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70000004502198Q/2025-00521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山东省畜牧兽医局 组配分类: 通知公告
发布时间: 2025-09-23 有效性:

湿贮玉米(带芯带皮)裹包发酵与奶牛日粮调配饲喂技术指导意见
2025- 09- 23 11: 17: 29 来源: 省畜牧总站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湿贮玉米(带芯带皮)裹包发酵与奶牛日粮

调配饲喂技术指导意见


当前,我省正经历持续性降雨天气,影响了青贮玉米的及时收获,为了更好提高玉米利用价值,推进牧场“节粮增效”。我站联合国家奶牛产业体系和省牛产业体系专家,结合我省部分牧场生产实践经验和调研结果,编制形成《湿贮玉米(带芯带皮)裹包发酵技术指导意见》,以供参考。

一、裹包发酵湿贮玉米的优势

湿贮玉米又称高水分玉米,具有能量高、消化率高、适口性好、性价比高的特点。与玉米粉和压片玉米一样都属于奶牛能量饲料。湿贮玉米由于其特定的含水量,在制作成裹包发酵时可促进有益微生物的快速厌氧发酵,玉米原料可有效保存下来,达到长期稳定供应的目的。本技术适合在玉米主产区推广应用,尤其适合在种养结合的牧场进行推广。

节本:本技术在制作裹包湿贮玉米时连同玉米芯、玉米包衣一同打碎进行裹包发酵,一是营养损失少,减少因日晒、雨淋导致的玉米营养流失(如淀粉、糖分和维生素损失降低5-15%);二是营养更全面,在获取玉米淀粉的同时,也含有一定量的纤维,所以在设计TMR配方时,可以节省一部分粗饲料(苜蓿、燕麦)的使用,进一步降低了饲料成本。

增效:经过乳酸菌发酵后的湿贮玉米中部分抗营养因子被分解,蛋白质利用率提升10-20%,消化率相比于压片玉米提升明显,并且酸化后的饲料适口性好,具有一定的诱食作用,能够一定程度上提高牛群的干物质采食量。

低碳:湿贮玉米的制作过程相比于传统压片玉米省去了晾晒、烘干、蒸汽加工、长途运输等环节费用,碳排放量较传统饲料降低30-40%,还能缩短玉米的生产期,具有较长的保存时间,是一个更加绿色低碳的玉米饲用技术措施。

二、裹包发酵湿贮玉米制作技术要点

(一)收割时间

收获时玉米处于完熟期,与农户掰玉米的时机基本相同。玉米乳线刚刚消失时开始收割,水分含量控制28-33%。此时玉米特征主要表现为:苞片枯黄变白、松散,籽粒变硬发亮;“乳线”消失;玉米籽粒出现黑色线。

(二)制作要求

选择地势平坦开阔、干净无杂物、通风条件好的硬化地面作为制作裹包湿贮玉米的加工场所。注意加工场所与收获地块距离不宜过远,建议控制在30分钟车程,最大程度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损耗。

收获后的玉米在运输至加工场所后,注意不要长时间堆放,否则容易加快玉米霉变的速度,收获以及加工过程中如果遇到降雨天气,一定要进行遮盖等防雨措施,避免玉米淋雨、泡水等异常情况的发生。

(三)裹包发酵

1. 粉碎:使用粉碎机对收获的带芯带皮玉米进行粉碎,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从收获到粉碎的时间间隔越短越好(原则上不允许出现过夜后再粉碎),粉碎后每粒籽粒需要被破碎至6片以上,同时避免过度加工。粉碎的目的是充分使玉米中的淀粉暴露,有利于提高发酵效率,提升淀粉的消化率。在进行粉碎的同时,如果粉碎机配备发酵菌添加系统,可进行发酵菌液均匀喷洒添加,注意此过程建议添加量为添加菌种的50%。

2. 裹包:玉米粉碎后尽快使用裹包机完成裹包密封,可使用14层膜裹包,其中里面6层膜用于定型,外面8层膜用于防止漏气和加固。理想的压实密度为750kg/m3以上。在裹包过程中再次添加菌种,即添加菌种建议量的50%,发酵菌种分两次添加,能够最大限度的增加菌种喷洒的均匀度,提升高湿玉米的发酵效果。发酵良好的高湿玉米pH一般会下降到4.5-5.4。

3. 堆放:裹包完成后使用抱叉车转移至储存地点,建议选择地势平坦、方便取用、防鸟防鼠、无石块等尖锐杂物的开阔区域作为存放地点,做好记录,以每三个裹包叠放的方式放置。

三、奶牛湿贮玉米日粮调配饲喂技术

建议裹包发酵2个月后进行开窖使用,开窖之前首先送检专业的检测机构对毒素以及发酵指标进行检测。

毒素的控制标准如下:黄曲霉毒素<3μg/kg、呕吐毒素<500μg/kg、玉米赤霉烯酮<200μg/kg;发现结块或温度>30℃立即清除,霉变部分禁止饲喂牛。

发酵指标标准如下:pH值4.5~5.4、乳酸0.5~3.5%、丁酸<0.02%、氨态氮<10%。

在制作奶牛TMR时,先混合奶牛预混料、蛋白饲料和其他小料,然后与发酵湿贮玉米混合,最后与青贮玉米等粗饲料混合。使用湿贮玉米时,在奶牛配方中一般可全部或部分替代精料中的玉米粉或压片玉米。

湿贮玉米科学使用时可使奶牛产奶量增加2-3kg(肉牛日增重提高15%),但管理失误可能导致群体性酸中毒或霉菌毒素中毒。建议结合牧场规模、技术能力及区域气候综合评估,必要时咨询营养师设计个性化配方。


附件:牧场湿贮玉米日粮调配饲喂应用典型案例


山东省畜牧总站

2025年9月23日


附件

牧场湿贮玉米日粮调配饲喂应用典型案例


山东潍坊安丘一牧场荷斯坦奶牛存栏1500头,单产43公斤,每日鲜奶产量20吨。2024年10月份收储湿贮玉米(带芯带皮),经2个月发酵后,12月底开始逐步替换泌乳牛配方中的压片玉米,有效降低了饲喂成本,提高淀粉消化率,实现降本增效。主要表现在:

1. 结合整体饲养管理措施优化,单产从12月份(12月底开始逐步过渡使用湿贮玉米)的39.1kg逐渐提高到当下的43公斤,单产提升3.9公斤。

2. 单公斤奶成本从12月份的1.9元/公斤下降到现在的1.74元/公斤,下降0.16元。

3. 高产牛配方成本由76.9元下降到74.9元,下降2元。