024年,技工院校招生超16.7万人,超额完成年度招生任务。依托技工院校建成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56个、国家技能根基工程培训基地4个,88所技工院校纳入全国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建设试点名单,数量居全国前列。此外,山东省还打破校校壁垒,组建16家省级重点技工教育集团(联盟);打破校企壁垒,创新开展“订单式培养”。截至目前,全省技工院校开设“订单班”“冠名班”989个,在校生4.4万人。

为加快推动山东技工教育高质量特色发展,进一步解决制约技工教育发展的问题,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等12个部门制定了《山东省支持技工教育高质量特色发展若干措施》,创新提出17条具体举措。“《若干措施》提出,在培养模式上,探索高技能人才长学制贯通合作培养试点,试行技工教育特色学分银行制度。在培训基地上,首次提出在全省省级以上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中,遴选建设20所左右省级职业训练院。在资金激励上,提出职业技能培训的收支结余,可按照不低于50%的比例作为绩效工资的资金来源,并在薪酬分配上向承担培训任务的一线教师倾斜。”张涛说。

为更好畅通技能人才成长通道,山东还不断强化评价激励。在全国率先开展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完善“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创新开展技能岗位“人人持证”工程,全省累计评聘特级技师、首席技师超过500名。建设高技能领军人才信息库,组建“技师+工程师”团队,鼓励企业为高技能人才建立企业年金,让多劳者多得、技高者高薪。建立休假疗养制度,为1034位高技能人才发放“山东惠才卡”,享受住房保障、子女就学、职称评聘等绿色通道服务。

山东省职业技能大赛是山东省规格最高、项目最多、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综合性技能赛事,每两年举办一届。据了解,第二届山东省职业技能大赛主赛场比赛将于5月27日至29日在济南举办。本届大赛主题为“智汇齐鲁 技创未来”,设置106个赛项。大赛设置个人奖励、团体奖励和其他奖励。对各竞赛项目获得前3名的选手,经核准授予“山东省技术能手”。对优胜奖以上的选手,晋升相应职业技能或专业技术等级。(记者 齐静)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