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70000004502198Q/2025-00323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山东省畜牧兽医局 组配分类: 综合分析
发布时间: 2025-06-23 有效性:

临淄区奶牛产业情况分析
2025- 06- 23 15: 41: 15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一、生产情况

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临淄区奶牛存栏量约3400头,产奶量0.34万吨,同比略有下降。现有6家奶牛规模养殖场,存栏约1700头,同比下降8.4%,目前6家规模场仅有2家与乳企续签生鲜乳收购合同,仍保持相对稳定的养殖规模;其余4家中有2家正在向肉牛养殖转型,另2家则采取自产自销方式勉强维持。整体来看,全区奶牛产业规模持续收缩,养殖户数量和产奶量均出现下滑。

二、行情分析

1. 市场价格倒挂,养殖普遍亏损。当前规模场生鲜乳成本普遍在3.3–3.8元/公斤,而乳企合同收购价为2.7–3元/公斤,且只按合同限量收购,超出部分售价仅为2.2元/公斤左右。未签合同的养殖场多采取自产自销模式,虽然散卖价格可达4元/公斤,但销量不稳,剩余乳品仍需低价批发给奶贩,整体利润无法覆盖成本。

2. 市场结构不合理,收购机制制约发展。乳企“限量收购+低价压货”模式,严重制约奶牛养殖场的盈利空间,形成“越产越亏”的被动局面。与此同时,乳企对未签约场几乎无收购意愿,市场缺乏有效协同。

3. 成本居高不下,抗风险能力弱。饲草料、人工、水电等运营成本持续高位,豆粕价格保持在3800元/吨左右,压片玉米保持在2500元/吨,苜蓿价格维持在2600元/吨的价位。在缺乏价格支撑的情况下,中小养殖场无法有效分摊成本,纷纷选择退出或转型。

三、后期预判

预计下阶段临淄区奶牛产业将处于稳步调整阶段,签约规模场由于乳企回收体系支撑保持稳定持续运营,小型养殖场压减产能,通过降低存栏、缩减成本维持基本经营;转向肉牛养殖的养殖户将逐步完成过渡,随着肉牛市场的良好行情,资源利用效率有望提高;总体产业将趋向“控规模、提质量、降成本”的方向调整。

四、相关养殖建议

1. 优化养殖结构,合理控制产能。鼓励养殖户结合市场情况科学调整奶牛存栏量,避免“越产越亏”,通过控制非核心产奶牛数量、分阶段出栏、适时干奶等方式压降成本,提升资源利用率。

2. 强化成本核算与饲养精细化管理。推广精准饲喂、优质粗饲料配比、限量投喂等降本措施,缩减饲料浪费和非必要投入。同时提升动物疫病防控和繁育效率,降低非生产性损耗。

3. 加强信息互通,鼓励直销与周边市场拓展。养殖户之间加强交流,共享渠道、互通信息,增强市场谈判能力,建立区域内原奶销售合作模式,拓展社区配送、家庭农场乳品销售等渠道,减少对中间商依赖,提升乳品附加值和销售灵活性。

(临淄区畜牧渔业农机服务中心   房姗姗  李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